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粒 首发:皓然成长 ID: growing-power 1 昨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杭州萧山的小王,三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父亲单位的同事骂了一句:“你女儿都三十岁了,还不嫁人,丢不丢人?” 小王听了,气不过,去父亲单位找同事理论。 与父亲发生争执的男同事小陈,始终认为自己没错:“我有一句话说得不对吗?我说的都是真话!” 于是两个人开始推搡,在这个过程中,小王情绪特别激动,当场瘫倒,几乎晕厥过去,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医生说,姑娘是诱发了过度通气症,得在医院住上一阵子。 有网友评论说: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龄未婚被说跟人家吵,离了婚的被人说难道要跟人拼命了。谁人背后无人议,谁人背后不议人,管不了的是别人的嘴,管的了的是自己的心态和该走的路。” 深以为然。 小王三十岁没有结婚,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别人评论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父亲聪明,就不会把这件事带到家里说,如果小王聪明,听到父亲说这件事,她就会及时宽慰父亲,让父亲不要计较。 小陈的话为什么能激怒小王,还是因为小王太计较这些了。 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嘴,却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 既然敢走自己的路,何必在意他人的评说;与烂人烂事纠缠,最后受伤害的人永远是自己。 远离烂人烂事,才是一个人最聪明的活法。 2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典故传世深远。 张家的府邸与吴宅相邻,两家院子中间有一个能道,是张家的地盘,一直以来作为过往通道,以方便来往行人。 吴家要修建房屋,就想扩大建筑面积,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张家人哪肯屈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争执不下,张家人就把这件事写信告知了张英。 当时的张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权倾朝野,非常有话语权。 而他的邻居吴氏,没有高贵的身份,应该只是个普通的平民。 只要张英说要回自己的地盘,那就是分分种的事,可是张英没有这么做。 他读罢来信,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信,马上让出三尺地基。 吴家人一看,张家有权有势,却没有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也效仿张家让出了三尺地盘,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六尺巷”,两家人的故事也成了一桩美谈。 张英没有与邻居理论,而是用自己宽容的举动感动了邻居,和睦了邻里关系,成全了邻居,换来了对方的尊重。 秦国宰相李斯有这样一句话: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人都是有欲望的,有的人为了满足欲望,成天纠缠在烂人烂事中,不得安生。 聪明的人却懂得,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纠缠于烂人烂事,不如选择及时止损。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不是战场,无须一较高下。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包容越多幸福就会越多。” 当你不再斤斤计较,你也就离烂人烂事越来越远。 3 去年,闺蜜也碰到了一件闹心事。 闺蜜租了一套房,租期一年,一次性把房租都交了。 后来,因为离单位太远,生活不方便,她住了两个月就搬走了,房东也同意退给她半年的房租。 等她搬走以后,房子换了新主人,房东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发信息也没人回。 前几天闺蜜说,她宁可吃点亏,再也不想找那个房东了,太不值得了。 原来,近一年的时间,她每天纠结在这件事上,吃饭吃不好,睡觉睡不安宁,搞得自己心神疲惫,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她们两口子为这件事互相埋怨,生了不少气,吵了不少嘴,一年来家里少了许多往日的乐趣。 听过这样一句话: 生活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计较越多,痛苦越多。计较总是占据了心的许多位置,堵塞了气的正常出入。何必在乎,想该想的,做自己该做的,清空缓存,刷新思绪,让心平和,安宁。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总会有人在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不按套路出牌。 当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时,愚蠢的人,总是粗暴地去争辩,对质,甚至用武力去解决。 聪明的人才不会计较那么多,因为他们知道,与其做无意义的计较,不如静下心来,过自己的日子。 4 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的弟子与一个人在路边争论,一年有三个季节,还是四个季节,二个人争论不休,最后来找孔子理论。 孔子对那个人说:“一年有三个季节,你说对了,你走吧。” 弟子疑惑不解,孔子说:“你跟一个蚱蜢争论一年有几个季节,又怎么能争论出结果呢?” 这个三季人就是我们身边的烂人,跟他们争来争去,只能浪费时间,不会有任何结果。 孔子知道永远赢不了一个烂人,所以他没有在这个人身上浪费时间,而是马上把他打发走了。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说过: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毫无意义。” 看到了争论不休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就要及时止损。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每个人处理的每一件事,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 也就是说,你所经历的事情,会带着你去扮演其中的角色,最后让你身不由已地变成角色中的样子。 所以,一个人对待身边事物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就决定了他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与烂人烂事纠缠,你的日子,只会越过越烂;远离身边的烂人烂事,你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人生苦短,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的人和事!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