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xjlqllql 2019-08-29

书法艺术是我中华民族所独创的国宝。源远流长,久为国内外人士所深爱。但近年来,在国内却出现了一种不正的书风,造成书作中的混乱现象。

一、有这么一种普通的情况,一些书法爱好者,基本功力都还欠缺,便侈谈创新,欲一鸣惊人,而对于书法传统,似乎抱有不能容忍的反感,以为讲传统,就是保守、倒退、复古、不要创新。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创新不但书法需要,任何艺术,一停滞不前,便无前途可言。但创新要有基础,'推陈出新'是说对于陈的须加以深刻的认识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所发明、创新。回顾我国书体演变的历史,就更为明白。秦以前的篆,气势雄大,而过于繁,如雷、斩等字,李斯作小篆,省为雷、斩,简便多了。又由于社会急需,程邈创隶书,把小篆环曲的笔画改为方折,便于速写了。到了汉代,王次仲又减裁隶书,创出八分体,成为通向楷书的津梁。'分隶相通、篆隶一家',可看出三者相因相成的血缘关系。

楷书,王次仲开创,而钟繇造其极。后变而为王僧虔、褚遂良、颜真聊、柳公权以到徐浩、蔡襄诸人,作楷规律,愈趋严整,成为学好行、草各体的基础。

行书,起于刘德昇,而羲、献父子得其奥,而为王蒙、谢安、陶弘景、永僧,以至虞世南、李邕、苏轼、米芾等人,使书法的适用性、艺术性紧密结合,流便可喜。

草书,创于史游、杜度,而张芝、皇象得其神,后变而为索靖、庾翼、萧子云以至张旭、怀素、杨凝式、王铎、傅山,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使书法艺术达于极境。

从以上书法各体演变历史来看,其承前启后,相互发挥的事实,可以发现新的规律:

(一)从适用到艺术;

(二)从繁体到简易;

(三)从质朴到妍美;

(四)从难写到易写;

(五)从无法到有法;

(六)从有法到无法。

再看看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创新之路吧。王羲之一代忠孝名贤,初学卫夫人,后渡江北游,见到李斯、曹喜等碑刻,又之许下,见到钟繇、梁鹄书,再之洛下,见到蔡邕石经,在从兄治处,见到张旭《华山碑》,如此博览众碑,广师百家,遂创出独有的新貌,字势雄逸,受到历代的尊重,影响极大。鲁公刚直忠烈,无体不备,还用篆隶法作楷书,对蔡邕、二王、《瘗鹤铭》、《穆子容》、《高植》、褚遂良各家,无不刻意临写,终于创出有唐一代的新体,雄强密茂,深厚刚劲,衣被后人,世代不绝。

从这里又可以深信:一、学习古人,不会被古人滞住,陷入复古、倒退的泥潭;相反的正由于善于推陈,才能出新。二、古人书法作品精神面貌、风韵气象,各有其天,如此丰富的遗产,值得吸取,应无疑虑。三、看历代书家,不管是身为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以至政治家、军事家,无不器量过人,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宝贵的爱国思想,也无不擅长诗文,流传后世。四、创新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没有持久的功力和坚卓不移的毅力以及涵盖乾坤的胸怀,也是难以创出不朽的作品的。五、创新不是拼凑,不是机械的安装,此中机密,久练善悟者自会了然于心。

二、更有一种人,拜倒于日本'前卫派'之前,百般效颦,惟恐不肖不似,扭捏故作、粉饰、卖弄、了无意义。

倘按书法演变规律来称量:一、不适用,给人写信,出布告,人家不认识,字典上也查不出;字型基本上属于古篆,而更加古怪!不便于书写。二、艺术性低,满纸俗气、匠气,找不出一点高韵深情所在,更谈不上气象、境界。三、一笔可写成的字,偏要写成几道道,墨疙瘩,圆圈圈,不易写,不简便,这五个'不'字,已足够使其无立足之余地!

1987年8月15日,日本《每日新闻》有这么一段题为《中国现代的书法》说:'在有四千年历史和传统的中国的书法世界,现在已出现一种充满新意的现代书法。……该学会十七位书法家的三十幅最新作品最近从北京送到东京展览。……其作品的风格,拿日本现代书法家来说,与前卫书法相似。也有的作品不使用墨而使用水彩,——在中国的现代书法中引人注目的东西并不多,但是,正因她是从具有传统的土壤中诞生的,因而这颗幼苗将孕育着新的可能性。'

那么,前卫派的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仍再听听日本书法界的评述吧:

'前卫派通过对于古典的再研究、把古典书家认为非古典的美拾起来,确立新的古典,回到甲骨文、金文原始造型美。(辨不出什么是字的圆形符号)汉代有朱书、白书(色),有石刻,同书法都有关系。作为现代艺术倾向之一,前卫运动,正默默无声……'(大意见《书法》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前卫书法的道路》,宇野雪村著,郑明译。)

这就是日本'前卫派'书作形成的理论根据(从我们祖国的古篆而来),而其前途,则是'默默无声'。然而,我们的书者,却要把这种奄奄而待的异国的怪力乱神,尊为宗主,何以故?失去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矣!罗曼·罗兰有句醒世名言说:'只有民族性的东西,才是世界性的东西。'试看这类作品,民族性在哪里呢?奴而已!我们不反对学习外人,只要人家有长处,就可拜为师兄,但决不能毫无分晓地拜倒于外人之前去盲从。无怪人家笑我们说:'这一世纪,我们学你们,下一世纪,来学我们吧!'此固属狂妄,然正可作为一剂药石以启动!

三、书风不正的救治办法,一须切念我们是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心灵上曾受过严重的创伤,需要恢复元气,发奋图强,为民族争气;一须知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敢于主持正义,极有威信的大国,尊重我们的历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爱国。傅山说得好:'知有国家而后可以为人。'又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这是作字的根本问题,当前书风的不正,正反映出人心的不正。'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只有心正笔正(笔正不是指笔杆正,是说字的威仪气态),才能充分发挥书法为精神文明服务和足以威敌的巨大功力,离开这个目标,便失去书法艺术的真谛。

1988年5月20日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卫俊秀作品选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初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初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5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末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末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末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9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末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1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1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4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6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7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8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9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9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99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1980年代末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2000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2000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2000年

卫俊秀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作品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