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365》--118.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保和堂 2019-08-29

     

          
 

·黄帝内经365· 

·第三章  内藏外象·

·第七节  藏府相关·

 

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118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意为“天以五气养育人,地以五味养育人”。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食人”:食,音义同“饲”,供养之义。

(一)天地阴阳,化育万物。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

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

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

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

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3/5) 

天地阴阳之气相合,生成万物,但万物所禀受的阴阳之气有多有少,所以有阴阳太少等不同。天地之气的运行,阴阳五行的化育,对于万物而言,孰多孰少?

黄帝这个问题涵盖甚广,而岐伯却仅举草木做答。

草木有青、赤、黄、白、黑五种基本的颜色(五色之正),但五色皆有浅深明暗的差异,所以“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木又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气味(五味之正),但五味皆有厚薄浓淡的区别,所以“五味之美,不可胜极”。由于个性差异,人们对五色五味的嗜好各不相同,而五色五味又分别与五脏相通,如青为木之色,木生酸,酸入肝,肝气通于春;赤为火之色,火生苦,苦入心,心气通于夏之类。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句:五气,即风、寒、暑、湿、燥,为天之气。按《灵枢·九宫八风》篇所云:“风从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这里的“风”概指天之气,即春天东方之风气,夏天南方之暑气,长夏四隅之湿气,秋天西方之燥气,冬天北方之寒气,皆主长养万物。五味由地气所生。五味供养人体,先入五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此,则天之清阳化气,地之浊阴成味,天地之运,阴阳之化,而后人得以生,得以长。

风寒暑湿燥五气经鼻吸入,藏于上焦心肺,心气充盈,故面部亮丽光泽;肺气充盈,故声音清脆嘹亮。酸苦甘辛咸五味经口而入,藏于中焦肠胃,化生精微之气滋养五脏,五脏功能协调则精气相生,津液相成,人的精神也自然能够旺盛。气味而用于人者,无非药、食而已。

黄帝提出“天地之运,阴阳之化”的大问题,而岐伯仅举草木作答,其中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张介宾《类经》注此文时,特作“草根树皮说”曰:“孰谓草根树皮,果可轻视之哉?然余犹有说焉。按史氏曰:‘人生于寅。’朱子曰:‘寅为人统。’夫寅属三阳,木旺之乡也,而人生应之,其为属木可知矣。至察养生之用,则琼浆玉粒,何所生也?肥鲜甘脆,何所成也?高堂广厦安其居,何所建也?布帛衣裘温其体,何所制也?然则草木之于人也,服食居处,皆不可顷刻无也,无则无生也。而人之属木也,果信然否?第以谷食之气味,得草木之正;药饵之气味,得草木之偏。得其正者,每有所亏;钟其偏者,常有所胜。以所胜而治所亏,则致其中和而万物育矣。此药饵之功用,正所以应同声,求同气,又孰有更切于是而谓其可忽者哉!是以至圣如神农,不惮其毒,而遍尝以救众民者,即此草根树皮也。何物狂生,敢妄肆口吻,以藐圣人之道乎!”

(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过程,主要涉及脾胃、肝、心、肺等脏腑。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

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

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食气”,指食物中的精微物质。饮食物进入胃,经过胃的腐蚀,并在脾的作用下化生为水谷精微物质。其中一部分水谷精气输散到肝脏。肝主筋,故进入肝的水谷精气主要浸润滋养筋。

“浊气归心”:浊气,此指水谷精气,这里是与自然界的清阳之气相比较而言。一部分水谷精气注于心,心主血脉,因而这部分精气通过心成为血脉之气,并在心气的推动下运行于全身经脉。

经脉之气又都将流经到肺,肺反过来随着呼吸运动又将血气象潮汐一样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肺主皮毛,所以精气最后将输送到皮毛。

到达皮毛的精气与络脉的精气汇合后,又还流入经脉(这个令人想到现代医学的微循环),回到经脉中的经气在心气的作用下,周流于肝脾肺肾四脏,以求得五脏气血功能的平衡。

而五脏气血功能的盛衰变化,又都能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得到体现,所以从气口的脉象变化,可以判断死生。

这段文字中有几个概念需要解释一下。

关于“肺朝百脉”。历代注解不一,重点分歧在于对这个“朝”字的理解。明清以前许多注家都将朝解释为“朝会”,犹如百官上朝,属国朝贡等状。若此,释为“肺朝百脉”则文理不通,释为“肺朝于百脉”则生理不通。本文采纳鲁昌源、陈明等先生的观点,朝借为“潮”,潮即潮汐,海水有规律性的涨落。朝释为潮动。(《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关于“毛脉合精,行气于府”。毛,皮毛,于经络而言,亦可理解为皮部;脉,当指络脉,如孙络、浮络之类;府,经言“脉为血之府”,府在此当指血脉。张志聪注:“夫皮肤主气,经脉主血,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句谓:分布到皮毛等浅表部位的精气与络脉之精气汇合后,在气的推动下,还流于血脉之中。一些注本将“府”解释为“气聚之府”,即气海,又称“膻中”。膻中者胸中,心肺所居,全身血运都将汇入心肺。如此解释亦通,但不如解释为血脉来得直接,且顺从叙事的节奏。

关于“府精神明,留于四脏”。一些注本将“神明”解为“变化莫测”,则四脏是哪四脏?所以神明当指心神,四脏指肝脾肺肾。血脉中的精气滋养心神,使心神旺盛,神旺则脏安,才能使肝脾肺肾四脏的气血达到阴阳平和。

我们不需要用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学说套解这段文字。《黄帝内经》早有明断,人身经脉系统是周遍全身,循环不休的系统,这种循行的动力,一是心气的推动,二是肺气的潮动。

 上面的“饮食”偏重于“谷气”,接下来论述人体水液代谢。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以上《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2/3) 

   水液进入胃以后,在气化作用下,水液的精气浮游溢涌,上行输送于脾。脾主运化,脾将水液精微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居上焦,脾气散精于肺,则上焦如雾。肺主肃降,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使水精下而输于膀胱,外而布于皮毛,内而行于五脏经脉。水液的吸收、输布和排泄,与四时寒暑和五脏阴阳的变化相吻合,医者要善于观察并掌握这些变化的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