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看过央视纪录片《秘境萨拉乌苏》呢?参加过悦行《荒漠秘境—萨拉乌苏大峡谷》这条研学线路的学员,应该都见证了萨拉乌苏的神秘之处。 为了让学员们对沿途学习的专业地理知识能够有更好的理解,洪老师将采用绘图的形式,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转变为简单易懂的科普小知识。 图解内容将围绕我们研学线路层层铺开,学员们可以将研学手册和自己的研学笔记整合到一起,随着老师的图解知识一起巩固回忆哦。 萨拉乌苏河地区处于半湿润森林草原与干旱荒漠草原之间,属于半干旱干草原过渡带,生态环境的最大特点是脆弱易变,风和流水以及生物化学作用强烈,广泛出现风成砂、黄土、土壤和河湖相沉积。 由于新近纪构造抬升,河流相对下切,出现由一系列由凹岸与凸岸基座阶地、离堆山、古河道和牛轭湖等组成的高原深切曲流(当地人称沟湾)。沿岸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尤以河湖相沉积及其埋藏的动物化石和古人类遗迹令人称奇。 ![]() 黄土高原被太行山、秦岭、古长城所围合,横跨青、甘、宁、陕、晋、豫、内蒙古7省区,总面积高达42万平方千米,它集中了地球上70%的黄土,是世界上最大、最厚、最连续的黄土覆盖区。 如果沙尘覆盖之处是面积较大的平坦区域,则形成的黄土堆积也同样宽阔平坦,这种地貌被称为:塬 如果沙尘覆盖之处是波状起伏的丘陵,形成的黄土堆积会呈长条状,这种地貌被称为:墚 如果沙尘覆盖之处为孤立的小山尖,黄土堆积会呈现圆锥形,即为:峁 无数的塬、墚、峁相连成片 黄土高原便诞生了...... ![]() 疏松粉、细砂土由于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减小,在振动作用下突然破坏,砂土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现象。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1.水少沙多 是世界含沙量最高的大的河流 2.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水量季节变化大.冬春少夏秋多,曾连续出现春季断流 3.地上悬河 4.洪水灾害频繁 5.入海口经常摆动。 因为含沙量高,泥沙在河口堆积,时间长了就阻塞入海口,黄河不得不另寻路径入海 黄河流域流经的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沉积量巨大,土质疏松而地形起伏很大,导致的严重的水土流失。 植被遭遇的严重破坏,泥土冲刷易流失。 中下游居民生产生活和工农业发展过度取用黄河水,净水含量减少。 总的来说,就是沙土多,水含量少,于是就越来越黄了。 ![]() 乌审旗营盘壕煤矿的矿渣中,许多湖相岩石中保存有水生植物、动物化石。通过研究化石,可以认识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我是一只恐龙。 很久以前,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很幸运地挂掉了。 死亡之后,我的身体被被沙子、火山灰等沉积物掩埋了起来,我的内脏等柔软部分很快就腐烂(嗯,我就是这么腐败!!)到了最后只剩下坚硬的骨头留了下来。 随后,更多的沉积物把我的遗体掩埋得越来越深,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我好像不需要喘气了)以至于遗体周围的沉积物都变成了致密的岩石。 这漫长的时间中,我的骨架也终被逐渐分解,在岩石中留下了一个特定形状的空腔,模具就这样做好了。 在骨架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骨头进水了?!!带着矿物质的水流进了我骨架分解的缝隙中,其中的矿物质会填充进空隙之中,变成更加致密的石头,我最终也就变成了化石。 在地球缓慢的地质运动中,那些原本是海底的区域也有可能变为陆地,如果形成断层或者发生地震之后,被深埋的我就能幸运地被人类发现,然后我就成为了一条有价值的恐龙!! ![]() ![]() 山上的岩石受温差等风化作用,产生裂缝,崩解、破碎。砾石和碎屑物被流水搬运到山下,沉积形成洪积扇。 岩石在洪积扇堆积,由于长年累月日晒、雨淋和大风的剥蚀,棱角都逐渐磨圆,形成许多砾石堆积成戈壁滩。更加细小的砂和泥则被冲积、漂浮得更远,形成了更远处的大沙漠。 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 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中国200mL等降水量线 中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半农半牧区和纯牧区的分界线 ![]() 吉兰泰盐湖的前世今生 由于板块运动,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亚洲板块移动、挤圧,青藏高原逐渐抬升。与此同时,受构造作用的影响,贺兰山及阿尔泰山等山脉幵始不断抬升并遭受侵蚀。 于是,就会产生大量的砾石和破碎物。其会随着洪流被带到山脚,经过多年的堆积形成洪积扇。正因如此,吉兰泰周围都汇集着许多碎石。 众所周知,各种元素形成矿物,各种矿物形成岩石。相对应的,岩石不断风化会生成各种矿物和元素,通过流水,被带入湖泊或海洋中。 通常情况下,在西北的干旱地区,因为气候干燥,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易被分解。所以这些干旱区的内陆湖泊(如:吉兰泰湖,罗布泊,青海湖等湖泊)都是盐汇集的区域,盐分通常是比较高的。吉兰泰周围的岩石,各种矿物元素经受风化和流水的作用融入水中。在蒸发作用下,水分蒸发,逐渐析出盐的结晶。 像吉兰泰这样的干旱区湖泊,最后的归属就是干涸。 ①在内流区盐湖中,会下沉到地层中 ②在外流区,最终会汇入大海 ③细小盐结晶颗粒会被风吹走,飘到黄土高原和其他地方。 各位新老学员们,知道我们沿途所学的内容了吧! 国庆,研学科考团将再次出发 你想与我们一起探索金秋十月的神秘秘境吗? ![]() 悦行研学专业导师团 |
|
来自: 燕子坞828 > 《地理学科专业学习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