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掘曼哈顿的早期历史,为什么说它是美国起步的地方?

 昵称535749 2019-08-29
  • 挖掘曼哈顿的早期历史,为什么说它是美国起步的地方?

文化

曾梦龙6 小时前


一部激动人心的大戏,揭示了美国自由的根源。——《富兰克林传:一个美国人的一生》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世界中心的岛:曼哈顿传奇》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欧洲故事,却也是关于美利坚起源的故事。故事的中心是一座岛——荷属曼哈顿,它是美国海滨地区最早的欧洲殖民地之一。故事讲述了独裁总督彼得·施托伊弗桑特与自由斗士范·德·邓克的冲突纠葛,捕捉到妓女、海盗、探险家和学者在彼时的不同生活,呈现出地理大发现时代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向我们展现了为何曼哈顿才是美国的起源。

作者简介

萧拉瑟(Russell Shorto),《纽约时报杂志》撰稿人,著有探索历史上的耶稣的《真理福音》(Gospel Truth),以及关于精神病学与宗教的《圣人与疯子》(Saint and Madmen)。本书的核心内容基于纽约州立图书馆的“新尼德兰项目”(New Netherland Project),该馆正在翻译以曼哈顿为中心的荷兰殖民地的相关档案。他与妻子及两个女儿居住在纽约的哈德逊河谷。

译者简介

陈丽丽,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现于广州航海学院外语学院任教,译有《穷忙》《巴黎,巴黎》《宽容》《设计法则》等。

吴奕俊,英国华威大学硕士,现于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译有《敦刻尔克》《iPhone简史》《习惯的力量》《一阅千年》《宽容》《46 亿年的地球物语》等。

于舒畅,职业记者,业余译者,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比较文学硕士专业,热心于了解世界,相信生活在别处。现居北京。

书籍摘录

序言  失踪的楼层(节选)

如果你走进奥尔巴尼的纽约州立图书馆的电梯间,你会发现,虽然这座建筑有十一层,但是没有到达八楼的按钮。要到不对公众开放的八楼去,你就要乘电梯到七楼,穿过一道安全门,向桌边的图书馆管理员说明来意,然后走进另外一部电梯,再坐一程。

当你走过默默朽坏的成架的书和期刊——自 1923 年以来堪萨斯州的预算案、澳大利亚人口调查记录、《北方矿业》(Northern Miner)全套装订本——可能先听到的是东南角的一个小房间中传来的德国歌剧声。在门口窥视,你可能会看到一个相当粗笨的男子在一张桌子旁边弓着腰,也许他正眯着眼透过一个钟表匠用的老式放大镜研究着什么。此处很隐蔽,这里的工作也是如此。查尔斯·格林正聚精会神地研究的也许是他照看的上千件手工艺品中的某一件——一旦这些手工艺品在他的努力下吐露出自己的秘密,它们就会令三个世纪以来为大多数人所遗忘的历史一瞬重见天日。

这本书述说的就是那一瞬间的故事。那是一个关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令人激动的冒险故事——当时,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亨利·哈德逊(Henry Hudson)和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船长正在全世界开疆扩土,而莎士比亚、伦勃朗、伽利略、笛卡尔、墨卡托、维米尔、哈维和培根正在彻底改变人类的思想和言论。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欧洲故事,但也是美利坚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关于美国海滨地区的一块最初的欧洲殖民地的故事,它最终被其他殖民地吞没。

本书的中心是一座岛——一座在已知世界边缘的,细长的荒岛。在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当欧洲列强派出他们的海军和商业探险家在海上游弋时,这座岛将变成国际力量角力的支点,是控制一片大陆和一个新世界的关键所在。这个故事将围绕计划控制这块宝地的国王和将军展开,但是处在故事中心的是一群身份较为低下的人:来自欧洲不同地区的探险者、创业者,以及海盗、妓女等三教九流,他们都在这座荒岛上寻找财富。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他们是最早的纽约人,也是曼哈顿岛上的欧洲原住民。

过去我们常常认为美国建国初期是由十三块英国殖民地组成——认为美国历史发端于英国,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嫁接到此根源上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如今已变成世界各地多民族进步社会的典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谈到十三个最初的英国殖民地,我们就会忽略另一个欧洲殖民地,一个以曼哈顿为中心、先于纽约而存在的殖民地,而这一殖民地的历史却在英国人接手后被抹去了。

我们所说的这块殖民地占据了新形成的弗吉尼亚和新英格兰这两块英国领土之间的区域,它大致是从今天北方的纽约奥尔巴尼延伸至南方的特拉华湾,包括后来的纽约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特拉华州的全部或一部分。这块殖民地是由荷兰人建立的,他们将它称为“新尼德兰”(New Netherland),不过此地的居民有一半来自其他地方。它的首府由一小群粗糙的建筑组成,这些建筑坐落在无边无际的荒野边,然而这里泥泞的巷陌和水边穿梭着语言各异的人——挪威人、日耳曼人、意大利人、犹太人、非洲人(奴隶和自由人)、瓦隆人、波西米亚人、门西人(Munsees)、蒙托克人(Montauks)、莫霍克人(Mohawks)和许多其他民族的人,仿佛“通天塔”故事中的场景一般。他们都生活在帝国边缘,努力寻找共存的方式,在混乱与秩序、自由与压迫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海盗、娼妓、走私者、坑蒙拐骗的生意人在此当道。这里是“曼哈顿”,换言之,这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无论是在北美殖民地还是在别处都是如此。

由于此处的地理位置、人口加上受荷兰人控制(即使是在当时,它的母城阿姆斯特丹也是欧洲最自由的城市)的缘故,在这座岛城上,美国海岸边蒸蒸日上的第一个多民族社会即将形成,而且这种社会形态将在美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被复制。 2001 年 9 月 11 日,那些打算向美国力量的中心发起一次象征性进攻的人选择了世界贸易中心,这并非巧合。如果说美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对不同文化独树一帜的开放性,那么曼哈顿岛南端的这块小三角地就是这种理念在“新大陆”中的发源和成形之地。许多人——无论是住在中心地带还是“第五大道”上——都认为纽约市在文化融合方面显得非常狂野、极端,在美利坚合众国中,它是一个异类,几乎是一个异邦。本书对此提供了另一种观点:在神话、政治和崇高理想的层面之下,从现实生活中人们生活和互动的层面来看,曼哈顿就是美国起步的地方。

1664 年,以曼哈顿为中心的原欧洲殖民地走到了尽头,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约克公爵、国王查理二世的兄弟詹姆斯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并将其纳入英国在美国的其他殖民地。在最早的美国史学家看来,那一天标志着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的真正起点,而此前由荷兰人统治的殖民地几乎顿时就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了。当人们要纪念国家起源的时候,英国清教徒和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模式。清教徒的故事更加简单,没有那么散乱,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海盗和娼妓的成分,无需找理由就可以搪塞过去。这使人们可以很轻易地忽略一个事实:清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乘船抵达美国海岸,在站稳脚跟之后建立了一个残忍而偏狭的政权,一个冷酷的、神权统治的一元文化——这与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大相径庭。

仅有的几本早期的有关这块荷兰殖民地的书,读来都令人不快,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甚至连这些书的作者都认为这块殖民地是一个与历史主流毫无关联而又闭塞落后的地方。华盛顿·欧文笔下的“尼克伯克”(knickerbocker)讲述了纽约的历史,那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滑稽讽刺作品,作者从未打算将其当作事实看待——尽管人们曾尝试了解这块以曼哈顿为中心的殖民地上发生过的真实情况,但这部作品令一切变得模糊不清。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有关这块殖民地的故事被简化为一些含糊随意的事实:这里曾被一个脾气暴躁、装着木头义肢的总督管辖,而最臭名昭著的事件是荷兰人竟以价值 24 美元的日用品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这座岛。所有想要进一步探个究竟的人也许都会以为这个殖民地太过微不足道,以至于没有留下相关的记录。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关于曼哈顿岛上的早期荷兰殖民者的原始资料并不多,内容也不丰富(因为)……荷兰人的文字记录少得可怜,总之他们的记录总体而言十分贫乏。”

然后,我们跳转到 1973 年的一天, 35 岁的学者查尔斯·格林被人领进奥尔巴尼的纽约州立图书馆的地下室,犹如海盗看到了满满一箱祖母绿宝石一样,他看到了令他赏心悦目的东西。格林是研究 17 世纪荷兰语(任谁都会觉得这是个晦涩难懂的研究议题)的专家,当时他刚刚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正在寻找相关的工作,而他自己也知道这工作不好找。这时,命运朝他露出了微笑。几年前,该图书馆的历史手稿管理人彼得·克里斯托夫在档案室中发现了很大一批焦黑色、布满霉点的文件。他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也知道它们是研究美国史前史的巨大财富。它们从战争、大火、洪水和被人们遗忘了几个世纪的境地中幸存了下来。值得注意的是,他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让它们重见天日——那段历史在当时依然被人们认为是历史中奇怪的旁枝末节,人们对此几乎毫无兴趣。他拨不出资金去聘用翻译,而且,世界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将这些文书解码。

终于,克里斯多夫接触到了一个有影响力的荷裔美国人,他是一位已退休的准将,而且名号很响亮:科兰特·凡·伦斯勒·斯凯勒(Cortlandt van Rensselaer Schuyler)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荷兰语讲师林霄霄对本书正文内的荷兰语人名、地名的翻译进行了审校,在此表示感谢。——编者注。斯凯勒将军当时刚刚替他的朋友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总督视察了奥尔巴尼的帝国广场建筑,这是州政府的中心建筑群。斯凯勒给洛克菲勒打了一通电话。洛克菲勒当时正是在野人士,他很快就会被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发掘并成为后者的副总统。在洛克菲勒打了几个电话后,图书馆得到了一小笔钱,项目可以启动了。克里斯多夫又给格林打了电话,告诉他,他有工作了。于是,就在这个国家正从“水门事件”这一中年危机中恢复过来时,一扇通往它诞生时期的窗户就要打开了。

曼哈顿,来自:pixabay

查尔斯·格林 1974 年接收照看的是 12 万张粗纸,纸上满是 17 世纪荷兰人的字迹,一圈一圈的很潦草。在没学过这种文字的人看来,它们就像是我们的罗马字母与阿拉伯文或泰文交杂在一起的文字——今天,即便是说现代荷兰语的人也无法破译其中的大部分文字。在这些纸页上,350年前以墨水写就的文字如今有一部分已经模糊在棕色的腐烂纸张里,在这些文字中,一个由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瑞典人、犹太人、波兰人、丹麦人、非洲人、美洲印第安人和英格兰人构成的不寻常的群体活了过来。自亨利·哈德逊 1609 年顺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河流上行后,这个定居点发展了起来,而由信件、契约、遗嘱、账簿、会议纪要和法庭审理文书组成的宝库成为这一定居点的官方记录。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这里住的就是最早的曼哈顿人。格林博士知道,破解并翻译这些文件,让它们重见天日,将是穷尽毕生之力才能完成的任务。

26 年之后,查尔斯·格林已经是一位 61 岁的老爷爷,他微笑时嘴角上斜,有着像焦糖一样令人舒服的男中音。当我在 2000 年见到他的时候,他还在继续研究这个宝库。他译出了 16 卷文书,但是还有很多等着他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孤军奋战,州立图书馆大楼中的那个“失踪的楼层”就是他工作的地方,而这个楼层恰恰隐喻了历史上被人忽略的荷兰殖民地时期。然而在过去几年间,由于这一工作取得的成果数量已经着实不小,格林博士和他的译文集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一殖民地的历史的学术兴趣,而且变成了这方面的学术中心。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历史学家们正在利用这方面的材料构思博士论文,教学机构也在编写教学指南以将这块荷兰殖民地的历史纳入美国殖民地的历史记录。

格林博士不是尝试翻译这些档案的第一人。实际上,这些冗长、残破的殖民地历史记录反映的是历史对待这块殖民地本身的方式。很早之前,人们就意识到这些文件的重要性。1801年,一个委员会宣称:“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出资聘请人来翻译。”该委员会的领导不是别人,正是阿龙·伯尔,不过最后他们还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19 世纪 20 年代,一个处于半失明状态、英语水平还是半吊子的荷兰人译出了一份有大量错误的手稿——在 1911 年烧毁纽约州立图书馆的那场大火中,这个译本被付之一炬。 20 世纪初,一位高水平的译者开始翻译整个文集,然而两年辛劳的成果也在同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他的精神崩溃了,最后放弃了这个任务。

许多意义更为重大的、关于这块殖民地的政治文件在 19 世纪被翻译了出来。这些文件变成了历史记录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其余的部分——关于婚姻纠纷、生意失败、持剑决斗、贸易商将烟草和皮草装到单桅帆船上的情况以及邻里之间偷窃对方的猪的信件、报纸和法庭案件记录。简而言之,如果没有社会历史方面的素材,那么政治文件的这层虚饰只会加深这块殖民地给人的不稳定且无关紧要的印象。格林博士的著作纠正了这种印象,而且改变了人们对美国起源的理解。在过去 20 年间,正是由于他的著作,历史学家们如今才意识到以曼哈顿为中心的荷兰殖民地曾是一个充满活力、自给自足的社会——甚至到了英国人接管曼哈顿时,他们还是保留了这里不同寻常的自由社会架构,以确保早期殖民地的特征继续存在。

关于荷兰人对美国历史所做的贡献的观点乍看似乎新奇,但那是因为早期美国的历史是由英国人写就的,而英国人在整个 17 世纪都一直忙着和荷兰人斗个你死我活。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这种关联非常顺理成章。一直以来,人们公认在 17 世纪的欧洲国家中,荷兰共和国拥有最先进的、文化最为多元的社会制度。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就该国对思想文化史的影响写道:“说荷兰在 17 世纪有多重要都不为过,因为那是唯一一个有思辨自由的国家。”这一时期的尼德兰是欧洲的大熔炉。荷兰共和国的宽容政策使这个国家变成了所有人——从笛卡尔和约翰·洛克(John Locke)到被流放的英国王室成员,再到来自欧洲各地的农民——的天堂。当这个社会建立起一个以曼哈顿岛为根据地的殖民地时,这块殖民地也就拥有了和母国一样的宽容、开放和贸易自由的特征。这些特征赋予纽约以独特性,而且渐渐地在一些很基本的方面对美国产生了影响。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正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题图为电影《曼哈顿》剧照,来自:豆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