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苦、口干、口冒热气,把这味药用好就足够

 金坛区 2019-08-28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症状诊断治疗学》、《中华临床中药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这篇文章,给你讲讲口苦。

  

   说起口苦,我最先想到从前的一个老邻居。他给我讲过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一次,他去医院看病,什么病呢?就是总觉得口苦,苦干,口里面发热,似乎是呼呼冒热气。此君平时不怎么去医院,所以对很多事情没有经验。他挂了一个内科专家号,等了好半天,大约一个多小时,可算进去了。

   进去之后,大夫问:“你咋了”?

   答曰:“我口苦,嘴干,冒热气,是怎么回事”?

   谁知道,这位内科专家看看他,一摆手,说:“你这得去中医科看。我看不了”。

   这位邻居就不高兴了:我花那么多钱挂你一个专家号,怎么连口苦都治不了啊?当时人多,不能发作,只好去挂中医科。结果,他被告知,医院没有中医科。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儿。

   我的一个亲属,到医院看病,什么病啊?吃鱼的时候嗓子扎刺了。这是一家大医院,好几座楼,装修富丽堂皇。他挂了一个耳鼻喉科的号。结果一进去,人家说了,这个病治不了,没有设备。

   大医院治不了嗓子扎刺儿,这尴尬,不亚于内科专家治不了口苦。

  

   其实,这种口苦、口干,口热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不少人犯这个病。但是,它严格讲,只能说是一个症状,不能说是一个具体疾病。所以,大医院不会给看的。但是,你不看,不代表老百姓没有这苦恼啊!怎么办?只能忍吗?

   其实也不用忍。现在,我来给你讲一讲。

   请您记住,口苦、口干、口冒热气,这往往考虑中医所谓“肝胆郁热”。就是说,你的肝里面有热。热是哪来的?往往是肝郁气滞而来。就是说,你一定有不顺心的事儿,一定有让你长时间不开心或者不畅快的事儿,肝郁则气滞,日久则化火。肝火,会影响到胆。肝胆互为表里嘛。胆热,会导致胆汁上泛。上泛到口里,我们就口苦。肝胆之热,灼伤阴津,我们就会口渴口干,口冒热气。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往往有其他症状,比如说脾气暴躁,易怒,大小便干而黄,舌红苔黄,头晕头胀,血压有点高,面红目赤等等。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用方剂吗?太复杂。怎么办?我给你一个食疗的小办法。这就是用中药栀子。

  

   准备中药栀子适量研末,每次取用4克。先用粳米50克和400毫升水来煮粥。煮粥快好了,加入栀子药末,再煮一下就行了。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温热服用。服用过程中,感觉症状得到明显好转了,即停用。或者说,感觉拉肚子了,有点腹泻了,就停用。阳虚的人,平时消化不良的人,有严重胃病的人,不要用。

   这办法,最初载于《养生食鉴》。这里面用到的,就是栀子的药性。

   这栀子,是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主要生产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它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和三焦经,善于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就是说,遍体三焦,只要有火,就可以用栀子来清。尤其是肝胆之火,用栀子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栀子毕竟性味苦寒,容易伤胃。所以,把它加入粳米粥里面,可以减少它对于脾胃的伤害。

   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穴位,这就是利用太冲穴和合谷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是肝经元气之所聚,善于清肝去火。合谷穴,为大肠经的穴位,善于清热去火。两者配合,对于肝胆火旺的人,比较适合。每个穴位揉按15分钟。

   好了。文章到这里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