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小时候内心越匮乏的人,越容易有愧疚感,也越容易失败

 芳草屋845 2019-08-30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有着严重的“不配得感”,所谓“不配得感”就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他们用好一些的,吃好一些的,会体验到愧疚。

通常,这个愧疚有指向性,比如愧疚父母,愧疚以前的生活和经历。

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来自童年的匮乏,这个匮乏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父母等养育者传递给他们的心理上的匮乏。

正所谓“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就是这种匮乏感的最显而易见的代际传递作用。

我有个来访者,她已经是一个外企的高管了,可是她衣食住行依旧很“简朴”,出差住普通宾馆,吃饭在街头饭馆,来往坐经济舱,外人看来她低调、节约。

可是她真实的内心是,她用好的心里会不舒服,仿佛耳边会有一种声音呵斥她:你这样太浪费了,你知道赚一分钱有多不容易吗?

她说她知道有时间成本这回事,知道享受一些更好的服务会帮她节约时间,她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可是她还是会心里不舒服,还是会下意识的选择比较便宜的产品和服务。

我的这位来访者从小家里就比较贫穷,妈妈几乎不给她卖任何玩具和零食,她说有时候她看见别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可以吃好吃的东西,她也会缠着妈妈让她买。

可这时候,妈妈总会把她训斥一顿,呵斥她不识好歹,不知道家里穷,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她学乖了,变得听话了。

但同时也在潜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不配得感”,即她不敢花钱,怕花钱,怕用好的,吃好的,穿好的,一旦这样做,心里就会有愧疚感。

除了这种能觉察的“不配得感”,有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加隐蔽,如会“故意”把事情弄糟糕,把事情做失败,甚至把成功毁掉,因为潜意识里有个声音叫“你不配”。

我的另一位来访者,她二十岁大专毕业就开始创业,其实她做的创业项目很有前景,可是每赚一些钱,她的生意就会出问题,紧接着她就会赔钱,就会欠债。

她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打击,父亲说“这个女娃,你就老老实实的洗衣服做饭,别的你干不成”,并且她父亲酗酒,会时不时的打骂她和姐姐。

她一直不敢直视父亲,即使到现在了,她也不想和父亲待在一起,妈妈是个传统的农村妇女,在家里没有一点话语权,经常会被喝醉酒的父亲打骂。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她,意识上很要强,励志要改变自己,可是潜意识里从小就接受了父亲的判定:你这个女娃,你就老老实实的洗衣服做饭,别的你干不成。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百分之九十的感受和行为是由潜意识控制的,潜意识往往才是真实的自我。正如心理学家荣格说的,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如果你要为人父母,请尽量给孩子一个不匮乏的童年,也许物质上你没有这个条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给孩子创设一颗充盈、丰富的内心。

物质上的富有和内心的充盈、丰富没有关联,内心的充盈、丰富需要的是父母的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爱。

1、积极关注,即给孩子以积极的期待和关注。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获得抚养者的关注,是所有生物求生的本能,因为对于生物而言获得关注,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食物。

所以获得父母的关注会是孩子的最大诉求,如果这个诉求在生命早期匮乏,那么在成年之后,可能会有两个结果,要么在亲密关系中,极力寻找,稍微有一个人对她(他)好一点,她(他)就会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真爱,因此很容易在感情上“上当受骗”,很难建立和维持稳固的关系;要么变得情感淡漠,很难与人亲近或者亲密,与人很疏远。

2、无条件的爱,这一点尤为重要。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比如,你需要听话、懂事,爸爸妈妈才会爱你;你必须要考出好成绩,才是爸爸妈妈心里的好孩子。也许他们言语上不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他们就是这样做的。

在这样的成长条件下,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只能去压抑自己,顺应父母,那些自己本来的想法、需求就成了“匮乏的黑洞”。

为了得到别人的爱,他会讨好、迎合,没有自我,可是那个“匮乏的黑洞”依然在,它需要真实的自我去填充,可是他所建立的关系是没有自我的,因此就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得已求助心理咨询师。

所以为人父母的时候,请记得给孩子积极的关注和无条件的爱,这会给他一个幸运的童年,这样的童年可以治愈他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