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树情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08-29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这是唐朝诗人王建《采桑》一诗的首联。如果细细品味,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恬淡的田园风光——不知名的鸟儿在茂盛的桑叶间鸣叫嬉戏,经过一个春天,桑树绿绿的枝条重又恢复了它柔美的样子。像这样描写桑树的古诗,不胜枚举,究其原因,不外是我国的农耕文化与“桑”有着浓浓的不解情缘。

桑文化,农耕文明的历史缩影

“桑树”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委婉动人的故事——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有一位女子十分想念远在外乡的父亲,日日盼望父亲早日回家,于是便向家中的白马许诺,若能找回父亲就嫁给白马。当白马载着父亲归来后,却被家人杀死,并把马皮晒在院中。女子伤心欲绝,为信守承偌,愿与白马同去。这时,一阵风起,马皮将女子裹挟而去。几天后,人们在树上发现化为蚕的女子和马皮,“因名其树曰桑。桑者,尚也”,象征着受恩必报的高尚情怀。 
  虽然这则神话故事的结局并不圆满,从中却不难看出古人对桑树的崇敬之情。 
  早在新石器晚期,我国就开始种桑养蚕。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众多出土文物上也有桑树的形象。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写到的树木多达50种,提到最多的是桑树。其中,《大雅·瞻昂》里写道:“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可以看出当时妇女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就是采桑养蚕缫丝织布。 
  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人们的吃穿用度、贸易往来都与桑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意思是说,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这也说明栽桑养蚕在古代的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难怪历代统治者治国,无不农桑并重,倡导“农者,食之本;桑者,衣之源”。 
  蚕桑文化还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载体。随着横贯欧亚大陆的南北丝绸之路、通达朝鲜、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蚕桑文化更是走上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集政治、经济、外交于一体的历史大舞台。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桑树在古人的心中是神圣的,在商周时期,桑树是宗庙祭祀的神木,是生命树和母亲树。古代的许多仪礼谋议也都在桑林中举行,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尧,就是在桑树下把天下禅让给了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阴移而授天下传。”出自《战国策·冯忌请见赵王》)。 

  古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桑树的影子——男孩出生后,要用桑木做的弓、蓬梗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象征孩子长大后有四方之志,用“桑弧蓬矢”指男子的远大志向;那时的青年男女多在桑林中约会,后用“桑中”“桑间”专指男女约会的地方;而“日夕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出自《淮南子》),则是说太阳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后常用来比喻晚年。 

  在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种桑为了养蚕,种梓为了点灯(梓树的种子外层白色的分泌物就是蜡烛的蜡,近代以前的人使用的蜡都是靠梓树获得的)。在孟庙亚圣殿东侧有一棵桑树和一棵梓树,据说是孟母当年种下的。孟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见识、善于教子的伟大女性,孟子非常孝顺和尊重母亲,在他周游列国期间,不管身在何地,总会想起故乡的桑树和梓树,想起母亲。后人就用“桑梓”比喻故乡,也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之说。

古桑树真的离你不远

果你觉得在现今的都市里很难一见古桑树的风姿,那就该去夏津东方紫厂区颐寿园看看。
东方紫夏津厂区坐落在山东省夏津县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颐寿园”中、美丽的“如意湖”湖畔,厂区设计与原有森林景观完美融合,使得古老的桑椹园区,增加了一抹现代的色彩、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夏津古椹树群被认定最远有千年以上历史,被授予“中国葚果之乡”称号。这里的古桑树吸纳日月精华,已形成独立完善的生态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注册了“夏津椹果”地理标志商标。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蚕使“柔桑”变成了丝绸,成为走向世界的载体,开辟了影响世界历史的丝绸之路。今天,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更是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正能量,东方紫在强化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国际化”之路已然开启。东方紫酒作为中华传统桑文化酒文化载体,将承载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从中国走向世界,续写中华桑文化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