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大学学费又暴涨,300万念本科换来不足10万年薪

 安喜的空间 2019-08-28
美国TOP30的学校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学费还在5万美元以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价格破7、除了学费,医疗住宿等也是大开支......困难这么多,留学的价值在哪里?
作者:裴欣竹,留学全知道观察员,毕业于北大社会学,记录教育百态

1、芝大一“涨”成名,美国读大学到底要花多少钱?

假期收尾,对于送孩子进入大学的父母来说,心情复杂。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面临与子女的长时间分别,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他们能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忐忑。孩子出国的家长尤其如此。
在经历了去年美国大学学费涨价的冲击之后,那些好不容易下了决心要让孩子留学的人,可能万万没想到,今年噩梦会再现:美国260个大学宣布2019-2020年学费再次上调。
图片
这次上调,让芝加哥大学一“涨”成名,反超哥伦比亚大学学费最贵的地位,成为美国第一所学费超过8万美元/年(约56万元人民币/年)的学校,涨幅4.3%。
而且可怕的是,根据芝大的官方消息,从2023届学生起,大一大二必须满足至少住校两年的条件,这两年还被要求购买无限次膳食计划。也就是说进了芝大,不管你喜不喜欢学校宿舍,住不住得惯;也不管你喜不喜欢吃食堂的饭,想不想在食堂吃,这钱反正你是掏定了。
学费再加上住宿、杂费与生活费,如果没有奖学金的话,每名芝大学生年度开销预估接近60万元人民币。这还只是校内花费,不算其他个人支出。
图片
多家常春藤名校也出现相同情形,TOP30的美国大学里只有两所学校降了价: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
我们还是直观地来感受一下最近几年的美国大学学费:
图片
TOP30的学校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学费还在5万美元以下了。
USNews最近整理了2019年最佳综合类院校排行榜TOP300大学20年来的学费涨幅情况:私立综合类大学的学费平均上涨了168%;公立综合类大学尽管看似价格相对较低,但平均涨幅更是夸张到超过200%;比同期消费者指数的涨幅高出逾三倍,再加上美元的购买力几十年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你的消费水平怎么也赶不上学费上涨的速度。
图片
。所以美国高中毕业生大学入学率一直在升高。
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拥有大学学位的比没有大学学位的人每年的薪资多17500美元,没有大学学历的人的失业率是有学位的人的4倍
无论哪里的人都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来收获更有前途的生活,相信大家内心对于读书的重要性都有认同。学校的供给数量一直相对稳定不太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增加;另外近十年,大量留学生涌入美国教育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供需不平衡的状况,学费自然连年上涨。

2、美国孩子贷款上学压力大,奥巴马21年才还清贷款

尽管芝大在宣布学费上调后,大学发言人Jeremy Manier很快就发表回应说:“芝加哥大学致力于确保所有入读学院的本科学生能够完全参与,无论经济状况如何”还指出学校接受的各项匿名捐赠都会用来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设立奖学金等。但这次的普调,还是引起了很多美国本土学生强烈的不满和反弹。
多所高校门口都聚集了义愤填膺的学生,在街道上开始一波又一波的游行示威。在加州甚至因为游行导致一条主要高速公路运行受阻,造成了至少120人被逮捕。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对抗议的学生,涨价大学中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甚至在官网还表态:今年涨,明年也会涨,后年继续涨。也是不嫌事大。
女儿就读西北大学三年级的华裔刘先生表示,对年收入刚过十万美元的双薪家庭来说,供孩子读大学已经成为极具压力的事情。学校的奖助学金事实上十分难申请。
他的女儿从大一开始,每年仅能申请到5000美元的助学贷款,年息约6%;另外从伊利诺州政府拿到5000美元的教育补助,其他全部是自付。夫妇两薪水税后到手大概也就7万美元左右,再去掉女儿每年至少5万美元的花费,生活可能只够勉强温饱。
正因为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孩子自费读书的压力过大,所以美国本土很多父母会让孩子向学校贷款上学。
图片
但贷款远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美国的学生贷款大多是由政府出资、学生在校期间靠政府贴息。一般实行分期还款,年利率在5~6%左右。
如果按一年6-7万美金学费计算,四年大学保守估计需要贷款30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就是200万元,再加上利息,每年要还约21万人民币,每个月就是1万8。这还是十年满打满算的结果,要想提前还完,压力可想而知。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是学贷的知名“受害者”,他在毕业后用了21年时间,直到当选总统之前4年(2004年)才还清学生贷款。
图片
托马斯杰弗逊法学院的毕业生AnnaAlaburda在承担了15万学生贷款并顺利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不上钱。结果学法的她打的第一场官司便是状告她的母校对自己进行了错误的引导。也是很讽刺。
CNBC在2018年报道称大约70%的美校毕业生离校时都面临着债务。学位越高欠的钱越多,本科毕业生欠款数额的约为2万5美金,研究生与博士毕业生欠款数额达到4万5美金。
为了“躲债”,许多美国学生毕业后不惜背井离乡来到亚洲等地,只为像“老赖”一样将学生贷款的负担抛诸脑后。甚至在社交网络上也有相关的“教程”,指导美国大学生如何顺利“逃离”美国,不用还贷。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报告曾指出,60岁以上美国人总共欠了667亿元学贷,平均每人背负2万3。十年期限还不完的钱,利息只会越滚越大。想想60岁还在还20岁借的钱是个什么滋味。
图片
就算能凑够了学费入学,生活上的困顿也难以避免。2018年美国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和威斯康辛希望实验室(WisconsinHOPE Lab)做了一项调查,以来自66所学校约4.3万名学生为样本,显示36%的美国学生有吃不饱的现象,9%的学生没有住所。真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
图片
截图自调查报告《Still hungryand homeless in college》

3、从中国到美国,意义到底何在?

美国本土尚且如此,对于中国想要留美的家庭来说,近期的汇率变动,无疑加剧了准备送子女出去的父母的焦虑。
图片
8月刚开始没多久,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中间价格破7。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和2018年美元汇率最低6.3时相比,学费算6万不变,去年学费 生活费=6.3x6=37.8万人民币;现在变成了7x6=42万人民币。仅因为汇率波动就活生生多出4万块。
有家长表示,去年没有来得及兑换美元,发现后来美元持续上涨,就一直等在待机会兑换。好不容易跌的时候又心存幻想能不能再跌一点,结果等来等去错失了最佳时机。“按去年上半年的汇率计算,10万美元额度等于要多花7万多元人民币,相当于半年收入了。”
录取率渐低 申请人数变多 学费上涨 汇率变动,压在中国家长身上的稻草越来越多。
在咬咬牙也能供得起和何必要留学的想法中摇摆,中国家长纠结的到底是什么?
1)出国留学成本高,未知花费同样多。
孩子留学之前需要铺垫的成本着实不少。这其中至少包括:语言培训,SAT和托福动辄就是2、3万起;
图片
还有中介咨询和各种申请费用。
在已知的固定花费之外,留学也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开销:
图片
来自知乎的家长聊天截图
很多人假期想要实习,一般就得自己去租房子,这个费用还和你的实习地点相关,成本巨大。
再比如医疗,在美国喝多了叫个救护车上车就得3000刀,这些意料之外的花销对于没有足够多富余金钱的家庭来说都是影响决心的因素。
2)回国党的海外背景优势渐失
如果在十年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相对来说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于是在教育上的投入能够以未来工作的报酬实现返还。但现在随着留学变得普及,“留学生”身份的优势开始逐渐减弱了。
图片
如果并非顶尖名校毕业,很多留学的人从教育里获取的附加值,是远没有期望的多的。《Uni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近三成海归年薪不足十万,求职心态接近爆炸。
图片
3)金钱之外的担忧
在巨大花销和父母期待的双重挤压下,一方面是课业的实际压力无法消化,另一方面文化差异的存在,很多孩子无法真正融入当地,交到朋友,这些困难一点点累积,长此以往可能会演变成抑郁症。对于父母来说,积蓄和时间都花了,原本以为孩子的履历能够添砖加瓦,没想到反而制造了人生的障碍和绊脚石,真的再悲伤不过了。
4)困难这么多,留学的价值在哪里?
一些将孩子送出国去了的家长,回顾他们孩子在国外发展的过程,认为美国的教育除了重视教育,也同时看重体育、社交、课外活动等全面的培养。就算为了这些,投入也是值得的。
我们也实际地去询问一些海外归国的学生,在留学显得有些投资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他们认为留学的意义在哪里,收集到了以下这样的回答:
个人认为留学的意义不能完全和投资回报划等号,因为在留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所遇见的、所感悟到的都远远超于所谓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不去留学,我可能还不会很好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毕竟出国在外一切都要靠自己,会不会学坏都是靠着自己的意念,一个人在外生病了怎么办,期末考试期间忙到没时间吃饭睡觉的时候要如何平衡,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其实可以很好地培养一个人独自处事的能力。
——Effye
海外留学最大的价值,是拓展了人生可能性。有机会认识更多人,更多行业,有机会到另一个国家工作,以及具备解决中国市场以外问题的能力。最值的,不是眼界,而是资源!
——Shasha
我一直很注重人生的体验和成长的乐趣,甚至是痛苦辛酸,可能不会产生即时效应,但是它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会让自己终身受益,我们都常说吃亏是福,前提是你必须积极的去面对不同的诱惑,挑战。所以说,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知冲击的过程,才是对留学这种风投最大的保障。而留学就给了我这样的人生体验,很值,且不后悔。
——Apengo
有家长这样回复这个问题:
送孩子出国开阔视野,再让他回国创造价值,不是很好吗?零零后本身就有跟前几代人不一样的成长环境。用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思维,去设想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真的没有必要。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我们只是给他们有一个可以选择的权利而已。
送孩子出国留学,最重要的不是“镀金”,不是为了履历好看,不是为了回国之后多赚点钱,完成父母没能实现的愿望。
离开原本的生活环境,去到另一个国度,环绕周身的是不一样的文化生态和思维模式,由此而能获得眼界的扩展、语言能力的显著提升、以及拥有跨越种族的人际关系,留学是“体验生活、丰富阅历”的过程,绝非是只为今后发展增加的筹码。
留学的成果始终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4年或者更久的时间真正能获得多少,并不因为学校排名而成为定数。涨价付的钱到底值不值,就看有没有想去努力收获的心了。
最后说一句,如果有努力的心,留学还是要趁早,谁知道过几年又会涨成什么样呢。
参考资料:
1、《Still hungry and homeless in college》调查报告相关资料
2、Uni 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UniCareer)
3、Feldman & Robert Archibald:WhyDoes College Cost So Muc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