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苏轼 当时被贬居黄 州,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然而,这首词作,却以开阔豁达的胸襟,雄放激昂的言辞,赞美了赤壁大战中战功赫赫的古代英雄人物周瑜。在词中,词人借古抒情,托物言志,曲折地表现了自己的理想与胸怀。全词如下: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千堆雪”比喻堆积很多雪白的浪花。这几句是词人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 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 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词人抓住了富有动感的“崩”、“裂”、“卷”几个动词,并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象。这样,不但为描写英雄人物营造了气势磅礴的环境,而且提高词的审美境界,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词的气势之美。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紧承上面的景物描写,并收束了写景,也是对上面的描写挽结。这样,不但表明景物的雄奇之美,而且把没有描写到的景物包括进来,并予以高度的赞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不但表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真有“时势造英雄”之感,而且具有承上启下,由景物描写进入到对人的描写中。 词的下片是抒情。“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遥想”就是回想到遥远的古代时。“遥想”不但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而且把读者的思维一下拉到了那遥远的过去。在词中,当然重点引出了年轻的周瑜。“公瑾当年”指风华正茂的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小乔初嫁 了”中的“小乔”指周瑜的妻子。一个“初”字,衬托出当时周瑜正风流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词人以美人小乔衬托出英雄周瑜年轻风流,英俊洒脱的面貌。“羽扇”指长羽毛的扇子。“纶巾”指古代人用的青丝带头巾。这里,词人从装束 上对周瑜进行了特写,集中表现了周瑜那儒雅的风度,也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时的潇洒从容。 “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谈笑间”指时间很短。这里指整个战争结束之快。“樯”指船的桅杆,“橹”指船的桨。合起来代之战船。“灰飞烟灭”表明曹军的惨败情景。这里词人抓住了赤壁之战中火攻水战的特点,表现出周瑜的精明强干,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词人由历史回到现实,由凭吊周 郎而联想到自身。“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语句上说,是一句倒装句,它应为 “ 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华发”即花发,花白的头发,喻指年龄大了。意思是说,周瑜那么年轻就完成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而我虽有抱负和才能,却未能施展,岁月蹉跎,花发早生。这里词人不但言生命 短促,人生无常,而且也发出了自己虚掷年华的无限悲 叹。 “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樽”即酒杯,这里代酒。“酹”即以 酒洒地之意。这与“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相呼应。“人间如梦”表明人生是短暂的,只有滚滚江水和天上的明月才是永恒的。“一尊还酹江月”,词人借酒抒情,并表现出自己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