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文丨砂海墨韵 上海,我国省级行政区,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是一座包罗中国古代艺术万象的博物馆。 现有十个艺术陈列专馆、四个文物捐赠专室和三个特别展览厅,着力体现各艺术门类的完整发展历史,体系之完整、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馆藏精品】 1 宜兴窑乾隆御制诗紫砂壶 ▲清乾隆 公元1736~1795年 【简介】 乾隆御制诗壶,肩、身均有铭,采用印花、贴花、泥绘线描、刻、雕塑等多种装饰手法,制作工整、精细。底印款:“大清乾隆年制”。 今人工艺再难达乾隆时水平,故少见后人仿制。 【细节图】 2 宜兴窑彭年作曼生款乳鼎紫砂壶 ▲约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前期 【简介】 杨彭年,善制茗壶,因与陈曼生合作镌刻书画,世称“彭年曼生壶”,对后世影响颇大。 壶上铭文:吾爱吾鼎,疆食疆饮。曼生作乳鼎铭。 【细节图】 3 宜兴瞿子冶刻竹纹紫砂壶 ▲清道光 公元1821~1850年 【简介】 瞿子冶,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最善画竹。“子冶石瓢”是他的代表作,为曼生之后文人壶代表。 【细节图】 4 宜兴窑炉钧釉紫砂壶 ▲清乾隆 公元1736~1795年 【简介】 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 【细节图】 5 宜兴陈曼生制半瓦当式紫砂壶 ▲约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前期 【简介】 此壶仿汉瓦当,为半圆扁壶,“延年”二字,取瓦当文。 壶身铭: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曼生铭。 【细节图】 6 宜兴窑邓奎款金塗塔紫砂壶 ▲约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前期 【简介】 字符生,瞿子冶的朋友,常与紫砂艺人合作,自己设计监制紫砂壶,自撰铭文,或刻花、竹,壶底用印“符生邓奎监造”。 【细节图】 7 宜兴窑仿钧釉龙首把紫砂杯 ▲清 公元1644~1911年 【简介】 这里特指宜兴生产的一种挂釉紫砂,在当时极为盛行,因釉色乳浊富于变幻,与宋代钧窑窑变釉相似,故称“宜钧”,为宫廷紫砂特色。 【细节图】 【小韵说】 ▼ 紫砂作为陶瓷中的重要收藏门类,以上珍藏在上海博物馆的紫砂器均由业内人士捐赠。 【下期看点】 台北故宫博物院,你不知道的紫砂系列(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