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21岁研一学生负债创办“共享厨房” 曾被抗议者打破头

 timtxu 2019-08-28
图片
王睿看着这间小小的爱心厨房
“余阿姨每周都会打个电话关心我天冷加衣,及时吃饭。可惜我没见到他最后一眼。我感受到她最后一定想要见我一眼。”21岁的湖北小伙王睿每次想到这个事情,都会湿了眼眶。王睿是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旁边一间爱心厨房的创始人,在创办厨房的一年中,大大小小来了6000多个患者家属。王睿也见惯了人间的生离死别,然而余阿姨慈祥的微笑却始终在王睿的心中无法抹去。
陪爸爸12年的求医过程中,王睿一直梦想能够有一间小小的厨房能够在医院旁边,这样他就能够为爸爸烧制可口又有营养的饭菜,也能让爸爸感受到家的味道。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吗?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爱心捐款链接:病友共享爱心厨房
图片
爱心厨房的一角
来自江苏的余阿姨,患有红斑狼疮肾炎。由于丈夫需要打工赚钱,两个孩子都在念初中,所以她每次都是一个孤零零来看病。一年冬至,王睿在探访患者朋友的时候,给余阿姨带了一碗饺子,身在异乡的余阿姨从此便把王睿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由于肾病患者不可以吃味精、鸡精、胡椒,并且必须饮食少盐,外带的食物一律不符合规则,王睿便带余阿姨免费使用爱心厨房。
图片
余阿姨出院回家之后,生活中开心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告诉王睿,每周都会电话关心他天冷加衣、及时吃饭。有一天,王睿在上课的时候,余阿姨打了两个视频电话给他,但是他都没有接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余阿姨临终前的最后一个心愿,希望家人能够打电话让她能再看看这个远方的“亲人”。然而,这一眼却没有实现,从此天人两隔,也成为了王睿心中永远的遗憾。
图片
王睿从小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但温暖的教师家庭中,一直是别人口中那个“懂事”的孩子。5岁那年,王睿的爸爸车祸不幸下半身受伤,瘫痪12年。没有了家里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超人爸爸,他立志要做家里的小超人,保护妈妈,决不让妈妈受委屈。王睿很小个子还不高就开始搭着凳子做饭给爸妈吃。
图片
王睿来到武汉上大学以后,大一学费14500元是妈妈帮他借的,而生活费只有900元。王睿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开始,除了上专业课就在外面做兼职。挣饭钱,挣钱买手机,挣钱买画纸和笔。从此,他再也没有给家里要过一分钱。为了攒后面的学费,王睿什么工作都尝试过,发传单、送可乐、家具城销售、家教,甚至晚上在物流公司搬货。很多次太晚了就睡在街上有椅子或者有屋檐的地方,有点钱的时候就睡网吧。就这样,他每个月都会挤出400元打到妈妈卡上。
图片
患者家属在爱心厨房做饭
在王睿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从小在陪爸爸12年的求医过程中,王睿发现,医院附近的饮食,要么太贵,要么没有营养。很多患者需要少盐少油不辣,而能够买到的餐饮,通常口味太重,又贵没办法满足病人的需求。王睿一直梦想能够有一间小小的厨房能够在医院旁边,能够为爸爸烧制可口又有营养的饭菜,也让爸爸感受到家的味道。
图片
图为爱心厨房最初的样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王睿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这一年,王睿拿出了勤工俭学帮人做设计攒下的5万元,在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附近的小区,租到了一个群租房,终于创办了自己的爱心厨房。王睿采购了一部分厨具和简单的桌椅家具,这里就成为了这个20岁少年心里的“理想国”。在这个爱心厨房里,病患的家属可以在这个陌生的都市,用最低的成本吃到一顿营养均衡又可口的饭菜。让这些家的味道,陪伴他们尽快恢复健康,或者安安静静度过生命里最后一段时光。
图片
病患家属只要支付基本的厨具损耗和煤气费用,就可以享用这个医院附近充满人情味的爱心厨房。而遇到许多困境中的家庭,王睿也时常慷慨地让病患家属免费使用,他每周也都会固定几次拜访熟悉的病患朋友。
图片
在一次拜访中,他发现一位阿姨躺在医院的楼梯口,不像许多陪护的家属一样在病房或者楼道里休息,甚至连基本的折叠床都没有,只有一床单薄的被褥。他坐下来问阿姨怎么了,结果阿姨一看到他,就哭了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许多病患家属见到我第一眼,就会哭出来。”王睿觉得这种感觉很神奇。
图片
言谈中得知,阿姨的女儿因为患上了肠梗阻,在ICU里进行急救观察。而ICU的病患家属,不像普通病患家属一样,至少还可以在病房里坐一坐。王睿觉得阿姨的女儿很懂事,跟他特别像,每个月家里只给1000生活费,她就到处勤工俭学,一年下来回家的时候还能带七千元回家。他把阿姨带回了爱心厨房,让阿姨在这里给女儿制作一些有营养的流食,晚上就在爱心厨房居住。而阿姨也主动承担起了志愿者的工作,看护设备,协调病患家属的使用时间。几个月过去,阿姨的女儿出院了,后来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图片
爱心厨房下面的菜市场
许多患者和家属,在痊愈之后,和王睿渐渐失去了联系,但是王睿丝毫不介意,他只希望让更多患者感受到家的味道,并不在乎什么回报。王睿日常练习了理发技术,有空的时候就去医院病房里,帮助没有经济能力的患者和家属免费理发。“免费理一次发,他们就能省下三天的饭钱。”王睿自豪地告诉我们。渐渐地,在中南医院里,爱心病房的名号也逐渐传开,甚至因为爱心厨房的出现,楼下自发形成了一个小菜场,爱心厨房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图片
一些媒体关于爱心厨房的报道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爱心厨房附近的邻居几次抗议病患家属出入,担心会带来病菌和传染,爱心厨房曾进行了三次搬家。今年的3月26日,因为厨房位于三楼,对于很多年老的病患家属来说非常不方便,王睿决定再次搬家,而搬到位于一楼新址的时候,邻居老人每天堵在门口阻挠正常爱心厨房运作。在一次冲突中,王睿为了保护一位病患家属,被前来抗议的邻居打中,头部负伤。4月3日,无奈的王睿只好冒着暴雨连忙打包行李,搬到了现在的地方。
图片
王睿的画稿
搬到了新址之后,新邻居又开始设法阻挠,病友家属们都十分担心失去这个他们在陌生城市里的家。5月,第三个房东要求王睿的爱心厨房要么租下一整套房子,要么就必须搬离。眼看着自己拼尽全力为患者家属维持的家就要散了,王睿心急如焚。但在当时,找不到任何一个新房东肯让爱心厨房有一个新的落脚点。无奈之下,王睿背上了人生第一笔负债——2.2万元。他开始没日没夜地赶画稿,希望能够拼命工作来供养起这个爱心之家。
图片
然而祸不单行,有一次他由于太累,在画画的时候睡着了,半杯水洒进了唯一的谋生工具——笔记本电脑,而他再也无力购买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这位21岁的大男孩不得不去打更多的零工,来拼命供养爱心厨房。他发过传单、去过家具城卖家具。但是,每个月还是有几千元的亏空。如果募集不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爱心厨房的运营,这间都市里患者家属的温暖小家,就会面临着要被迫被关闭的绝境。
图片
“这个爱心厨房,很多时候也是为了那些大家可能看不到希望的患者。很多患者得了绝症,也很难治愈,但是这个爱心厨房更多时候像一个爱心之家,能够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没有人知道这些晚期患者心里有多害怕,有多少心愿未了,我们能给他们的更多的是鼓励、关怀和勇气。彼此温暖对方,让很多人在最后的日子里还能够吃一口家里的饭菜,感受到家里的味道。”王睿诚恳地说。
图片
“穷而乐”比“富而好礼”要难得多。在贫穷的日子里,王睿的爸爸自学针灸,一边探索如何让自己能够站起来,一边告诉小王睿,我们是书香之家,你要努力学习,努力改变命运。“活着就得活个样,要是没有了意志力,我都想象不到我自己现在会有多惨。”而对于这个仅仅21岁的小伙子来说,用自己的肩膀为前来都市求医的异乡人撑起一个温暖的小家,就是他现在全部的梦想。
如果您愿帮助王睿继续他的梦想,请您点击捐款链接:病友共享爱心厨房。进入腾讯公益乐捐页面,为孩子献上一点爱心。或者打开微信-支付-腾讯公益-搜索:病友共享爱心厨房。(图/文/理央 编辑/黑土影像工作室 毕大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