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365》--005.气的基本涵义

 保和堂 2019-08-29

·黄帝内经365·

第一章  生气通天

第一节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

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

命之本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

一、气的基本涵义(005

    (一)气的字义。

气字在古代就有三种写法:气、氣、炁。这三个字都读作qì(四声),但含义略有区别,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气的不同特性。我们用“拆字”的方法来八卦一下这三个字。

气。气从字形上看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云气蒸腾的状态,所以气最初是指云气、风气。第二,气是“三”的变体。“三”代表了天地人“三才”,因而这个气字又包含了两个基本概念:气充斥于天地之间;气有天之气、地之气、人之气。

氣。显而易见,这个“氣”原指谷气,精米。如《说文·米部》:“氣,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曰:齐人来氣诸侯。”这个意义同“餼”(xì四声),扩展为馈赠谷物、饲料、牲口等,所以“氣”指食物之气。

炁:这个是原始的气字,现在用得很少。炁的上半部“无”是“無”的古字,下面四点是火。我们先来看这个“無”,像是一堆木柴架在火上燃烧,最后变成烟气飘散了。所以哲学上的“无”不是不存在,只是不见了,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哲学上的“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化为“无”。而“炁”就是把“無”放在火上,最后化成气,这就是所谓的“气化”,这个字告诉我们,气化需要火的参与,气化的过程能够产生热量。传统医学中的“炁”专指先天之气,先天之气转化成为某个物体的本原、始基。

(二)气的涵义。

气从最初的云气、风气,逐渐引入哲学的范畴,被认为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春秋战国及至秦汉,学术上百家争鸣,唯在气的问题上能达成广泛的共识,且诸子百家互相渗透,互有发明。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先秦以来对气的涵义的认识。

 1、云气、风气、大气。这是气的最初涵义,无形可见,但运动不息。如《说文》:“气,云气也。”《庄子·知北游》:“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素问·天元纪大论》:“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2、天地气候。天之六气。有二说,一指阴、阳、风、雨、晦、明,如《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古人认为这六种现象都是气的运动的结果。一指风、寒、暑、湿、燥、火,以风为载体,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

天地气候与人体关系比较密切的还有:一日昼夜晨昏之气,四时寒热温凉之气,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气,日月精华之气,山岚川壑之气等

 3、天地阴阳之气、阴阳冲和之气。天地未判为浑沌之气,一分为二就是浑沌之气分而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就是冲和之气,冲和之气化育宇宙万物。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列子·天瑞》:“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4、五行之气。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五行的生克制化,是通过五行之气完成的,五行的形质之间不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

 5、精气、神气。如《管子·內业》:“凡物之精,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精可化气,气可化神。《淮南子·精神训》则把宇宙创生看成阴阳二神的作用。此外,《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个浩然之气属于精神之气,受人的意志支配。

 6、正气、邪气。无论天之气、地之气还是人之气,凡调顺者皆为正气,逆乱者皆为邪气。如《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素问·八正神明论》:“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

 7、药食气味。饮食之气,又称谷气、水谷之气;药气,指药物性味之气。气有浓烈寡淡,有恶浊清新。有气必有味,有味必有气。

 8、元气。元即本元,元气说表明气是宇宙的本原、本体。从《老子》以降,诸子对这一认识渐趋明朗,也有认为元气产生于“天地之前”。西汉董仲舒、王充等人皆将气规定为元气,如《春秋繁露》:“元者,始也”;“元者,为万物之本。”到宋明时期的理气之辩,最终从哲学上确立了气的宇宙本体论地位,并完成了气从物质始基向精神内质,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延伸。

近现代科学对气的研究,又逐步从哲学抽象的物质概念回复到特定的存在物质,从大自然宏观或微观的角度,从光、电、质子、原子、量子、磁场等现象,考察气的内涵,认为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

气是《内经》中几个出现频率最多的字之一。有人做过统计,全书单纯提到“气”的有近八百处,使用以气组成的名称近二千处。许多医家认为,《内经》中的气,既属于物质,又表示功能,对此,著名医家王洪图先生指出:“根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结构形态是基础,机能是表现’的原则,这里所提出的‘气’,应当是物质与运动统一的气,而侧重于机能方面的‘气’,也应是结构形态与机能统一的气。决没有非物质的运动,也不会有无形态结构的机能。”(《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