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上河图》放大20倍,将会发现一个秘密:太医都在兼职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唯一的存世精品,也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古代书画作品。这幅画是不折不扣的恢弘之作,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画中一共出现了各色人物1643人,比四大名著出现的人都多。

一方面,人物众多是这幅画的重要特点,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忽视了不少细节。在《清明上河图》中,有不少引人入胜的地方,需要借助外力才能看到。比如在放大镜下,我们在可以找到一个医铺,本来是习以为常的民间诊所,却因门口的招牌而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

门口悬挂着的,正好是“赵太丞家”的招牌。什么叫做太丞呢?其实就是“太医丞”的意思,相当于“中央医学院副院长”之职。细细观察太医丞的铺面,布置得富丽堂皇,装修十分考究,门口还有两侧的招牌,分别是“太医出丸医肠胃药”和“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

这些都不奇怪,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太医偷偷出来走穴或者是太医退休之后发挥夕阳余热吗?我看未必,这应该就是太医在当时的真实生活写照,他们在未当值的时候,可以光明正大地走穴,从事第二职业。

中国的太医或者叫做御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拥有这个权力。在古老的传说中,中国的第一个太医叫做岐伯,他侍奉在黄帝左右,并被写入了《黄帝内经》。不过,这个人可能更多的是传说,也许是集体影像的浓缩,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夏、商、周时期,因为生产力落后,巫医不分,医生却夹在巫师之间,没有能够走出两者的区分。直到周朝之后,特别是在春秋时代后,百家争鸣,其中也包括了医家。这个时候起,医生成为独立的职业,扁鹊等著名医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这段时期来看,医生虽然存在,但太医似乎并不普及。各国的君王如果有疾病,一般还得去民间去找医生。扁鹊到处行医,为很多君王看不过病,也解决过不少民间的疾病,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到了战国甚至秦朝时,就有了专门的太医。在荆轲刺秦的时候,太医夏无且成为关键性人物,他用随身携带的药囊扔向荆轲,延缓了荆轲的进攻。所以后来秦始皇还赏赐了他黄金二百溢,并且肉麻地说:

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从此之后,太医成为了宫廷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在历朝历代中,成为太医是必不可少两个途径中一是从医学馆毕业,二是在民间被征召。看起来,医生的重要性已经被皇帝们认识到,但因为各种原因,医生的地位却始终不高。比如张仲景被尊为医圣,正史之中却没有提到一句。

再比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太医丞这个官职,它已经是宋朝太医局的二把手了。没有多年的行医经验已经人脉关系,是绝对混不到这个位置的。然而,它仅仅是从七品上的官职。这还是在隋朝时从九品上、唐朝时从八品下的基础上已经大大进步了的。

在唐朝之前,不仅政治地位低,太医的经济地位也很低。他们当值的时候是不允许外出“走穴”赚钱的。这样一来,为了生计,太医只好另辟蹊径。比如在奉皇命为某些达官显贵看病时,要敲打收取红包。为有权有势的大臣看病时,会慷公家之慨赠送名贵药材,从而获得相应的回报。

到了后来,竟然还出现了太医将国家购买的药材偷偷卖掉,然后掺杂着次等货色的案例。这样的原因,不是因为太医们多长了几个脑袋,实在是因为太穷了。

因此,在隋唐之后,皇宫大大放松了对于医家的管束,允许他们利用不当值的时间外出诊治。太医在民间的名气可想而知,生意也火爆异常。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太医的经济压力,实际上也让太医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医,不是偷偷出来的,他应该是光明正大在坐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