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番八乐 江苏民歌·孟姜女

 黑龙江波涛 2019-08-29
十番八乐


   十番八乐是福建莆田的汉族传统民乐。莆田(包括莆田、仙游及其邻近地方)文化独树一帜,在音乐上,主要由3种曲种构成,分别是十番、八乐和大鼓吹。

   2014年12月03日,莆仙十音八乐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番又称十音,是由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它分为"文十番"与"武十番"两种,因地域不同,所用乐器亦不同。

文十番

    在莆田县,"文十番"所用的十种乐器是丹皮、檀板、云锣、奚琴、四胡、尺胡、三弦、八角琴、九弦琴、苏笛,在仙游县,"文十番"所用的十种乐器为琵琶、三弦、笙、箫、横笛、老胡、二胡、轧筝、拍板、云锣等。"文十番"流行地区不广,在涵江仅有塘头和哆头两个村,所用曲牌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也只有《驻云飞》等25首。1962年,哆头"文十番"队参加晋江地区音乐观摩演唱会,所用的古老乐器轧筝引起音乐界的注目。轧筝状如藤编漆皮枕头,故亦称"枕头琴",后来经莆田县音乐工作者一番摸索,改造成一种能拉能弹、可捻可拨的乐器,并易名为"文枕琴"。

武十番

    而"武十番"所用的乐器为横笛、板胡、四胡、二胡、尺胡、中胡、贡胡、三弦、八角琴、云锣。"文十番"旋律缓慢,音色古雅;"武十番"音响洪亮,音色尖锐,常用曲牌有《北台妆》、《荔枝楼》、《风和子》、《上小楼》、《琵琶词》、《将军令》、《过山虎》、《楼台会》等。

八乐

    八乐是一种较古老的汉族民俗音乐。"八乐"是以"十番"为基础,加进唢呐和锣、鼓、钹等打击乐,但不用云锣,其中有掌鼓一人,大小钹各一人,大小锣各一人,大吹二人,除了打击乐器外,另配有八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故称"八乐",所用乐器有横笛、尺胡、四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

   "八乐队"一般由少年男女组成,也有中老年的"八乐队"。"八乐"吹拉弹唱,但以演唱为主,其特点就是锣鼓点渗透到唱腔中。"八乐"可坐台演奏,亦可边走边演唱,乐声悠扬悦耳,表现出一种轻歌曼舞的情趣,所以备受群众的喜爱。

   "八乐"曲牌选自莆仙戏曲牌,常唱的有《卖画》、《访友》、《春江游船》、《苏州歌》、《江头金桂》等。


视频网址:https://tv.sohu.com/v/dXMvNjMyNzk1NTEvMjM5NTMzNzMuc2h0b

江苏民歌·孟姜女

江苏民歌·孟姜女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燕子双双到南方;燕巢造的端端正,对对成双歇画梁。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家家坟上飘白纸,喜良家的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娘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揩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泪满腮;家家田里黄秧插,孟姜女的田里草成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嘴逢长;宁可叮我千口血,莫叮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七秋凉,家家防冷做衣裳;皮棉单夹都做到,孟姜女的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北地先凉冷信来;喜良身上衣单薄,并无雁足带书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家家饮酒菊花香;满满筛来我不饮,毫无心绪赏重阳。
 
  十月里来稻上场,牵笼打米纳官粮;家家都把官粮纳,孟姜女家里身抵挡。
 
  冬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走到长城冷凄凄。
 
  腊月里来过年忙,家家户户祭祖先;人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女家中空荡荡。

       江苏民歌是江苏省的地方民间歌曲。江苏自古繁华,且山清水秀,人们安居乐业。因此,江苏民歌以欢快、活泼,歌唱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歌曲比较多,体现了江南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而陕西民歌基本上以凄惨的形式歌唱,所以在形式上陕西民歌和江苏民歌正好相反。

       江苏民歌代表作:《高邮民歌》、《数鸭蛋》、《茉莉花》、《采红菱》、《高邮西北乡》、《送夫参军》、《我的家乡在高邮》、《鲜花调》、《姑苏风光》、《小九连环》、《知心客》、《无锡景》、《绣荷包》、《哭七七》、《送郎》、《银纽丝》、《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紫竹调》、《拔根芦柴花》等。

       北方的人性格直爽、豪放,而江苏的人温柔、含蓄。所以无论是东北歌曲、还是西北歌曲在表现爱情方面直来直去,爱就是爱,会直接说出来,例如《我的花儿》中"你的名字多亲切,哎心爱的姑娘,一见你心花开放",《小看戏》中"姐儿巧打扮呐,去把戏来观。模样的那个长得哟赛如天仙,哎哟,打扮起来多么体面呀"。江南姑娘在表现爱情方面向来含蓄,明明很喜欢,偏要转一个弯、打一个比方。例如《茉莉花》中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又怕来年不发芽,其实都是情歌中的比方,实际上指的是人和事。

南北分类

       江苏民歌自身也有南北之分,《高邮民歌》、《数鸭蛋》、《茉莉花》、《大九连环》、《紫竹调》是最具有代表性,音乐演奏主要是二胡笛子,也就是江南丝竹,比较著名的有《云庆》《三落》《行街》等,有一首集大成于一身的曲子《姑苏风光》,现今的歌曲是简化版。当然,江苏也有悲调的歌曲如《孟姜女》等。

代表作品

       当前比较流行的江苏民歌主要有:《高邮民歌》、《数鸭蛋》、《高邮西北乡》、《送夫参军》、《我的家乡在高邮》、《茉莉花》、《采红菱》、《五月栽秧》、《拨根芦柴花》、《姑苏风光》、《秦淮景》、《无锡景》、《紫竹调》、《月儿弯弯照九州》、《九九艳阳天》、《孟姜女》、《三笑姻缘》、《双推磨》、《杨柳青》、《绣荷包》等。

       高邮民歌:数鸭蛋、高邮西北乡、送夫参军、我的家乡在高邮、回家乡。已经收录词曲完整高邮民歌达272首,曲调有40多种。

卸甲民谣:秧歌号子、卸甲肩担木偶戏

横泾民歌:横泾原生态民歌

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杨柳青、扬州清曲、扬州小调、茉莉花

邵伯民歌:邵伯秧号子

南京民歌:采红菱、五月栽秧

苏州民歌:姑苏风光、哭七七、知心客、小九连环、送郎、银纽丝、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

无锡民歌:绣荷包、无锡景

金湖民歌:金湖秧歌

阜宁民歌:阜宁牛歌

兴化民歌:茅山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