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双成老师经典语录(于老师及其关门弟子校对版)

 Wdjljjfj 2019-08-30

前言:(于老师之语)

我的领导、老师、同事和亲爱的同学       

  今天晚上,我讲授的“医学科研导论”课程,两个大班几百人同时考试。或许是为了放松一下紧张的复习,同学们在网络上又一次传递着由之前的学生辑录的“于双成老师语录”。其中把我上课时引述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等伟人的名言,及李广生和孙正聿教授等大家之表述,没有标注,这样久而久之会形成误导——这些富有哲理,更富有科学哲学智慧的表述,悄然间成为我双成说的了,这还了得???真的是使不得啊!这不是学术啊!       

所以,在去年秋季,请我的关门弟子周晴,对其做了进一步的整理,明确标注出处和背景。学术,就是学术,纯粹、纯真、纯净的学术,在钱学森、李广生老先生那一辈学人的心中是那样的崇高而典雅啊,我辈要带着虔诚的敬仰继承和发展。

       于双成老师亲自阅读语录之后,觉得部分名言由原本的大家变成于双成一家之言,这是十分不妥的。于是,要求其关门弟子——周晴学姐来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标注。这个语录集的一切版权由周晴学姐和于双成老师所有,其语录集更新之日,若没有更新的校对版,请以本文为主。

从2018年3月在研究生复试时第一次拜见于老师,到9月份入学后来到于老师身边,走近于老师、知晓于老师,到12月份完整听完其为研究生讲授的“科技论文写作”课(此门课程在本科生称“医学科研导论”),对之前网络上广为转传的“三级教授于双成语录”,有了我自己的真切的感受,留意并记录老师在课上所讲的这些语句及当时的情境。征得老师的同意,在熊春莲师姐、宋清旭师兄辑录、传递的基础上做了补充和修订,作为新年的学术吉祥,呈现给喜欢这门课和敬重于老师的同学们。

周晴2019-1-5

历史简介

2012年3月28日,由熊春莲师姐记录整理的《记录于双成教授的课程》。

      <今天《医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课程结束时,我想记录下我在这30学时听到的精彩语录。这个课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因为有于双成教授的霸气的解说,严谨的逻辑,固执的引导,所以也点拨了我对哲学的思索,静心深入哲学的智慧哲理。致谢于双成教授的讲授,我最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我将我喜欢的句子列在此,以便于以后回忆,嘿嘿……>

2012年3月31日,经宋清旭师兄以邮件转发给于老师。

<老师好,我是宋清旭(小宋),给您发一篇在人人网上咱们同学写的一篇日志,上面记录了您的每一句经典的语录,我们都留下收藏了,估计很多话这辈子都不会忘~嘿嘿~被好多同学都转载~你的课真的好多人都特喜欢,您认真的态度感染每个人!~估计您也不上人人网,我就把这篇文章复制下来,给您瞧瞧~>

以下是周晴学姐补充和修订的內容:

1.对李广生老先生主编的《医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一书的高度评价:用文学般的语言,阐述着科学的內容,蕴含着哲学的智慧。

2.你思考这个问题的切入点是什么?(注:这是于老师在引领学生思考时,所用频率最高的提问语句)

3.我不说这个重要啊,重要啊…但是其重要性已跃然于纸上了。

4.周密而严谨的思维,精准而贴切的表达(注:这是于老师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无数次强调的教学目标,是“训练有素”的具体体现。事物分类,标准¼)

5.事物是一分为三的,而不是一分为二的。例如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你有你的一面,我有我的一面,事物真相的一面(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这就是世界观,方法论。)

6.大学课堂不回避世俗,但谈的是学术。(我们都是俗人一个,讲案例时站在讲台上我们说的是学术,走下讲台我们谈世俗。)

7.把寒碜留在这个教室,把潇洒带出这个教室。(注:对于学生不善于、不乐于思考和回答问题,尤其是害怕说错了,于老师频繁以此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

8.跟着感觉走,牵起理性的手。

9.协和有三宝:“图书馆”“病案室”“教授”。(讲图像思维时。)

10.你们不是不聪明,不是不勤奋,只是缺少的是阅历。(阅历是满头白发还是满脸沧桑?讲“杨同书教授投稿”的案例。)

11.我们致力于培养的是能够驾驭上千篇文献,综合成一篇的科学大家。(讲P253页,综述53页,参考文献1071条。)

12.没有没有用的知识,没有没有用的课程,只有用不上这个知识和课程的人。(注:针对学生单纯或片面以“有用或无用”来判断课程学习的习惯,在黑板上以三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来表述,即以形象思维的方式表述抽象的內容)

13.挖掘别人未及之处。(学习、科研的态度与方向在于此。)

14.“训练有素”,绝不是一句空话。科学家好比剑侠,必须做到训练有素。(如果你今天没有光临这个课堂,你的回答就不会是这个答案)

15.所谓哥们就是一件事你觉得应该做,而他不愿意做,你要帮他做。(做人的道理也体现于此。)

16.在不打击别人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

17.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衡量在于标准与对照。讲“类比”“金标准”)

18.引明朝洪应明《菜根谭》中一句名言“文章做到之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注:在讲授王力老先生的《略论语言形式美》中的整齐之美与抑扬之美,联系到临床研究中一对指标——特异性与敏感性,以及文献检索中的一对指标——查全率与查准率)

19.实而虚之,虚而实之(辩证的智慧)。

20.环环相扣,丝丝入理(清晰的逻辑)。

21.意志力只体现在意志无力的时候。(在这里才理解到“意志力”的真正含义。)

22.追求成功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失败。(注:不要轻易放弃或忽略医学研究中的阴性结果。)

23.白璧微瑕,仍不失为美玉。(其实,真实即为美,重要的是心态)

24.三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值。(中华传统文化中,“三”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有很多以“三”的成语与古训,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延伸于:三为下限,四为最佳,绝不超过五。在此处,有一处提问:人类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还是英雄创造的?答曰,人民实现量的积累,英雄完成质的飞跃。讲“论文的讨论部分思考的萌生与形成”。)

25.学术绝不是独立于其他的孤岛。science is not done in isolated island.(讲的是科学鉴赏力,“讲答辩时专家批评你不是你不好,因为你还有上升空间,才想着帮你”)

26.圆满是人类最基本的诉求。(一语中的。)

27.生活即是哲学,能否从最浅显的事物中悟出奥秘之所在,报喜不报忧。

28. 飘!(此处省略很多字……)

29.科学鉴赏力是科学工作者科学素养的最高境界和体现。

30.严谨而不失灵活,随意而不愈规范。(来源于一次做评委老师的点评经历,上课讲“讨论部分书写的注意事项”。)

31.科学家将澎湃的激情付诸于沉静的理性,诗人将深邃的思想表现为灿烂的文字。(经典!讲“参考文献”。)

32.语言的魅力源于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源于语言的凝练,语言的凝练源于语言的积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想的媒介。让你的语言做你思想的奴仆(2007级 邹军)。(讲第九章“科技写作概论”)

33.不是缺少知识,缺的是热情;不是缺少知识与热情,缺的是智慧;不是缺少知识、热情与智慧,缺的是魂魄。(当下的学术界灵魂是丢了吗?还是没有人统领,后生努力!)

34.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注:以中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外学术传统。我国学者多遵循我爱我师,当我师和真理冲突时,我还爱我师。)

35.科学的极致在于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科学。(讲“科学优先权”。)

36.艺术强调个性,科学重视第一。(讲“科学优先权”)

37.可以犯高智商的错误,绝不能犯低智商的错误。(讲案例“三线表”)

38.可以犯学术上的错误,绝不可以犯道德上的错误。(“讲撤稿‘retraction’”。)

39. 连逻辑都违背了,谈不上一丝科学。(讲科研的基本程序,以“实验研究”悄然替换“科学研究”之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的违背同一律)

40.咱们从点切入,横向比较,纵向拓展,综合分析。(第一章的讲课绪论“螺旋图”)

41.云山雾罩,不着边际。(思考与回答问题时的茫然、云里雾里)

42.成功产生成功的效应,失败产生失败的效应。(注:优势积累与劣势叠加)

43.对于XXX的认识都是感性的、世俗的,其后一定有理性的、学术的追思。

44.远离老师不一定有什么好处,但你亲近老师绝没有坏处。(针对“大学生上课时,经常往后排坐的现象”)

45.世间有一种爱叫严格,也有种一爱叫纵容。(针对“大学生上课时一些低智商的毛病”)

46.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的“略显单薄”与“丰满而厚重”。

47.知识传授为手段,训练思考与表达。(思维能力的训练)

48.哲学的智慧:前提的提问,反思的意识,理性的升华。

49.“老师捂着杯子,就是就事论事”,手抬起来,居高临下看问题。(看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居高临下看问题”)

50.大脑若有所思的一个不经意间的外现。

51.老师希望在你们的人生中嵌入积极、乐观、热情,不要把“冷漠”嵌入你们的人生。(课堂回答问题,引出“冷漠”问题)

52.似经意而又不经意,似有目的而无目的。(注:讲授“以现刊浏览方式获取文献信息,以发散思维的思考获得无心栽柳柳成荫之意外偶的”)

53.我们若比别人强0.5个节拍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前提的追问”的重要性)

54.追寻成功与成才,是我们每一个学人的终极目标。

55.引:医学的双重使命:一是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二是创新医学知识,推进医学科学发展。(注:国际上著名的医学教育专著Medical Education: Past,Present and future:Medicine have two purposes: The first is  to take existing knowledge to improve practice. The second  is  to  discover new  knowledge.)

56.重点是非重点衬托出来的,红花是绿叶衬托出来的。

57.没有理论的自觉,难有实践的积极主动。

58.克服自己的学习倦怠,寻找自己的学习信念;靠自己的学习信念,打败自己的学习倦怠。

59.方向明确的前提,方法得当的同时,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

60.我们写的东西,是别人只能模仿,而不能超越的东西。(追求卓越)

61.人类历史的每一步前行,都是以克服上一代的局限性为突破口。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带动整个师门的发展。

62.没有一流的教练,打造不出一流的选手。(注:谈到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63.我走上讲堂,代表的是知识的魅力,教师的尊严。我走向讲台,是你们的朋友。

64.责任感,使命感一旦建立起来,便成为医生的永恒。

65.背景着眼于对整体来龙去脉的描述,目的是梳理出问题。(讲“研究或论文背景”)

66.没有脱离形式的内容,但形式要服务于内容。(讲如何拟定标题。)

67.理想与现实有者必有的张力,理想才有永恒的魅力。(讲“署名权”)

68.高屋建瓴是站在感性之上,还是理性之巅?在利用已有感性素材支撑观点见解的同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去利用已有的理论去支撑和阐述自己的观点。理性思维,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山巅之上,你为峰。

69.于老师反复强调,“先动脑,后动手”的理念。(注:在上课时,学生已经形成习惯,老师的PPT一呈现新内容,马上动笔记。于老师反复强调、要求先看、先思考,再动笔)

70.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注:在讲“研究生开题和答辩”时)

71.对一个学艺术的人而言,当把他全部艺术细胞抽取出来之后,仍充满着艺术气息。

72.以模仿和借鉴为基础和前提,以创新为目的。(注:在讲论文讨论部分,讲思路的形成时,以图示阐述“抄”与“妙”之别)

73.引:熟知并非真知。超越对知识的名称式的把握,达到对知识的“概念”式的理解。(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P11,讲“提纲的层次”时。)

74.人皆知美为美,却不知不美为美。此为中国哲学的智慧。(注:在讲讨论部分,是否阐述本研究的局限性或不足时)

75.引:昆明西山龙门的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注:本门课程追寻的意蕴:“一仰”充满期待、“二俯”充满困惑、“三扬”充满信心。)

76.学术自信。在学术上要有一览众山小的锐气和自信,在为人做人上要谦虚平和。

77.引: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够指导我们前进。(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P147,讲“形式逻辑的类比推理”。)

78.引罗曼×罗兰曾说过:“囫囵吞枣地阅读的现代人,早已不知道细细品味好书时所散发出的微妙力量”(讲“查阅文献,定课题”,以此启示学生,要细细品味教学所散发出的微妙力量)

79.引:孙正聿教授:“大学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讲到临床研究“病人”“病例”)

80.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

81.引:科学上的“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对象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W.I.B.贝弗里奇(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P58)

82.引: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黑格尔,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P253)

83.引: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够指导我们前进。(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P147)

84.引罗曼×罗兰: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同样,应当细心地研读、品读,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85.引柏拉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讲导言)

86.引: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篇)

87.经典作业题目:“如何理解科研选题之艰涩?”

88.原生态的聪明才智是小聪明,学习修炼以生成大智慧。

89.送给学生的话:“静思生智,灵动出慧”。

90. 前提的追问、反思的意识、理性的升华(哲学智慧的三个具体体现)

附录:

来源:周晴学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