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家长:别在你的幻想与期待中教育孩子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30

我们许多家长是在幻想和期待中教育孩子的。

这种教育里存在着许多“理所当然”和“我以为”。

  • 小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话;

  • 你应该要考全班第一;

  • 我以为你喜欢游泳,喜欢画画;

  • 我以为你会自己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

然后,就有了许多的没想到和失望:

  • 没想到你这么不听话;

  • 没想到你学习竟然退步了;

  • 没想到你这么不自觉……

  • 你太令我失望了!

这里面的“你应该”和“我以为”,是以家长的想像和期待为基础;看不见真实的孩子,而真实的孩子,家长不能接纳,才会有“没想到”和之后的“失望”。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里,自始至终,都是家长们从自己的想法出发,以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

这种自我中心的家长有很多,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想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对孩子的失望和愤怒。

他们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但对孩子有不少的想法和要求。他们希望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符合自己的期待。而他们对孩子的期待里,有许多是自己做不到的,希望孩子能够做到并做好。

这种双标的家长无处不在,一面自己成天打麻将、看电视、玩游戏,一面要求孩子心无旁骛专注学习。

家长自己懒散、得过且过,工作马虎应付,对孩子的教育与陪伴也敷衍应付,拒绝学习成长,却要求孩子勤奋努力、不允许孩子有丝毫的懒惰和松懈,否则就焦虑、愤怒,甚至通过打骂等方式来强迫孩子调整行为。

致家长:别在你的幻想与期待中教育孩子

这种教育的模式,是一种错位。

它的错位在于,父母把自己当成了教育的主体,把孩子当成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工具。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受教育者(孩子)为主体,父母尽力配合孩子的成长节奏和规律,帮孩子实现自己的人格塑造,让其成为一个人格完整而健全的独一无二的人。

因此也可以说,这种错位,实际上是家长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父母。所以,遇到亲子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父母不懂得反省自己,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反而会迁怒于孩子,责怪孩子,认为这都是孩子没有表现好,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他们把自己当凡人,把孩子当伟人,把自己变成不懂事的孩子,希望孩子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以成全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这也是他们把自己和孩子混为一体,把孩子看成了自己一部分。

为什么会这样?

究其原因,是家长自己的内心没有成长,依然停留在自恋的婴儿期。这种自恋的表现,就是以为“我只要动一动我的念想,就有人来自动满足我”。

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会有这样的自恋表现。TA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只要自己一哭,妈妈就会自动过来满足TA。因此,TA会把妈妈看成自己的一部分,通过控制妈妈来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期待。

再大一些,孩子的能力和智力都得到较大的发展,TA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妈妈和自己也不是一体的。

此时,TA会发自内心地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独立和自由行动的能力。如果他们的父母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独立自由的探索,完成这段非常重要的人格塑造过程,他们就会从身体到心灵都能得到成长,获得独立和自由。

但,现实中有不少人是在父母的包办中长大的,他们身体上虽然发育成人了,可以独立自由地行动,心理上却没有断奶。所以,他们内心弱小无力,无法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越是心理不成熟的父母,越会把孩子看成自己的一部分,无法接受孩子与自己想象和希望中的不同,当孩子表现得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时,他们会有一种分裂感和失控的挫败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些大人喜欢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听话,而当孩子的行为表现不符合他们预期和允许的范围后,会变得愤怒、焦虑、情绪失控。

如果孩子常常这样,他们就会否定孩子,进而怀疑自己,也失去对孩子的信任。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孩子的“失控”就等同于自己的“失败”。

致家长:别在你的幻想与期待中教育孩子

为了躲避这种无力而痛苦的感觉,他们特别热衷于寻求那些可以一步到位地改变孩子的捷径。

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幻想和期待。

有句成语叫做:欲速则不达。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速效的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药力越猛,毒性越大。真正治本的药,都是温和的,并需要经过由内而外的一个漫长的调理过程。

同样的,教育孩子的最佳捷径,也不是通过打骂控制和说教灌输,来强行改变孩子的行为表现,凡有控制必有反抗和叛逆。而只有通过孩子的内心产生影响,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从内心发生改变,才能起到真正的长远效果。

因为,每个孩子的所有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他们内心的需求,当他们内心的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各种行为冲突,而这种行为冲突的根源在于我们没有用心去了解和看见真实的孩子。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些家长,寄希望于专家给出一两副灵丹妙药,就能彻底解决问题,这是完全不切合实际的。

因为孩子的所有问题,其实反应的都是家长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长都是内心无力的,他们自以为爱孩子,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这样的家长自然无法给孩子以成长的力量,也无法为孩子提供适合成长的土壤环境,并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引导。

即便经过专家的努力把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扭转了,孩子有了好的转变,但问题也并不能因此而得到彻底解决。如果家长自己的观念和认知没有跟着改变,思维与行为模式也没有跟着改变,孩子的问题依然会反复。如果孩子成长环境没有发生改变,一切终究会恢复原状,回到当初的模式和状态里。

所以,亲子教育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家长的自我改变和自我成长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