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白沙镇澳柄村,一条历经900多年的古驿桥,延绵在九华山与白沙澳柄峡谷之间,显得十足的古朴古韵。 千百年来,无论是脚夫、商贩、行人还是赶考的生员、上任的官吏,进出广业山区,澳柄桥是唯一的路。这座古桥建于宋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长49米,宽2.2米,高11米,由名僧隆树率众集资建成。为了让桥下的澳柄溪水流畅通,古桥使用了6座船型桥墩。 桥上用石板做梁,大小不一的石块按八卦形状铺设在桥面上。如今,石板上的宋代刻字已经模糊难辨,栏杆上的石狮子饱经风雨却依旧挺立。走上石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桥面上最中间的一块石板,由于被行人踩踏得最多,这块石板已经被脚步打磨得十分光滑,也凸显了澳柄桥曾经的地位之重。 澳柄桥头这座挂着“澳柄古驿站”木牌的两层老屋,客栈运用了土、木、石三种建筑原料,一面鹅卵石外墙韵味十足,木结构房屋古朴厚重。红灯笼喜庆,让人想起了这里曾经的熙熙攘攘。 古桥旁边的古民居,是用土胚和砖木结构建成。二楼的木制阳台古色古香,看着斑驳的老墙,凭着自己的想象,感觉这些老房子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里的古民居很有特色,是以一上一下共四间房为一户人家的连体民居 。 ![]() ![]() 素有“福建婺源”美称的澳柄村。每逢春季,村里的桃花油菜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且当地的民风淳朴热情,让这样的一座小山村,呈现出世外桃源般情境。 ![]() ![]() 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绿水袅袅的小山村。这里有参天的古树、清澈的溪流和传统的土楼民居。 ![]() ![]() 村头有座四孔拱形桥,有点像赵州桥。 ![]() ![]() 这里曾经是附近山区通向府城的必经之路,由于交通条件优越,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这里还诞生了红军207团,打响了闽中革命第一枪。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盘山公路的建成,澳柄村渐渐回归山区村落的质朴和静谧。 ![]() ![]() ![]() 如今,山清水秀而又很有故事的澳柄村,开始迎接慕名而来的游人,向他们讲述古人背后的千年故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