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磁性材料产业化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形成,主要得益于录音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用于音响喇叭的磁性材料的需求迅速上升。 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的国内磁性材料专用设备却严重缺失,从设备到工艺被以日本TDK及日立金属为首的国外企业垄断。 从事液压设备制造的唐明星从中看到了机遇,在成功为从事磁性材料设备研发的企业提供液压配套后,唐明星逐步掌握了磁性材料设备的关键工序,研发出永磁铁氧体磁瓦专用生产设备,成为国内第一家成规模的磁瓦生产企业的设备供应商。 凭借技术优势,唐明星很快在磁性材料设备领域取得成功,客户群覆盖国内主要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包括横店东磁、江粉磁材、香港德昌电机、湖南航天磁电等国内知名公司,及销售到印度、伊朗、韩国客户。然而,极具匠人精神的唐明星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选择再次转型,进军磁性材料生产。 凭借着20多年的技术积淀,他改变了国内永磁铁氧体材料生产的发展方式、实现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效率提升20%,产品一致性提升40%,并且建立了生产工艺数据库,形成生产工艺的独有标准,大幅减少了国产磁性材料长期以来对个人经验和技能的依赖。 本期《大国之材》企业篇对话四川京都龙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都龙泰”)董事长唐明星,聆听他与磁性材料的故事。 发挥工艺优势 切入磁性材料市场 一代工艺一代装备,通过装备与工艺的结合,在设备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唐明星开始将目光投向磁性材料生产。 2011年,唐明星创办京都龙泰,开始投入建设磁性材料生产线。 新材料在线®(以下简称“材”):作为老牌的设备企业,为什么选择转型做材料生产呢? 唐明星(以下简称“唐”):我们磁性材料行业有个行话叫做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全是废品,为什么做起来全是废品,这跟装备和成型工艺有密切关系。迄今为止,国内大部分磁性材料企业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成型坯件的缺陷。 从做设备的角度,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只是解决的方案不是单一的或相互独立的某个方法,而是设计、装备、生产、工艺及材料的系统性问题。 对于材料企业而言,系统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它要求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结构。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擅长的。比如我们的数据化成型压机,通过前台数据的采集自动与后台标准比较,能够反映到成型工艺的自动控制、实现标准化作业,这是我们做的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通过数据化管理,在成型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我们的设备还可以进行自动修正,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对技术人员的经验依赖。通过数据化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经验的数据化、标准化,这对于提高磁性材料良品率是一个重要的进步,这种能力是我们跻身磁性材料行业的自信来源。 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竞争优势呢? 唐:磁性材料行业一个显著特点是劳动密集型,因为磁性材料的生产流程分工序,工序与工序之间完全独立,需要大量的人力。在我们没有进入设备行业之前,国内的磁性材料加工完全依靠手工。加工一片磁瓦,需要经过12道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之间没有连接,完全依靠人工。按照正常一个月生产1000万件产品,包含30多个品种,每一道工序生产完成,需要通过人工搬运转移至下一道工序,再加上产品的储存,大量的人力耗费在搬运过程中。 我们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实现了全部工序的串联,工序之间的衔接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我们提高了成型和加工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减少了人为对品质的影响。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我提出一个目标, 分工专业化,过程标准化,管理简单化,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人什么都会,但是分工必须要明确。 除此之外我还提出了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尽可能减少在我们生产过程当中对人的经验或技能的依赖。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把经验和技能变成标准,变成机器能识别的标准,变成设备和工艺能识别的标准,这个工作难度非常大,但是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材:有没有可能把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向客户推广呢? 唐:磁性材料生产有别于其它行业,它不仅仅要获得几何精度、外观,同时还要保证性能。而它的性能跟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很多环节相关,它是一个系统的关联。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磁性材料生产,一般不会强调在自动化的环境下,如何确保产品本身的性能要求,这是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所以在磁性材料行业里做自动化难度是非常大的。 此外,磁性材料行业面临多品种,小批量这个特征,对于智能化产线建设带来很大挑战。 实际上,从纯自动化技术角度而言,实现自动化没有难度,最大的问题是自动化和智能化怎么跟产品的生产和工艺相结合,我们不能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 △ 磁性材料湿压液压机 挑战行业制高点 进军汽车零部件供应链 磁性元器件是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关键部件,在汽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安全及信息系统、电子控制单元、车载多媒体系统、能量传输系统等。 而进入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象征着永磁铁氧体的品质制高点,这一领域的80%的材料供应依赖国外进口,国内磁性材料生产企业鲜有进入汽车市场。 凭借在装备与工艺自动化管理的多年经验积累,唐明星决心进军准入门槛严苛的汽车领域。 △ 磁性材料在汽车的应用 材:相比其他市场,汽车零部件供应对磁性材料生产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 唐:汽车用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必须符合汽车品质管理体系、业务开发体系以及技术能力的相关要求,这个要求比传统磁性材料生产提高了几个档次。 比较显著的特征是,汽车零部件供应特别讲究一致性,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而言,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一致性是一个难点。另外,部分汽车零部件磁性材料产品规格小,对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一直致力于往这个方向发展,现在也成为了很多国际主流汽车电机客户的供应商,进入了汽车供应链体系。我们由传统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逐步演变成汽车零部件的供应企业。 汽车应用的磁性材料里面,80%还是依赖于国外的一些公司在供应,我们的目标是替代日立金属、TDK在磁性材料的市场。 材: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您有哪些期待? 唐:未来在汽车领域,我们要成为全球汽车用电机磁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供应商,我们要跟国外头部企业并驾齐行,直至超越他们。 未来我们会坚持发展高端产品的战略,在高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管理、设备、材料、工艺技术的进步,我们再回过头来,发展中低端市场,突出效率优势。(文/戴功旺) -相关推荐- 我们采访的不少企业家已是新材料私董会会员!想要与业内人士交流管理经验,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为公司战略订制提供有效的支持?欢迎加入新材料私董会,与新材料行业商界、金融界翘楚进行面对面交流,一起解析企业困惑并探讨发展战略! 新材料私董会 新材料企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高管/投资机构合伙人/券商高管/行业资深专家等 高端圈层俱乐部 目前已有30+上市公司企业家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