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们的苦口婆心。 然而,事实是: 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他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一天到晚只会读书的好学生。 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 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了一本,上了211,上了985,甚至是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考虑要不要上三本,或者是去打工。 一段父子的对话:父亲:“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十年的树可以用来做檩条;二十年的树,用处可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可以去放养,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是,他除了放养,基本上干不了别的了。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也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去建筑工地打工,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初中毕业,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高中毕业,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硕士博士毕业,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了。” 儿子回答:“知道了。” 父亲:“学问少,丢不丢人?”儿子回答:“丢人。” 父亲却说:“儿子,一点都不丢人,不偷不抢,干活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上学少,就没有用,就一无是处,就像一年的小树,有用处,但是不如大树的多罢了。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会相对少些。” 恰同学少年,在最能学习的年纪,选择了贪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年纪,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 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穷孩子,他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冻着脚丫,啃着窝窝头的情形; 请想一想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的老师们;请你对比一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打工者,还有爸爸妈妈们!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的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啊!如果你优秀,你便拥有了大把的选择的机会,否则你只能被迫谋生。 读书虽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富,但是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所以,不要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要在该读书的年纪珍惜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