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邪,怎么就这么难对付?

 海底看鱼123 2019-08-30

很多人都说自己有湿气,证据是:总是感觉困倦、乏力,舌有齿痕,舌苔厚腻,大便稀溏,或是身体疼痛,等等。

如何去湿呢?

市面上也流行很多方法,有人用了管用,有人用了并不管用。这是因为,湿邪粘腻,不易去掉。

粘腻,首先就像油污那样,黏黏糊糊不容易洗掉;

其次,它还可能跟风、寒、暑、火等邪气黏在一起,共同为患,所以我们经常听说风湿、寒湿、湿热、暑湿等,都是不容易治疗的病,在这些病中,湿邪就更不容易去掉了,因为它有帮凶。

因此,要稳、准、狠地去湿,就必须弄清湿邪的来路、所居的部位,还得知道它有哪些帮凶。

湿邪的来路、部位和治法

表湿

▼ 

人如果淋了雨,或是忽然来到湿气较重的环境中,就可能会受湿。这时候,湿气在表、在上

其特征是:

  •  “首如裹”,就是头上好像裹着一层什么东西似的;

  • 身体困倦乏力;

  • 此外还可能有胸闷、头胀痛之类的症状。

北方人忽然到了南方,尤其是在雨雾比较多的季节,往往出现这种现象。

是哪位老中医说的来着,他年轻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重庆,经常要去躲防空洞,结果身边很多人出现耳朵听不见、眼睛视力模糊之类的症状。

当时的中医,按照眼科常规的方法来治疗,都没有效果,甚至还越治越重。这位中医经过观察思考,发现防空洞里湿气过重,这些病属于“湿蒙清窍”,也就是五官的功能被湿气蒙蔽了。

认清了病的本质,果然药到病除。

那么,这种情况一般用些什么药呢?

很简单,用点藿香叶、佩兰叶、薄荷叶、紫苏叶、枇杷叶、芦根,就可以了,这就是有名的“五叶芦根汤”,用于治疗湿气在表。

叶子都是有宣透作用的,他们能透散体表,把湿气透散出去。

湿气从哪来,还从哪走。这个方法,就好比地上被小雨打湿了,只要起一阵风,很快就会吹干。

这个方子非常好用,北方人去南方出差,可以准备一点,泡在水杯里喝都可以。

如果湿气在人体内停留得久了,那情形就复杂了,而且治法也不一样了,光靠宣透,就没用了

不过,中医是自然的思维,我们不妨通过自然现象来类比:

湿在肌肉筋骨之间

▼ 

如果湿气在肌肉筋骨之间,导致肢体困倦,甚至麻木不仁、拘挛作痛,则要用温化的方式,温经化湿,用附子、桂枝之类。

好比雨水淋湿了土地,需要太阳出来,土地才会干。

湿在脏腑之间

▼   

如果湿气在脏腑之间,但仍然不多,那就要通过健脾化湿的方法,用一些辛温健脾的药,如苍术、白术、厚朴。

这就好比小孩撒了一泡尿在地上,怎么处理,过去在农村就从灶里铲出一铲草木灰,盖在上面,扫掉,马上就没了。

如果湿气在脏腑之间,而且很多,那就要利湿,用茯苓、泽泻、车前子、生薏米之类的药,好比水湿在地面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湖泊,要通过开凿渠道,才能把水引出去。

由此可见,前段时间流行用薏米之类的去湿,其实其作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湿气本来很浅、很少,你却用这么重的利湿药去化它,就容易引邪深入了。

强盗才刚到你家院子里,你却跑去后宅打开金库的门,大喊抓贼。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当湿邪有了帮凶

湿性粘腻,它人缘很好,跟其他邪气都能沆瀣一气,共同为害人体。于是形成了一些更难治疗的疾病。

风湿

一听说风湿,我们就会想到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不是省油的灯。其实,这只是风湿的一种形式。

风湿也有在表、在里之分

风湿在表,往往表现为感冒,南方比较多,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效果很好。

如果在筋骨之间,则湿流关节,往往就是风湿性关节炎了。

风为阳邪,湿为阴邪,风湿狼狈为奸,不易分开,所以治疗起来就复杂一些。风湿甚至影响心包,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就更难治了。虽然难治,但也是可以治的,关键是要找到可靠的中医大夫。

湿热

人体本来是阴阳交抱,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一旦阴阳失和,不能顺利循行,则阳化为热,阴化为湿,湿热交缠,难解难分

如果化湿,用一些香燥、淡渗的药,就会伤阴而生热;

如果用清热,用一些寒凉的药,又会伤阳而助湿。

因此,湿热也是不好治疗的,颇费拿捏。

现代人湿热非常多。主要源于不爱运动、饮食杂乱,熬夜,喝酒等。

不爱运动则气血流行不畅,痰瘀集聚,湿热渐生。喝酒或暴饮暴食,也容易生湿热,这种湿热主要在肝和肠胃

湿热在肠胃,人容易腹泻或便溏,拉出来的大便臭秽不堪。这时候,要注意节饮食。

湿热在肝,波及整个肝经,人会出现易怒、腋臭、腹股沟或阴部溃疡、瘙痒等。清利肝经湿热,有一个很好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这个药争议很大,有人说长期吃这个,吃出问题来了,其实,有肝经湿热,你才可以用,如果没有,你还长期用,肯定是要受害的

寒湿

至于寒湿,也可能使人大便稀,不过是腥腥的气味。寒湿还有可能导致身体重痛,如果用热敷就会缓解。

这跟人长期大量吃冰镇水果、冰棍等寒凉食物有关,还有可能是长时间居住在阴冷的环境中导致的。

暑湿

暑湿是季节性的,现在已经进入夏季,我们能明显感觉天热了,空气中的湿度也大了。

等到了夏至,就迎来了又湿又热的暑季。

暑,其实就是湿热二气合化而成,只是因为有季节性,所以我们单独拿出来讲一讲。

暑湿宜芳化,像荷叶、西瓜翠衣这样幽香清润的东西,可以多用。

西瓜翠衣就是把西瓜皮削去外面的粗皮,再削去里面的白色部分,保留中间那一层绿色的,可以熬水、煲汤,也可以直接切成丝,当菜炒着吃,清暑效果很好。

总之,湿邪一年四季都可能有,外冒雨雪霜露,久居湿地,都可能受湿,这是湿从外而来;缺乏运动、饮食不节,脾虚运化不力,也可能生出湿,这是湿从内而生

湿邪要看它的来路和所处部位去治,不能用笼统的方法。

(用药需辨证论治,文中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文 | 唐略

唐略微信:tanglve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