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这首《甘草子·秋暮》是一篇绝妙的闺情词,表现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情。全词如下: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过片写道:“池上凭阑愁无侣。”这一句不但是对上文的收束,点明“秋暮”生愁的原因,而且也为下文营造了氛围。是的,到处寒冷至极,这样独自凭栏注视池塘,可以说,更是“愁更愁”了。接着写道:“奈此个、单栖情绪。”“此个”即是“这般光景”之意。“单栖”即独处无偶。这两句对女主人公的情感作了推进,突出了女主人公单身独处之苦。在空间上也予以转换了,即由屋外转入屋内。可是,回到室内,反而更加寂寞、苦闷。词人写道:“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粉郎”即傅粉的男子,这里指年轻美貌的男子。其中一个“却”字,不但强调了女主人公的寂寞,而且把意义一转,指出了主人公在无奈之下而独自对鹦鹉的逗玩——无奈之举,更让人心酸。词作的结尾,词人不直接写女主人公的如何寂寞,而是借“却傍金笼共鹦鹉”来表现,并“念粉郎言语”。在《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鹊踏枝》,其中有这样几句:“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锁上金笼休共语。”这是因为喜鹊报喜而没有喜,女主人公怨愤发泄在“灵鹊”身上。唐代诗人金昌绪《春怨 首先,注重了环境描写 词人写的环境就是“秋暮”时分的环境。 其次,语言艳丽华美。 清代彭孙遹所撰写的《金粟词话》中说:“柳耆卿‘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花间》之丽句也。”就这两句来说,其中的“金笼”、“鹦鹉”、“粉郎”等都很有华美的辞彩。 再次,情与景结合 在词中。无论是以哀景表哀情,或者以艳景表哀情,都达到了各自的审美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