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时期中山国古墓发掘现场:帝王的墓地原来是这样的

 法国风科技开发 2019-08-30

1974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三汲乡,意外发现了一个古墓群。而这个古墓群,极有可能与两千多年前,曾经存在的中山国有关。为此,考古专家陈应褀组织展开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接下来的发现,让他们更加吃惊。

(中山国的古墓所在地)

在离古墓群不远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段古城墙的夯土地基。在更大范围的调查中,越来越多的城墙遗迹被发现。把一段段的城墙连接起来,一个古代城市的面貌就出现了。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桃型,东西宽约四公里,南北长约4.5公里,整个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居民区。西城南部是集市区,中部是手工业作坊区,北部为王陵区。而在一座荒山的背后,考古人员又有了新的发现。http://www.

考古人员发现,在这座荒山的背后还有城墙。这个发现,正好吻合了史书中关于中山国的描述。中山国人崇拜大山,把山圈在城中,是他们特有的风俗。这也就证实了,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正是两千多年前中山国的所在地。与此同时,一个更加深入的考古发掘行动,从最大的一号古墓周围开始了。

(一号古墓)

一号古墓,是古墓群中体形最大的一个。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地上的封土至今仍然高达15米。在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中,只有国王一级的陵寝,才有地面之上的纪念性建筑。虽然在两千多年的风雨荡涤中,一号古墓的墓顶建筑早已坍塌,但经过考古建筑学家对遗迹测量后绘出的图形看,这个墓顶建筑气派恢宏、高大巍峨,凸显着墓中主人地位的显赫。

在一号墓的外围,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这些出土的文物制作精美,但使用价值却并不高,显然,这都是为了随葬而特别制作的。根据考古人员的种种发现,这里埋葬的就是中山国的国王,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了。

(一号古墓)

1974年的冬天,考古人员对一号古墓周围陪葬墓和殉葬墓的发掘结束了。这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证实了主墓中人物的君王身份。但是,经过详细评估,对一号主墓的发掘并没有被马上列入计划。1975年秋天,考古人员首先开始对六号墓实施发掘。可令人遗憾是,六号墓的主墓室曾遭到过严重的盗掘,已经一无所有了。就在人们已经对六号墓不抱希望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考古队员们准备停止挖掘六号墓的时候,一个民工在主墓室侧面的平台上,突然一脚踩空,差点就掉下去了。等到大家把他拉起来的时候,却赫然发现平台上出现了一个大洞。谁也没想到,这意外踩空的一脚,竟然踩出了一个装满珍宝的仓库。

(古墓中出土的文物)

原来,在主墓室的两侧,竟然还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这种超出常规的墓葬格局,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很显然,它也骗过了一批又一批经验老道的盗墓贼们,从而让大量的珍贵文物在两千多年的时光中能够幸免于难。

出土的珍稀文物越来越多,但证明墓中主人确切身份的关键文字,还迟迟没有发现。墓主究竟是中山国哪一任国王,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故事都不得而知。发掘工作一天天接近尾声,一天,有一位领导前来视察,陈应褀把所有出土的中山国文物都一一做了介绍。但是,这位领导接下来说的话,却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