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手术台丨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原来是这样植入的!

 妃子笑1025 2019-08-28
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心血管医生的继续教育平台

起搏器植入手术到底是怎么做的?大家一定觉得很神秘。小哈将为您逐一解密起搏器的植入过程。

起搏器植入的第一步是制作囊袋(点击查看),接下来就是要植入电极啦。

脉冲发生器(就是我们常说的起搏器)是一个发电机,那么它发出的电如何使心脏完成跳动呢?这就需要起搏器电极导线了。

电极导线的一端连接起搏器,另一端连接心脏,这样电流就可以通过电极传送到心脏,连接处的心肌收到信号就可以使心脏跳动了。

电极导线主要分为心房电极、心室电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心房电极的植入。

心房电极    

1、从血管送入心脏

首先,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起搏器植入的手术不是开胸手术!

电极导线的植入是通过穿刺血管,从血管送入心脏的。

选择穿刺的血管要靠近起搏器囊袋,因此选择的血管在两侧锁骨的下方,叫做锁骨下静脉或者其远端分支腋静脉。

穿刺的静脉汇入到上腔静脉,可以直接进入右心房。

注意!穿刺锁骨下静脉时需要患者充分配合,不能乱动,因为锁骨下静脉的下方就是肺,穿刺这个静脉最大的风险就是肺的损伤。

2.进入右心耳

电极导线沿着血管进入右心房后放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右心房的一个特殊结构,叫做右心耳。

右心耳物如其名,形态向耳朵一样,趴在右心房的右前方,其内有很多肌小梁,构成了网状似的结构,有利于电极的固定

并且,电极导线一旦进入右心耳,就有特征性的摆动姿态,类似摇头征,看到这种摆动姿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电极导线是否进入了右心耳。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右心耳内的心肌出现病变,不能起搏,我们还可以选择特殊的房间隔作为电极导线的植入部位,这种情况比较少,右心耳是最常见的心房电极植入部位。

3.固定电极

前面的内容我们提到,电极导线分为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

被动电极上有很大倒刺样的结构,可以挂到心肌小梁上,因右心耳的小梁发达,被动电极可以直接挂在心肌小梁上,随着时间的延长被心肌包裹,逐步稳定。

被动导线:尖端呈倒刺样挂在心肌小梁上

主动电极为螺旋样电极,通过外螺旋旋入心肌内。主动电极也可固定在右心耳位置。

主动导线:通过头端的螺旋电极固定在心肌上

如果植入被动电极,术后尽量卧床24小时,避免早期电极脱位。

4.测试参数

固定好电极后可连接测试仪进行阈值和感知的测定。

如果参数良好,心房电极就放置好了,如果参数不理想可继续调整位置,重新植入。

如果出现右心耳心肌病变,电极参数不能满足起搏器需要,可应用主动电极选择房间隔部位植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