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霍去病的死因,就明白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何一个字都不敢多写

 老姜s07mkqx69s 2019-08-29

西汉霍去病,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因抵御匈奴而名震天下,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都以得胜回师,是大汉王朝当之无愧的战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薨逝,时年23岁。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中仅仅记载了一个字“卒”,这对于一个官拜大司马的帝国高官来说是不正常的。

霍去病死时,司马迁才40多岁,其中的经过他一定知道,然而他却只用了一个字带过,巧妙地避开了死因,却又在他的葬礼规格上大费笔墨,生怕别人不知道汉武帝对于失去爱将有多伤心。关于他的死因,流传较广的说法主要有病死、在匈奴染上瘟疫、退隐三种,但是都经不住推敲。一、病死。这种说法最早出自西汉时的褚少孙,他在《史记》年表中有一段补记,借霍光之口说霍去病是病死,然而具体是什么病,没有说。因此汉朝官方对霍去病的死因公开的说法应该是病死的,但奇怪的是,病死有什么可以隐晦的?为什么司马迁浓墨重彩写霍去病的葬礼如何隆重、风光,却不肯把他的死因告诉世人 二、瘟疫。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漠北大战。霍去病为消灭匈奴主力,一路追杀深入漠北草原,匈奴人为阻止汉朝军队的追击,将病死的动物投入水体,霍去病可能因此不知不觉染上了瘟疫,但是霍去病之死是在元狩六年,什么样的瘟疫能有这么长的潜伏期?如果是死于瘟疫,那么沾染上瘟疫的人自然不可能是霍去病一人,但是史书中并没有将士因为瘟疫大面积死亡的记载。三、退隐。漠北大战后,汉、匈双方均受损伤,匈奴遣使和亲,汉朝派使者与匈奴谈条件,可匈奴不仅不接受汉方的条件,反而扣留使者,于是武帝决定再一次发动对匈战争。在这个时候,三军主将霍去病退隐,无异于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史家不肯公开霍去病的死因,其中肯定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矛头直指太子刘据身边的外戚势力。自霍去病受封冠军侯起,汉武帝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军中培养霍去病,同时打压卫青的地位。卫青击败匈奴大单于,霍去病疯狂追击,这才创下不世之功。但是在战后的封赏上,跟随霍去病出征的将士大多都得以封侯,而大将军卫青不得加封,军卒皆无封侯者。汉武帝为何要尊霍抑卫?大将军卫青身居高位,姐姐是皇后卫子夫,外甥是太子刘据,妻子是平阳长公主,姨父是丞相公孙贺,这一股外戚势力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群体!汉武帝刘彻非常担心日后太子会被这些人所控制,所以决心打压卫家外戚的势力。刘彻没有选择直接对卫氏开刀,而是选择了扶立一个人以平衡朝中的势力,他选择的人就是霍去病。 史书中载,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且不热衷于政治活动,因此他的周围不可能形成一个利益群体。然而霍去病让刘彻很失望,在皇帝和舅舅二人之间,他选择了后者,霍去病并没有成为刘彻牵制卫青的棋子,从两件事中就可以看出。第一件就是在甘泉宫亲手射死了殴打过卫青的李敢,可以说是当着汉武帝的面!第二件就是在元狩六年四月,由霍去病挑头,满朝文武上书奏请武帝册立最喜爱的刘闳、刘旦、刘胥三位皇子为王,刘彻迫于压力,实施册立,并将他们遣送到封国。这件事的背后依然涉及卫氏集团的利益,太子刘据生性仁恕温谨,不是很得武帝喜欢,况且当时卫子夫年老色衰,难以得到武帝的宠幸,这一切都让卫氏集团的成员们感受到了威胁。 这三位皇子都是极受武帝喜爱的,册立三位皇子,表面上看是对三位皇子有利,但实际上最大的获益者却是太子刘据,太子之位解除了威胁。刘彻对于霍去病的站错队很不满,“请立三王”后仅几个月,霍去病就突然去世了。因此他的死很有可能就与刘彻有关,但司马迁摄于刘彻的淫威不敢记载,亦或是司马迁如实记载但在后来被删掉了。(参考资料:《汉书》、《史记》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