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尴尬的事情之一 莫过于见到各种亲戚想打招呼 但不知怎么称呼 你有没有想过 你家亲戚些用方言到底该咋个喊? 可能很多人都不晓得了 今天小新就来给大家普及哈~ 收藏好,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看哈 分分钟拯救尴尬现场~ 四川话亲戚叫法大全 01 祖辈篇 曾祖父:祖祖 曾祖母:祖祖 祖父:爷爷 祖母:奶奶 外祖父:外爷 外祖母:外婆/家家 曾祖父:太公 曾祖母:太婆 祖父:公/噶(gā)公 祖母:婆/噶婆 外祖父:家公 外祖母:家婆/家家 曾祖父:祖祖 曾祖母:祖祖 祖父:爹爹 祖母:婆婆 外祖父:外公/家公 外祖母:家家 曾祖父:祖祖 曾祖母:祖祖 祖父:爷爷/阿公 祖母:娘娘/阿婆 外祖父:家公/外公 外祖母:家婆/外婆 曾祖父:老祖 曾祖母:老祖 祖父:姨父/老爷 祖母:老奶 外祖父:家公 外祖母:家婆 02 父辈篇 注:下文中“X”为排行 父亲:爸爸/老汉儿 母亲:妈 伯父:伯伯/X伯/X爸 伯母:伯母 叔父:叔叔 叔母:婶婶 姑父:姑爷 姑姑:X嬢(嬢) 舅舅:舅爷/保保 舅母:舅母儿 姨夫:X姨爹 姨妈:X嬢(嬢) 公公: 当面随丈夫喊或叫公公 背后随儿称或叫公公 婆婆: 当面随丈夫喊或叫婆婆 背后随儿称或叫婆婆 岳父: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老丈人 岳母: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老丈母 父亲:老汉儿 母亲:妈 伯父:X爷/X爸 伯母:X娘 叔父:X爷/爸 叔母:X娘 姑父:X姑爷 姑姑:X嬢(嬢) 舅舅:X舅儿 舅母:X舅娘 姨夫:X姨爹 姨妈:X姨嬢 公公: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公公老汉儿 婆婆: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婆婆娘 岳父: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老丈人 岳母: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丈母娘 ![]() 父亲:老汉儿/爸 母亲:妈 伯父:X爹 伯母:X妈 叔父:X爸/幺幺 叔母:婶娘 姑父:姑爹 姑姑:X老子/嬢嬢 舅舅:舅舅 舅母:舅母儿 姨夫:姨夫儿 姨妈:X嬢嬢 公公: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老人公 婆婆: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老人婆 岳父: 当面称干爹 背后称老亲爷/干爹 岳母: 当面称干娘 背后称老亲娘/干娘 ![]() 父亲:老把子/老汉儿 母亲:妈 伯父:伯伯/X爸 伯母:X妈 叔父:叔叔 叔母:X妈 姑父:姑爷 姑姑:X老子 舅舅:X舅(舅) 舅母:X舅妈 姨夫:X姨爹 姨妈:X姨妈 公公: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老人公 婆婆: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婆婆妈 岳父: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老把子 岳母: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老丈母 ![]() 父亲:老汉儿/爹/爸爸 母亲:妈 伯父:X爷 伯母:X妈 叔父:X爸爸 叔母:X妈妈 姑父:X姑爷 姑姑:X嬢 舅舅:X舅(舅) 舅母:X舅妈/娘 姨夫:X姨爹 姨妈:X姨嬢 公公: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公公 婆婆: 当面随丈夫喊 背后称婆婆妈 岳父: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老丈人 岳母: 当面随妻子喊 背后称丈母娘 03 同辈篇 注:下文中“X”为排行 ![]() 丈夫:男人/老几/老公 妻子:婆孃/老婆/老娘 哥哥:哥哥/哥子 姐姐:姐姐/X姐 姐夫:姐夫 弟弟:弟娃儿 弟媳:兄弟媳妇儿 妹妹:妹妹/妹儿 妹夫:妹夫哥 表哥:老表 ![]() 丈夫:男客/男人 妻子:婆孃/屋头 哥哥:哥哥 姐姐:X姐 姐夫:姐哥 弟弟:弟娃儿 弟媳:弟媳妇儿 妹妹:妹儿/妹崽 妹夫:弟儿 表哥:老表 ![]() 丈夫:男人/老公/男家 妻子:婆孃/屋里头/堂客 哥哥:哥 姐姐:X姐 姐夫:姐哥 弟弟:兄儿 弟媳:兄弟媳妇儿 妹妹:妹儿 妹夫:妹弟 表哥:老表 ![]() 丈夫:男人/老公 妻子:婆孃(娘) 哥哥:哥老倌 姐姐:姐姐/X姐 姐夫:姐夫 弟弟:弟弟 弟媳:弟媳妇儿 妹妹:妹儿 妹夫:妹弟 表哥:老表儿 ![]() 丈夫:男人/老公 妻子:婆孃/老婆 哥哥:哥哥 姐姐:姐姐/X姐 姐夫:姐哥 弟弟:弟娃儿 弟媳:兄弟媳妇儿 妹妹:妹儿 妹夫:妹夫 表哥:老表 04 晚辈篇 ![]() 儿子:男娃娃/男娃子/崽崽 儿媳妇:儿媳妇儿/媳妇儿 女儿:女儿 女婿:半边儿/半子/半个儿/门客/显客 孙子:孙儿/家孙儿 孙女:孙女儿 外孙:外孙儿 外孙女:外孙女儿 ![]() 儿子:儿娃子/幺儿 儿媳妇:媳妇儿 女儿:女娃子/娃儿 女婿:门客 孙子:孙儿 孙女:孙女儿 外孙:外孙儿 外孙女:外孙女儿 ![]() 儿子:幺儿 儿媳妇:媳妇儿 女儿:姑娘 女婿:干儿子 孙子:孙头儿 孙女:孙女儿 外孙:外孙儿 外孙女:外孙女儿 ![]() 儿子:儿子 儿媳妇:媳妇儿 女儿:女儿 女婿:女婿 孙子:孙儿 孙女:孙女儿 外孙:外孙儿 外孙女:外孙女儿 ![]() 儿子:幺儿 儿媳妇:儿媳妇 女儿:女儿/娃儿 女婿:门客 孙子:孙儿 孙女:孙女儿 外孙:外孙儿 外孙女:外孙女儿 ![]() 四川人的亲属称谓为啥会有这么多变化? 据专家表示这还蛮难考证的~ 四川人口流动性很大,曾多次出现较大的移民潮,其中影响特别深的就是“湖广填四川”。 大量湖广移民的到来,也带来了移民地的方言,经过数百年与四川本土语言相互融合演变,这才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四川话。 ![]() 现在,有一些四川亲属称谓正在消失中,比如老挑、妯娌。 在四川方言中,姐妹的丈夫互相称为挑担,也有叫“挑担子”“老挑”“挑挑”的,这种称谓和四川盆地肩挑运输农物的方式有关。 盆地多山路,收获季节,女婿到丈人家帮忙收割,就会用“挑”,因此女婿之间互相称之为“挑担”。 而妯娌则是兄弟的妻子之间的称谓。 有些上了年纪的老成都会记得,以前姐妹的配偶还称谓“姐丈”“妹丈”,但现在的年轻人都喊姐夫、妹夫了,以前还有侄男的喊法,现在也只有叫侄儿侄女的了。 相关研究显示,这些称谓的消失是时代造就的。因为很多80后都是独身子女,同胞兄弟姊妹的减少,也将表亲、堂亲拉得更近了,所以很多80后90后也直接把表兄妹、堂兄妹称之为兄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