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罗奔尼撒战争(五):龙争虎斗

 陆一2 2019-08-29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双方,是两股不一样的power。

斯巴达是一个 land power,而雅典确是一个 maritime power 。

在斯巴达人的观念里,决定战争胜负的是陆军。按照他们的经验,自己只要出兵阿提卡,去破坏雅典人在城外的农庄,就能迫使雅典人出来迎战,或者直接投降。投降就不用说了,即便是雅典人选择出来作战,斯巴达也有把握一击将雅典击垮——他们那名冠天下的陆军可不是盖的。

但是雅典人却不那么傻。伯里克利在分析战略的时候就说了,我们不要冲动,不要跑出城市去送。斯巴达人陆军牛,我们海军也不虚。他们在地上地打我们,我们就在海上加倍奉还。

正是由于这个不同,雅典和斯巴达在战略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别。斯巴达的进攻目标,是雅典的陆上国境;雅典的进攻目标,则是斯巴达的海上领地。

理解了这个不同,再讲整个战争的脉络就简单了很多。

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里,我们把整个希腊划分成了六个战场。

正面战场:双方直接对决。

西线战场:争夺意大利航线,控制科林斯湾的出口。

北部战场:争夺木材资源(可以用来造船),银矿资源,这里是雅典帝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控制了这里就控制了马其顿和色雷斯。

拜占庭战场:这里是雅典的粮食生命线,关系雅典的生死存亡。

爱琴战场:雅典帝国大后方,斯巴达通过煽动起义使雅典帝国解体。

西西里战场:重要的粮食来源,如果控制了这里,即便拜占庭战场失守雅典也不至灭亡。在这里雅典遏制叙拉古的发展,迫使叙拉古屈服于雅典,或至少无暇参战。

这六个战场里,雅典的陆上国土包括正面战场的阿提卡本土和北部战场的色雷斯。海上领土就是整个爱琴战场和拜占庭战场。

斯巴达的海上领土,则包括西线战场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沿岸(沿海地区防守松懈),陆上领土就是整个伯罗奔尼撒内陆。至于西西里,那个地方远离希腊本土,又是个大岛,因此对于斯巴达来说它属于海上领土,对于雅典它又变成了陆上领土。双方打它都费劲。

西西里战场

在战争前十年,双方势均力敌,战争主要爆发在正面战场的阿提卡雅典本土、伯罗奔尼撒半岛沿岸,北部战场的色雷斯,以及西线战场的科林斯湾等地。说白了就是雅典的陆地和斯巴达的海洋。

尼西亚斯和约后,雅典人开始尝试征西西里,结果惨败,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之后雅典实力大损。一看雅典拿不动刀了,斯巴达也就开始飘了,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实力和雅典在海上掰手腕了,于是他们开始向雅典的海上领土开刀。这个阶段的战争主要爆发在爱琴战场和拜占庭战场。

弄明白这个,大家理解起来会简单很多。

公元前431年3月,一个月不明星很稀的夜晚,一支300人的皮奥夏军队偷偷开进了普拉提亚。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式爆发。

皮奥夏地区位于雅典西北。那个地区最大的城邦是底比斯。

皮奥夏与阿提卡

By User:MinisterForBadTimes - blank(ish) map from Ancient_Greek_southern_regions.png, ultimately derived from Map_greek_sanctuaries-en.svg by Marsya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based on public domain map of Greece, from the Perry-Castañeda Library Map Collection, Historical Atlas by William R. Shepherd north, southMost hydrological features are modern (and from the basemap).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底比斯整的这个皮奥夏同盟。

皮奥夏同盟是底比斯人搞得一个介乎雅典帝国和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的一个同盟。底比斯人把皮奥夏地区分成了十一个区(其中底比斯占两个),各区之间都是完全平等的。每一个区出一位皮奥夏长官,打仗时每个区都要派遣分队参加。

战争爆发的时候,有一些小国没有城墙,他们请求底比斯人保护他们。底比斯人分给了他们底比斯公民权。这些小国凑成了两个区,这两个区完全是底比斯的傀儡,底比斯说东他们就不敢往西。

就这样,底比斯控制了十一个区里面的四个,基本上统治了整个同盟。

普拉提亚也是个皮奥夏国家。它和雅典的关系我们之前在克里奥米尼斯的传记和马拉松之战里面都介绍过。公元前519年,底比斯入侵普拉提亚,关键时刻雅典人捞了普拉提亚一把。公元前490年马拉松之战,在雅典最脆弱的时候普拉提亚倾国而出,坚定地站在了雅典一边。自此雅典人给了普拉提亚所有人以雅典公民权。对雅典人来说,普拉提亚就像雅典本土一样。普拉提亚人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位于马拉松的马拉松战役中普拉提亚阵亡者坟地(那个土坡就是)

By Alun Salt - Flickr: Marathon, the mound of the Plataeans, CC BY-SA 2.0, https://commons./w/index.php?curid=16685322

底比斯此举,基本就代表着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开战了。

咱们且说底比斯这300人。他们在一些普拉提亚奸的勾结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开进了普拉提亚城。普拉提亚奸们催底比斯赶紧对普拉提亚的民主派发动进攻,但是底比斯人圣母情怀爆发,他们高喊着自由平等博爱,不愿意干这种戕害自己同胞的事(同为皮奥夏人)。于是,他们召集全城人民来开会,宣传寡头政体好。

刚开始普拉提亚人没摸清底比斯的底细(夜太黑的缘故),以为底比斯来了很多人。但是后来他们就觉得不对劲,怎么看来看去就这么点人呀?终于有聪明人明白了,底比斯本来就没派来多少人。否则怎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城。

看透了这一点,普拉提亚人长松了口气。就这么几杆枪也敢来玩偷袭?抗日神剧看多了吧?他们私下里密谋反抗,趁着夜黑风高,他们偷偷造街垒,然后一齐冲出来,打得底比斯人搓手不及。就连普拉提亚妇女也发扬了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革命精神,爬上房顶,利用瓦片ADC输出。底比斯人掉头就跑,但是当时实在天太黑,而且底比斯人不认识路,很多人都被杀死了,剩余的人跑到一扇特别大的房子前,以为那是城门,就呼啦啦全往里钻,被普拉提亚人逮个正着。最后300人里接近120人战死,180人投降,个把人命大逃回底比斯报信。

底比斯那300其实只是先头部队,大部队还在后面。那天晚上有雨,路上一条河暴涨,底比斯大部队被拦住了一时过不去。等他们渡完河的时候,先头部队早就凉透了。

底比斯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们加速行军,普拉提亚人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赶到了普拉提亚城外。当时普拉提亚郊区的农民还没来得及疏散,普拉提亚人担心底比斯拿那些人开刀,就承诺底比斯说,只要底比斯现在撤军,普拉提亚这边就会第一时间放了那被俘虏的180个底比斯人。否则,底比斯就等着收尸吧。

这一招在古希腊很好使。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的那些个领袖可不敢背上一个弃自己同胞性命于不顾的骂名——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政治前途了。底比斯人听了普拉提亚人的话,啥都没说就把军队拉回去了。

结果普拉提亚人疏散完城外的农民后,居然出尔反尔,把所有底比斯战俘处死了。

我相信这一定是民族主义作的祟。毕竟底比斯和普拉提亚是世仇。


刚把那些底比斯人俘虏时,普拉提亚第一时间派了个人找雅典报信。雅典人得知消息作了两手准备。首先他们逮捕了所有还在雅典境内的皮奥夏人,然后他们立刻派人去给普拉提亚传信,让他们“在雅典做出决定以前,不要对俘虏做出不可挽回的处分”。结果这边雅典信使还没出发,那边普拉提亚就把人咔嚓了。

雅典人很无奈,心中暗骂不怕虎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骂队友归骂队友,事儿还是得解决。雅典人总不可能弃普拉提亚于不顾。很快,雅典人把普拉提亚所有老人、大部分妇女(留下了一百一十个会做饭的,可见女孩会做饭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小孩和不能服兵役的人(也就是穷人)都接到了雅典。然后留下了八十名雅典人。加上城内的四百普拉提亚壮汉(好吧可能也不是很壮),一共四百八十人继续守卫普拉提亚城。

五月,斯巴达召集所有盟友,拉了一支几万人的大军,在斯巴达国王阿契达慕斯的带领下开出了地峡,向阿提卡本土前进。

与此同时,阿契达慕斯还没有放弃和平的努力,他又向雅典派出了一个使者,最后再问问雅典人要不要议和。

这就好像一对闹离婚的夫妻,其实俩人可能都不想离。都走到民政局门口了还问问真的要离不。

科林斯地峡

伯里克利的回复很简单:只要斯巴达人还在地峡以北,雅典就不接待斯巴达的任何使者。那位可怜的使者碰了一鼻子灰,在回去的路上,途径阿提卡的边境线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This day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many woes to the Greeks.(今天是希腊大灾难开始降临的时候)”。

其实这一仗,雅典人也是很有底气的。

首先雅典人比斯巴达富得多。雅典一年同盟贡金能收600泰伦,国内抽税能抽400泰伦,加一块儿一年就是一千泰伦的收入。不仅如此,巅峰时期雅典的国库里面也曾有过9700泰伦,后来修帕特农神庙用了好多,到战争爆发时就剩6000泰伦了,不过也够用了,更何况雅典娜神像上那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黄金啊。实在没钱的时候委屈委屈女神也是可以考虑的嘛。

至于军事力量,雅典城内有一线重装步兵一万三千人,二线后备力量一万六千人(也就是青年人,老人,和没有公民权的外邦士兵),骑兵一千二百人,轻装步兵一千六百人。海军则有三列桨座战船300艘。就这样,修昔底德还嫌太保守了,实际情况可能更多一些。

雅典人完全有实力和斯巴达人一战。陆地上打不赢,海洋上却可以血虐。

毕竟整个伯罗奔尼撒同盟加一块儿也不过一百多艘战船。还不够雅典人塞牙缝。

雅典,帕特农神庙

By Steve Swayne - File:O Partenon de Atenas.jpg, originally posted to Flickr as The Parthenon Athens, CC BY 2.0, https://commons./w/index.php?curid=17065839

最后的和平努力宣告失败,斯巴达只能选择开战。阿契达慕斯立刻就带着这支大军奔向阿提卡——去围攻一个阿提卡边境的小城。这个就很费解了。打仗不紧着人家的弱点打,不去直接抢阿提卡,在这转什么圈呢?

要是我们联系一下这位斯巴达国王平时的表现就能理解了。

阿契达慕斯一直以来就是主和派。他知道,一旦自己踏上阿提卡的土地,破坏阿提卡的农庄,战争就真的不可避免了。现在阿提卡的土地就像人质一样,他希望凭借这个人质逼迫雅典人出来议和。

然而雅典人还是不鸟他。不仅如此,雅典人趁着这个机会赶紧疏散了城外的农民,把阿提卡所有人迁入了雅典城墙以内。刚开始的时候特别挤,街上路上全是人。有门路的还能寄宿在朋友家,无亲无故的就只能每天晚上数着星星睡觉了。后来伯里克利开放了从雅典城到庇里犹斯港之间的地区,才缓解了这个情况。

阿契达慕斯看自己这招没效果,只能选择向阿提卡进攻。一路斯巴达这几万人就像几万只武装蝗虫一样,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大军一直开到雅典城外几公里处的阿卡奈才停下。斯巴达人就在雅典人面前扎下营,开始蹂躏附近的地区。

阿提卡

By Fulvio314 (original it version), Gts-tg (translation to el) - https://commons./wiki/File:Greece_(ancient)_Attica_Demos_II-it.svg,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ndex.php?curid=52781223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雅典最重要的土地都在雅典城周边,和雅典城以东的地方。到了这一步,阿契达慕斯还对议和保留着幻想。摆出这么大阵势居然只是为了吓唬雅典人。

作为反击,雅典人派出了一支一百艘战船的舰队,加上五十艘科西拉派来的援军,一共一百五十艘船开始环绕整个伯罗奔尼撒武装游行。

他们先到了阿尔戈斯,大军在伊庇道鲁和赫尔米奥尼登陆骚扰。雅典人的战术是打一棒子就跑。反正那些地方对雅典也不是很重要。

很快,雅典人又航行到了美塞尼亚海岸线上的墨托涅。美塞尼亚早就是斯巴达本土的一部分了。在那儿雅典人打算拿下一个长期的据点(因为那儿几乎没有守军,雅典人轻而易举就可以拿下),就像明末的毛文龙一样,以后就可以长期骚扰敌人了。

但是没想到,一位天才将领的出现打乱了雅典人的计划。

一个叫伯拉西达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伯罗奔尼撒局势

玩过《刺客信条:奥德赛》的朋友对伯拉西达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这位将领在主线剧情里出现过几次。是主角的朋友之一。《全面战争:罗马2》的DLC“斯巴达之怒”中,伯拉西达也是斯巴达的开局将领。

在历史上,伯拉西达是一位不管是雅典人还是斯巴达人都高度称赞的将领。在我们后面的文章中,他也会是一位主角。

没错,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主角确实挺多的。我后面应该也会选几位来写传记(毕竟古希腊说的主要板块有三个,战事记,叙事,和人物志,这个系列作品只是叙事的一部分)。大家拭目以待吧。

有点扯远了,咱们就说这回。伯拉西达当时就在墨托涅旁边不远的地方。但是他身边只有一百人。要是野战随便就完蛋了。而他也不可能站在一边看着墨托涅失守——毕竟这里离斯巴达很远,斯巴达的大军还得好一阵才能到,他必须拖到那个时候。

那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拿着一百人和雅典一千六百人硬碰吧。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天才的头脑了。

根据伯拉西达的观察和判断,雅典气骄,好多军队都分散在乡间抢东西,参与攻城的反而人数不多。于是他果断下令向城市的大门前进,从围城军队的背后发动突袭,打了雅典人一个措手不及,趁雅典人还没反应过来的空档,他带着队伍溜进了城。

雅典人一看城里一下多了一百人,还是一百斯巴达人,立刻就气馁了,他们放弃了围城,赶在斯巴达大部队到来之前登上船走人了。


从美塞尼亚起航后,雅典军队继续北上,骚扰了伊利斯周边地区,然后这支大军转向科林斯湾,攻陷了科林斯在西部战场的一个小城市,然后进攻凯法隆尼亚岛。这个岛是西部战场三个大岛之一,面对雅典人,凯法隆尼亚人不战而降。雅典在西线取得了一连串胜利,然后才班师回国。

与此同时,雅典人还派出了一支三十艘战舰的舰队进攻洛克里斯,保护优卑亚。雅典人在洛克里斯各地登陆骚扰。洛克里斯人不像雅典人财大气粗不怕骚扰。他们拔腿就来迎战,结果被雅典打得屁滚尿流。这个军事行动不是很重要,大家看看就完。

西线战场,琉卡斯南边那个大岛就是凯法隆尼亚

很快,雅典人还对伊吉纳人采取了行动。伊吉纳就在雅典对面,和雅典隔海峡向望。伊吉纳几百年来都是雅典的敌人。之前有斯巴达罩着雅典不敢动手,这回要是再留着它真是天理难容。雅典人把所有伊吉纳人都赶了伊吉纳,然后派雅典殖民者接管了整个城市,正好缓解了雅典的拥挤问题。

那些被扫地出门的伊吉纳人无家可归,最后还是被斯巴达收留了。

在海上与斯巴达人交战的同时,在北部战场,雅典人还和色雷斯国王和马其顿国王组成了联盟(和色雷斯雅典搞了个联姻,对马其顿雅典把之前占的那个瑟姆还了回去,换了个同盟)。北线局势基本稳定,现在就等那个波提狄亚投降了。

北部战场局势

等斯巴达征阿提卡那支大军粮食耗尽回国之后,雅典人在正面战场由防守转入了进攻——他们也没敢打斯巴达,数千雅典大军进入麦加拉,蹂躏了麦加拉的所有土地。

在西线战场,伯罗奔尼撒人也发起了一次反攻。

一直科林斯军队试图进攻阿卡纳尼亚,结果失败。转而去打凯法隆尼亚(雅典人刚打下来的),又告失败,结果灰头土脸地回国去了。

战争的第一年到这儿基本就结束了。双方都在不断地骚扰对方,但谁都不能让对方屈服。这一年的年末,伯里克利做了那篇著名的《在阵亡将士国葬上的讲话》,一边追悼亡者,一边吹嘘雅典的制度多么多么先进。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政治史那本书里还引用了这篇演讲的话。

战争第一年雅典人还能笑得出来,到第二年他们就要哭了。

因为公元前430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瘟疫袭击了雅典。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的下一篇文章:伯里克利之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