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什么样的白茶才叫做好茶? 一个简单的问题,却牵动着无数茶友敏感的神经,尤其是吃过亏的茶友,对“好茶”二字,更是有了心理阴影。 所谓的好茶,标准真的太多,太广,太泛。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一万个茶友买茶,就能买出一万个好茶的标准来。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买茶的经验,还会“传染”。 曾有一位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白茶还是散茶好。 这一点,不少看官举双手赞成。 散茶它是白茶最天然的状态,经过萎凋、干燥后,就被茶农妥善地保管起来,密封保存好。喝散茶,能体会到的是白茶最自然的风味,香气与口感,返璞归真。 说散茶好,并不让人反对。 然,这位朋友的观点,并未止步于此。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买茶论。 “买散茶,要不碎的才好。” “饼茶,就不如散茶好,不值得买。” 停…… 说到这里,便可知道,这又是被误导的买茶论。收藏散茶的好处,不置可否,但说要买不会碎的,饼茶不值得买,这就暴露出了选购的短板。 若是秉承这一想法继续买茶,那您购买的散茶,指不定还远不如饼茶! 原因,这就来揭晓。 《2》 不碎的散茶,真的好吗? 当然不好。 碎,指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通常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导致一个完整的东西破碎。尤其是韧性小,干燥、脆弱的东西,更容易在力的作用下,令完整度土崩瓦解。 白茶易碎,通常是因为水分含量低。如同深秋季节,连日被骄阳暴晒后的银杏叶,一脚踏上,酥脆的枝叶,瞬间破裂。 而含水量低,是一款白茶能够长期存下去的基本要求。 国标早已有明确规定——成品白茶的含水量,不得高于8.5%,这仅仅是及格线,一旦超标,白茶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只是大限将至,还需一定的时日。 100克茶中,只有8.5克水分,这一干燥度下,白茶很容易碎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只要稍微受到外力的作用,叶片分崩离析,与茶梗分离。 甚至于,要长期保存的白茶,含水量只有5%左右。 显然,这是比8.5%更低的水分含量,叶片会破碎的概率,又高了许多。 散茶形态下,在运输过程中,芽叶、茶梗间相互摩擦、碰撞,更容易导致叶片碎裂。 反而是那些不容易碎裂的茶,才要真正地提高警惕,它的含水量,很有可能严重超标。 试想,什么样的茶在经过包装、长途运输后还能保持完整度? 那必定是很有韧性的茶,任凭外界条件如何恶劣,都不会轻易碎裂。 这类茶,光看品相,的确无可挑剔,芽叶完整。 然,从长期保存的角度来看,它并不适合购买。甚至于我们还要为这些水分买单。一款不值得存的茶,又有什么购买的必要呢? 所谓的不碎的散茶,其实是含水量不达标的表现,不买也罢。 《3》 饼茶不值得买,这是扣在它头上最大的误会! 饼茶与散茶之间的争议,由来已久,这不是第一次听说,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为何有人觉得饼茶不值得买? “好茶不压饼”。 一句话,似乎给出了最权威,最无情,最冷酷的答案。 然而,这是对白茶现状不了解的一种表现。 所谓的好茶不压饼,他们忽视了压饼带来的种种好处。 其一,压饼能解决运输难的问题。 散茶易碎,毋庸置疑。当体积蓬松的散茶被压制成饼茶后,体积缩小,大大减少了茶叶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降低了茶叶破碎的概率。 同时,因为饼茶不占空间,在运输方面能省心不少,相同重量的茶,散茶状态下,体积庞大,而换成饼茶,小巧玲珑。 因这一特色,同时也减少了家庭存茶的烦恼,不必担心空间有限,存茶束手束脚。 其二,饼茶的风味能满足某些群体的需求。 有的茶友,对散茶的清新风味,避而远之,比如常喝熟普的茶友,觉得这股清新的风味,是茶叶“没熟”的表现,甚至会觉得是青味。 反倒是经过压饼后的白茶,多了几分成熟的口感,反而更能让熟茶客接受。 饼茶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选茶的烦恼。 其三,饼茶有可能生出枣香。 这也是饼茶的最大特色,茶饼经过压制,叶片和叶片之间因相互挤压,容易破碎。在破碎的同时,带出茶叶中的细胞内液,这些物质会附着在茶叶表面,参与后期缓慢的陈化。 久而久之,就有机会生出浓郁的,类似于大红枣般的甜香来,溶解在水中,增添风味。 这三个理由,怎么能不打动我们选择饼茶? 说饼茶不值得买,那是没遇上优质的茶饼,喝到了劣质茶,才会觉得饼茶一无是处。 且不论我们购买的是散茶还是饼茶,心里都要有标杆——我们买白茶,看中的究竟是什么。 《4》 挑选白茶,我们看中的是什么? 先是含水量,再是注重品质。从这一关系来看,含水量的地位比品质还要高出一等。 全因含水量决定了一款茶能够存多久。 一款茶,假设含水量不达标,远远超出8.5%的标准,纵使这些茶的产区环境再好,摊晾地再薄,萎凋到位,那也于事无补,到最后茶叶无法摆脱受潮变质的命运。 一切的产区、工艺的铺垫,都将成为镜花水月,我们的一番心思,也将成为竹篮打水。 唯有含水量已达标的茶,才值得我们去购买、收藏,可以花心血去保存。 在含水量之后,我们再来侧重评价白茶的香气、滋味。 立足于茶品质,无外乎就是感受它的香气,细细品鉴它的滋味。 香气上,要满足“清爽”、“清纯”、“无杂味”、“香型丰富”等特点。 香气丰富的茶,背后所带有的真相——是它的内含物质足够丰富,内在物质充足的茶,才有陈化的动力,在经过三年、五年的保存后,才有机会蜕变,华丽转身,成为一款优质,值得重金购买的老白茶。 清爽、清纯等表现,则是白茶的制作工艺好,没有受到气味污染,仍旧秉持着茶叶天然的风味。 精工细作的白茶,才能确保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不被分解,大量留存下来,这是后期陈化的动能,有了它们才会生出新的物质,同时陈化出甘醇的口感,以及顺滑的汤水,才能获得“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称。 《5》 白茶散茶不碎,并不值得骄傲,它反而暴露出短板。 不碎的散茶,是含水量太高,茶叶有了韧性,才不容易碎裂,但这类茶,并不适合久存。 含水量超标的茶,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会生出酸味、霉味、杂味等,最后将被遗弃。 最后,还要分享一个购茶要点——白茶品质,并不受形态的影响。 白茶的品质如何,是由产区、工艺、仓储等因素决定,并不会因为它是散茶,还是饼茶就有所不同。 故而,白茶不论是散茶,还是饼茶,只要品质够好,都值得买。 |
|
来自: 昵称30265258 > 《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