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北大藏有一批竹简,揭示了烽火戏诸侯和秦始皇传位背后的理由

 历史解密坊 2019-08-29

自古以来,我们华夏民族都有修编历史的习惯,并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其中名气最大的史书,莫过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录了从上古时期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在如今的史学研究中也具有绝对权威的地位。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但随着专家们研究的深入,却发现《史记》并非全部正确,比如在清华和北大的竹简中,记录了两件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就和《史记》中的记载存在一定的偏差,究竟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一一揭秘:

其一,烽火戏诸侯。从《史记》中我们知道,该段历史讲述的是,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便让士兵点燃烽火台,于是四面八方的诸侯国以为有敌情都火速赶来。果然,褒姒见此情景十分滑稽,便开怀大笑。其二,秦始皇传位。在《史记》等史料中记载,当年秦始皇死在游历途中,本来下诏立长子扶苏为继任者,但最后被赵高和李斯篡改使胡亥继位。与此同时,赵李二人还杀害了扶苏。

对于上面两段历史,不仅妇孺皆知,而且还收录到了中学历史教科书。那问题来了,历史的真相确实如此吗?在清华北大没有公布竹简之前,专家们都认为是确凿无疑的,但在竹简公布之后,却发现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据专家介绍,清华竹简是清华大学珍藏的一批战国竹简,来源于古墓发掘。清华竹简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的史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清华竹简中,对于周幽王是这样记载的:

周幽王娶褒姒,生有一子名为伯盘。周幽王因宠爱褒姒,便废了太子宜臼立伯盘,而且在褒姒的怂恿下,周幽王还准备将废太子宜臼杀死,以便伯盘的太子之位能坐得安稳。于是,宜臼得知后,便出逃至西申国(宜臼的姥姥家)避难。

没想到周幽王铁了心要杀宜臼,便出兵征讨西申国。虽然西申国是个小国,但是它在面对周幽王的大军时,联合了当时强大的犬戎部落。结果我们都知道,最后犬戎灭了西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清华竹简上并未记录所谓的“烽火戏诸侯”。

同样在北京大学的西汉竹简中,有一卷《赵正书》,其中详细的记录了秦始皇临终前和李斯的对话。比如有这样一段记录:丞相臣……言曰:……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秦始皇)王曰:“可……胡亥立,即杀其兄父骨(扶苏)、中尉恬、大赦罪人……

从这段话中可知,在秦始皇临终前,李斯提议立胡亥为王,并且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许可,同时还让李斯在立胡亥之后,杀掉扶苏等人。如此的记载和我们所知的历史截然相反,或许有读者就疑惑了,胡亥荒淫无道,而扶苏智勇无敌,为何秦始皇会如此糊涂呢?如果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上来看,这确实是不合情理的,但如果您从秦始皇的角度考虑,答案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胡亥,还是扶苏,都是秦始皇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别人眼里的恶人,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是亲人。另外,其实秦始皇很清楚,秦朝能有当时的成就,李斯功不可没。同时,李斯支持胡亥而反对扶苏(执政理念不同),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因此只有接受李斯的建议立胡亥,他才能继续当好丞相,使秦朝得以延续千代万代。若不然要立了扶苏,李斯也许就撂挑子不干了,而扶苏也就成了光杆司令,那秦朝岂不将亡?

究竟是流传至今的史书靠谱呢?还是北大清华的竹简可信呢?小编站在主观的角度来看,还是偏向于后者,因为流传至今的史书,包括《史记》在内,都是后人经过无数次抄录和修补的结果,所以难免不会存在偏差,或者是修补人添加了自己的理解,以至于曲解了作者的原意。而对于清华北大的竹简来说,它们都是原汁原味的一手资料,没有经过任何第三人的抄录,修订和解读,因此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而对历史往事的记载和解读,自然各人有个人的笔法和见解,不管是“烽火戏诸”,还是“秦始皇传位”,或者是其他林林总总的历史,目前也都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答案,究竟谁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对专家们来说还有一段很长的考古之路要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