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樟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深海之星ccpsl0 2019-08-29

      香樟树具有常绿、生长迅速、树形美观、耐湿抗旱、抗风力强、病虫害相对较少等优点,是高标准平原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专家通过近年来的观察和防治实践,将香樟种植中主要虫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一、樟巢螟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樟巢螟又称为樟叶瘤丛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樟树。以其幼虫危害为主,其中1~2龄幼虫取食树叶,3~5龄幼虫吐丝将小枝或树叶缀合形成虫巢。危害严重的整株树叶被吃光,影响樟树正常生长,危害不太严重的虽对树木生长影响不大,但由于虫巢多,影响园林绿化景观。樟巢螟在六安地区1a发生2代,少数发生3代,以老熟的幼虫在落叶层或土层中结茧越冬,来年的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樟巢螟的成虫白天静伏,晚上开始活动,有一定的趋光性。成虫卵大多产于叶背边缘,也有产于树叶间的间隙处,每只成虫可产卵20~150粒,平均40粒左右,卵期一般9d左右。第1代幼虫在6月上旬开始为害,第2代幼虫在8~9月为危害期。

2、防治措施

1) 防治第1代:于樟巢螟幼虫的第1代(5月底~7月中旬)进行化学药剂防治。由于第1代虫龄较为整齐,因此,防治效果较好。

2、抓住防治适期:樟巢螟在6月中、下旬取食量开始增大,出现幼虫危害高峰期,此时进行防治,药液容易接触虫体,防治效果明显。

3、人工防治:樟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城市人口较多,所以采取低毒、无污染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于樟巢螟1~2龄期,在香樟树体的下部,可人工捕捉幼虫;3~5龄期幼虫吐丝将小枝或树叶缀合形成虫巢,可用高压水枪喷洒虫巢,使虫巢掉落。同时人工剪除幼虫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在树体不高时,人工剪巢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人工防治措施虽然费时费工,但节省大量农药费用,更重要的是无农药污染,不仅保护了天敌,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特别适用于城市绿化的樟树病虫害防治。

二、刺蛾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刺蛾是香樟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刺蛾初孵幼虫主要以叶片的下表皮及叶肉部分为食,4龄后幼虫取食全叶,危害严重时可将叶片的叶肉吃光。6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该虫的危害高峰期。该虫在本地区1a发生2代,其幼虫共有7龄,以老熟幼虫在树体隐蔽处结茧进行越冬,翌年4~5月老熟幼虫开始化蛹,5上旬~6中旬成虫陆续羽化产卵。

2、 防治措施 

      刺蛾的防治应在6月下旬进行,危害严重区域初防一周后进行第2次防治。防治的药剂种类主要有15%阿维菌素和25%灭幼脲Ⅲ号。

三、樟叶蜂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樟叶蜂又名樟中索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以其幼虫为害樟树幼苗的嫩叶,可将幼苗的嫩叶吃光,造成幼苗枝条干枯,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在本地区1a发生 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老熟幼虫在土层中结茧进行越冬。该虫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在香樟的春、夏梢萌发时期。

2、防治措施 

      对该虫的防治要抓住防治关键期,主要在苗圃幼苗及香樟嫩梢大量萌发期进行防治。用50%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或者90%敌百虫晶体,根据虫情危害程度,选择适宜浓度进行喷雾防治,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四、樟颈蔓盲蝽

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樟颈蔓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蔓盲蝽属。该虫在本地区1a发生4~5代,以卵在香樟树叶柄部的背面越冬,单叶大多数有卵1粒,少数有卵9粒。低龄若虫在5 月初孵化后在就近树叶吸汁为害,危害后叶片产生淡红色斑点。第1代卵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全部孵化。第2代卵出现在7月中旬,8月上旬第2代卵可孵化50%左右。樟颈蔓盲蝽虫口密度高时,7月中、下旬出现大量落叶,对香樟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2、防治措施 

      樟颈蔓盲蝽的第1代发生期与樟巢螟第1代发生期基本吻合,根据其发生规律可与樟巢螟一起兼治。严重发生地区主要控制第1代,6月底~7月上旬用吡虫啉进行喷雾防治;同时在调查监测虫情的基础上,于8月上旬防治第2代。

五、樟脊网蝽

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樟脊网蝽又名樟脊冠网蝽,为半翅目、网蝽科,以若虫或成虫聚集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为害,危害严重时树叶正面形成黄白色斑点,更为严重的是叶背出现污斑,可导致发生煤污病,使树势进一步衰弱,造成树叶提早脱落,影响树体生长和城市景观。樟脊网蝽在本地区1a可发生4代,以卵在樟树叶片上越冬,越冬卵在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陆续孵化。

2、防治措施 

      于5月上旬越冬卵陆续孵化,可喷施25%速灭威、西维因或50%杀螟松,防治后应随时观察虫态发生情况,如虫口密度回升较快,再进行一次防治。

六、樟木虱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樟木虱又称为樟叶个木虱,为同翅目、木虱总科。樟木虱喜寄生于香樟树叶的背面,可使叶片失绿、隆起。危害较轻时常有少量寄生新萌发的叶片,对樟树生长和城市景观影响不大,但当株虫口数量大增,危害严重时,造成叶片出现畸形、枯焦,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樟树的正常生长。该虫在本地区大多1a发生3代,少数1a 发生2代,以2龄若虫在树叶背面越冬。

2、防治措施 

      于其危害严重的4月低至5月初,用10%吡虫啉进行喷雾防治,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七、红蜡蚧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红蜡蚧为香樟的主要刺吸类害虫之一。若虫初孵时为近椭圆形,淡褐色或淡红色,背部稍隆起,背白色蜡状物质;雌成虫呈椭圆形,具暗红色蜡壳。成虫和若虫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杆上和叶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香樟受到红蜡蚧危害后新梢停止继续抽发,导致树体开始逐渐衰弱,同时该虫还能诱发煤污病,致使植株生长进一步衰退,严重受害会造成全株死亡。红蜡蚧在本地区1a发生1代,以受精后的雌成虫在树干上越冬,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开始孵化,8月下旬陆续化蛹,9月中旬后开始羽化、交尾。

2、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可结合修剪,及时剪除有虫枝叶,集中进行烧毁,并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对红蜡蚧的化学防治主要在其孵化期进行,防治的药剂可选择10%松灵、1.2%烟参碱和10%吡虫啉在适宜浓度下进行喷雾防治。该虫的产卵期和孵化期间隔时间较长,在孵化期每隔一周左右喷雾防治1次,共防治3次。

八、樟兰矩瘤蛎蚧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樟兰矩瘤蛎蚧属同翅目、盾蚧科。樟兰矩瘤蛎蚧固定在叶片上吸取汁液,造成较大危害。树叶仅寄生一头雌蚧,就可导致此叶枯死;发现枝条一周布满此蚧虫,如果不及时整枝,可造成整枝枯焦;危害严重时,若樟兰矩瘤蛎蚧布满香樟整株主干,可造成整株树体死亡。雌雄蚧虫有相对分群集中的习性,雌蚧大多分布于枝干的腋芽和分叉处,雄蚧大多分布于树叶上。樟兰矩瘤蛎蚧在本地区1a发生3代,大部分以受精后的雌成虫越冬。

2、防治措施 

      使用10%吡虫啉在樟兰矩瘤蛎蚧的孵化盛期和孵化盛末时分别喷雾防治1次,同时在若虫固定树体后用矿物油微乳剂进行喷雾防治,能基本上控制此虫的危害。

九、石榴小爪螨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石榴小爪螨为蜱螨目、叶螨科,各虫态聚皆可对樟树造成危害,常聚集于叶片刺吸为害,危害后叶片先出现失绿小斑点,随着危害加重扩大成连片斑块,造成叶片黄化,严重影响香樟的正常生长。早春成螨随樟树新叶的萌发迅速迁移至新叶,而且由于樟树枝叶浓密,极有利于该虫在树体上扩散蔓延,一般在靠近路边及干旱季节发生比较严重,而林内阴凉之处危害较轻。

2、防治措施 

      在危害严重时期,选择1%杀虫素或者三氯杀螨醇等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可取得明显效果。

十、红蜘蛛

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红蜘蛛是香樟的主要刺吸类害虫之一。其幼虫、若虫和成螨皆可危害,以刺口刺破叶片吮吸汁液进行为害,使叶片出现淡白色斑点,危害严重时,形成黄色斑块,造成树体生长衰弱。红蜘蛛1a发生多代,其对叶片的正、背面均可造成危害。春季、秋季的高温干旱时期,为该虫的危害高峰期,但随气温不断上升,危害有所降低。

2、防治措施 

      在红蜘蛛危害期间,使用25%三氯杀螨醇、40%乐果乳油或2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喷雾防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