分享

故宫冰箱被他捐献,国家要给补偿,他却跳起来说:名字都别写

 江山携手 2019-08-28

在早一阵子播出的古装宫廷剧《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给富察皇后定制了一个消暑神器——冰鉴。其实,在故宫之中,还真有这样的设备,它外形酷似箱子,里面盛放冰块,可以通过散发冷气,达到消暑降温、冷冻瓜果的作用。

它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冰鉴的原理,也称为冰箱,只不过不是现代电冰箱而已。这种方式,在明清时期的贵族阶层已经广泛使用了,但是要论到奢华和精美程度,还是要算故宫博物院的掐丝珐琅冰箱最为出彩。

掐丝珐琅冰箱高为76厘米,长为72.5cm,宽为72.5cm,基本上是一个正方体。由于不能像现代冰箱使用电循环确保温度的恒定,在当时,为了能够保证持久、高效保持温度,这个冰箱在结构上是煞费苦心。

它从上而下分为箱底和箱座两部分,有效阻隔了地面的热传导。它又分为木胎和铅里两层,当加入冰块的时候,铅层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冰箱的底部有一个小圆孔,那是冰化时的泄水之用。

其实,作为当时的冰箱,原理都是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冰块进行低温传导。所以故宫中的冰箱也与民间的大同小异。然而,为了展示皇家的气派威仪,制作者在冰箱的外观上做足了功夫。

箱体外部为掐丝珐琅,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景泰蓝”。在当时一个小小的景泰蓝制品,都是价值不菲,更何况是如此庞大的冰箱。它的图案是缠枝宝相花纹,而且是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生动形象,艳丽多姿。就连冰箱的盖,都是用鎏金工艺镶嵌其边,让它变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当然,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在盖子上阳刻楷书“大清乾隆御制”六字款。这就表现出皇家的身份,也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于精彩生活的向往。这种掐丝珐琅冰箱一共有两台,制作于乾隆年间,那是清王朝最为鼎盛的时候。不过它在后来,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命运。

清朝灭亡之后,一开始根据优抚条约,溥仪等人还是居住在紫禁城,后来冯玉祥派鹿钟麟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就在搬家的时候,溥仪等人偷偷携带了不少宫廷中的重要文物古玩,这也造成了故宫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对掐丝珐琅冰箱就在其中,可是因为它们太过招摇,太过显眼,溥仪刚到天津之后,就将它们现场拍卖。因为是皇家之物,还是出自溥仪之手,所以当场竞价很踊跃,溥仪将它们卖了一个好价钱,满载而归。

竞拍的胜利者,就是当时天津第一名医陆观虎先生。陆先生也是一个古玩爱好者,能够得到皇家之物,在他们那代人心目中是何等激动。他也将其妥善保管,并且在临终前交给了女儿陆仪。

到了1985年,国家形势一片欣欣向荣,文物管理和收藏也步入了正轨。在这种情况下,陆仪女士和她的儿子潘大卫决定将冰箱捐给国家。这件文物是从故宫流出的,当然最后也是归属故宫博物院收藏。故宫方面为了感谢这对母子的爱国之情,特意找上级批了一万元的奖励金。这在当时不是小数目,然而潘大卫却急得跳起来说:“不要,绝对不要,连名字都不要署,就写一个市民捐赠!”

我们的国家,在近代遭受了百年屈辱,许多文物因此散失。但因为我们的国家,又逐步走向富强,再加上像潘大卫先生、陆仪女士这样的爱国人士的努力,众多文物才会重新聚集,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