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之路丨基本功——底稿

 吾道有涯 2019-08-29

我听过很多人喜欢说“刷”底稿,包括当年刚刚实习的我,认为所谓底稿就是机械简单地粘贴数据,让底稿的数据和账面的数据保持一致,然后将获取的资料后附底稿打印装订,OK,大功告成,接着做下一家公司的审计,这便是我对底稿的最初理解。这个概念直到我入职之后做了第一个项目才被改变——当时是在做一个新三板申报项目,现场负责的是我的督导老师,还有一个同事是审计助理,她负责根据现场负责人对风险的判断来执行和安排具体的工作,在这个项目上,她纠正了我对底稿的所有不正确看法。首先是对底稿的态度,是“做底稿”而不是“刷底稿”。其次底稿并不是简单的粘贴数据,而是一个审计逻辑的过程。

后来我遵循着这个项目的所学和逻辑,在之后到来的年审项目上不断夯实基础,让自己的基本功更加扎实。那么到底何为底稿?怕是在一年前我的文章《寻常茶话-以茶道论审计之道》中我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而今,在经历了两个年审工作之后,我想我可以就此浅谈底稿一二。

何为底稿?“底稿是指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审计准则如是说。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立信一直被称为学院派的会所,其有一套通用的审计模板,这套模板基本可以应对一般情况下的审计工作记录,但是同时也会有一个弊端,就是很多人会拘泥于底稿的模板,甚至不敢做任何的改动,遇到特殊的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去制作一张符合当期审计情况的底稿。当负责人说“XX,你做一下某某程序然后体现在底稿中”,小朋友总会一脸懵:“底稿里没有这张表,怎么做?”“那你设计一个。”“纳尼?!”。底稿没有固定的模板,底稿的实质是载体,不以任何固定的形式体现。

底稿的主表和核心起源于明细表(也称之为“未审表”),明细表的填写来源于企业提供的明细账,然后将明细账与总账核对,是最基本的审计思路过程(现在随着电算化的发展,企业基本都在使用计算机记账,很少有手工账,所以电算化下的财务账总账和明细账通常是一致的,很少有不一致的情况)。

其次就是从明细账出发结合企业性质和具体情况做简单的财务分析,诸如:同期比较、各月比较变动情况等等一系列的分析程序,将异常项目识别出来后,通过7大审计程序,或询问或观察或重新测算等进行进一步的查验;在查验过程中,关于每一个查验项目又要具体考虑如何查验,查验对象样本量如何选择,样本量得出的结果能否合理推断总体,都是需要考虑在内。样本量的选择会用到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即抽样,如何抽样?我们所里运用给定的R因子及重要性水平选取样本量,在选取样本量之后我们依据随机数表的方式最终选取并确定样本,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

底稿的另一个重要标识是审计说明,没有审计说明的底稿是一张没有灵魂的底稿。底稿的实质是载体,它承载的是审计人员的审计思路和审计逻辑,是将其书面化数据化的过程。审计说明是要把这张底稿是什么,做这张底稿的目的(what),以及如何去做(How)记录下来;而审计结论是对审计执行之后的结果进行最终的定论,两者并不等同,但是很多人却不知审计说明非审计结论,往往混为一谈。

 还需补充的一点是,关于对查验出来的差异的看法,那么先从审计是什么说起。审计专业的说法: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的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用通俗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找茬——企业提供一份未经审计的报表,这个报表中可能有错误(失误或者故意),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则的指导下通过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对其进行检查,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就其重要性水平以及错报性质进行相应的审计调整,得到一份经审计人员审计之后的已审财务报表,然后对此,审计人员可出具相关类型的报告。那么某种意义上说寻找到差异是审计人员的必要工作,所以寻找到差异想当然要考虑是否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而不是更改公式让底稿显示无差异,或者将差异明晃晃躺在那里不给一个交代,哪怕不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也应该有相应的审计说明告知底稿使用者不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原因是什么。

底稿是步入审计之路的基本功,打好基本功,之后审计思路自然而然会慢慢培养出来,没有谁一步登天,也没有谁一步入这行就能做到看一眼报表、扫一下报告就知道这家公司的重要风险点在哪,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积累;也要有激流勇进立志求索的精神。

审计之路,苦且艰兮,慢慢修远兮,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