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实用干货—检验人最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梳理(一)

 板桥胡同37号 2019-08-30

大家都知道,一项临床研究结论的推导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而我们检验人整天跟数据打交道,无疑是最大的受益人。但仍有很多同仁空有大量的数据,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或者统计学分析思路推导检验。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如何利用SPSS分析手头的数据,套路一篇论文。

1

第一步,大家得知道,你手里的数据资料属于哪种类型,这样你才好确定后续的统计检验的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的数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

计数资料

定性观察的结果;如:性别、地区、是否患高血压、是否患糖尿病等,是以其构成比作比较分析。

计量资料

定量观察的结果;如住院时长、舒张压、收缩压、血红蛋白值等量化的指标。

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可用平均值±标准差来描述;如果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可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

等级资料

介于定性和定量观察之间;如:高血压(低危、中危、高危)、疗效(无效、一般、有效)等。

当然,大家可以发现,其实这三种类型的数据也不是绝对的。

如上述的血压资料,如果按照该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来统计分析,那么数据便统计为:有高血压、无高血压的计数资料;如果按照该患者血压的具体数值来统计分析,那么便统计为收缩压、舒张压的具体数值,变身为计量资料;如果按照该患者血压将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等级,则血压资料即变身为等级资料。

2

第二步,在确定了数据类型后,我们先来看检验人最常用的数据比较分析。

均值差异检验

即以样本的均值来估计总体的均值;

拟合优度检验

以实际值与计算得到的期望值之间的一致性比较。

以下为检验人常用的比较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可以发现,在应用某项统计检验方法前,除了要明确数据的类型外,还要验证数据的正态性及方差齐性。

虽然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范围更广,但参数检验的精确度是优于非参数检验的。因此,在数据符合参数检验条件时,仍应先用参数检验。

本次我们简单梳理了常用的比较分析的检验方法及资料类型的确定,希望对想做统计分析的同仁们提供一点帮助。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微信平台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