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一小山寸草不生,村民4次挖到国宝,考古队下面埋着国君墓

 修悟搏 2019-08-29

山东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齐鲁大地上,数千年来诞生了无数的文明、伟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距今数千年前的商朝时期,山东地区就诞生了高度发达的文明,这在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在山东省青州市,有一个名叫苏埠屯的小山村,在村外有一座名叫东埠岭的小土山,南北长大概2千米,东西长约1千米。不知是什么原因,整座小山上常年寸草不生,来过很多专家调查、化验,但也都没有答案。因为山上种不活东西,所以东埠岭就成了村民的取土场。

日久年深,由于村民取土,东埠岭的中间被挖出了一条宽约200米的深沟,将小山一分为二,南边的称为“南岭”,北侧的称为“北岭”。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山岭上取土的村民就经常挖出青铜器,其中最重要的有四次。

第一次挖出青铜器是在1920年,当时一位村民在南岭取土的时候,挖出了一件造型奇怪的青铜器,由于当时天下大乱,这次发现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最后这件珍贵的青铜器也下落不明。1926年,一位村民在北岭再次挖出青铜器,这次是4件,在其中一件青铜鼎的底部还有铭文。当时一些文物贩子得知了苏埠屯经常出土青铜器的消息,所以这4件青铜器一出土,立刻被人高价买走下落不明。

1931年秋天,村里一位小孩上山放羊时,看到土中露出了一个陶罐,动手挖的时候,发现下面埋着很多青铜器。据知情人回忆说,当年这批青铜器出土后,立刻被潍坊的大商人买走,后来被政府部门追缴回了7件,现在都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在小孩发现青铜器的同一年,一位妇女在南岭的断崖上也挖出了8件青铜器。

上面这四次发现国宝青铜器的经历,让苏埠屯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名声大噪,很多盗墓贼、文物商人都赶来淘宝。为了保护地下文物的安全,1965年,山东省考古队决定对苏埠屯村外的小山进行考古发掘。

考古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勘探,确认在小山下一共有4座大型墓葬和一处陪葬坑。其中最大的是1号墓,全长超过15米,带有4条墓道,是一座商周时期的“亚”字形大墓。考古专家介绍说,这是继河南安阳殷墟之外,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商代墓葬。

在对墓葬进行清理时,考古队员发现古墓被盗严重,墓中珍贵的文物基本被盗掘一空,但盗墓贼遗漏了一件绝世珍宝——亚醜钺。考古专家介绍说,这件青铜钺,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造型精美,保存完好,整件青铜器上雕刻有人面纹,因为在背部两侧有铭文“亚醜”二字,所以命名为“亚醜钺”。

按照商周时期的礼制,只有王一级别的人才能使用“亚”字形大墓,苏埠屯墓葬的规模与安阳殷墟商朝王陵的规模相同,在车马坑、陪葬坑的数量上甚至还超过安阳殷墟,因此考古专家推断,墓主人的身份一定非常显贵,至少是一方诸侯。

通过对史料的研究,专家发现,在商朝时期,现在的青州一带居住着一个名为“薄姑氏”的部落。这座大墓中多次出现“亚醜”字样,因此专家推断“亚醜”应该是这个部族的图腾信仰,而这座大墓的墓主人应该就是薄姑氏的某位国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