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众多好莱坞女神的偶像,两度荣摘戛纳影后,66岁仍被称为少女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08-30

伊莎贝尔·于佩尔

28 August 2019

  • 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新世纪女性,或许我们都该向于佩尔学习。

在上个月的First电影展闭幕式上,

女演员海清在颁完奖后,

并没有直接下台,

而是将姚晨、宋佳梁静邀请上舞台,

做了一场引发热议的演讲。

海清将当代中年女演员的

现状真实地表述出来:

空有演技却无戏可拍,

即使热爱影视行业,却总是

被市场和题材排除在外。

海清所说的这番话绝非

空穴来风,在中国如今的娱乐圈,

小鲜肉小鲜花纵横的时代,

中生代演员确实常常被冷落与忽视。

当天晚上,海清发了一张照片,

并配文:女演员。

照片里的女演员都是我们熟悉的

中生代实力演员。

虽然已经不算年轻,

但她们仍然有着属于成熟女性

的笑容与魅力。

但就如姚晨曾经在综艺里说到的:

明明到了一个演员最成熟的状态,

但市场上,适合我们这个

年龄段的戏却越来越少。

“美”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乃至亚洲,

人们常常认为“上了年纪的女人”

就不美了,她们所能饰演的角色,

一定只能是母亲,媳妇这种固化的角色。

但实际上,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女人,

都可以拥有自己的

思想,生活和独立精神。

真正的演员,

是绝不会因为年龄而被削减戏路的,

反之,她会变得愈发成熟和多样化。

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

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已经66岁的于佩尔是

和伊莎贝尔·阿佳妮同时期的

法国文艺片女王。

两人的成就与地位不相上下,

又恰好都叫伊莎贝尔,

所以,常常被拿来比较。

伊莎贝尔·阿佳妮

不过,与阿佳妮不同的是,

年轻时的于佩尔稍显稚嫩,

反而是随着年龄的推移

越发迷人,干练,

且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少女感。

 从影53年的于佩尔,

曾两度获得戛纳影后,

两届威尼斯影后,

两届欧洲电影节影后,

两届法国凯撒奖影后。同时

多次提名奥斯卡并担任各大电影节评委......

她的成就和地位可以说无人能及

“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曾在金球奖接受采访时坦言:

“于佩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

戏路极宽的她在所出演的

120多部电影中,

几乎没有过重复的角色,

且大多数都是极具挑战性。

有人曾说:“于佩尔演的70个女人,

35个是裸体,35个是疯子。”

在于佩尔的清瘦高冷的面容下,

是一颗极为疯狂而震撼的内心,

任何人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

而在面对女演员因为

年龄而被忽视的问题上,

她曾大胆地说过:

“我们总是谈论女演员的悲剧命运。

不是电影扼杀了她们,而是生活。

愚昧是危险的,噩梦的制造者……

我们遵循自己的标准。

难道你认为,作为女演员就

得始于15岁,终于20岁吗?

没错,扼杀女演员的不是电影,

而是生活。

有导演曾说,世界上没有

于佩尔不敢接的角色。

从提名奥斯卡的悬疑片《她》,

于佩尔饰演一名

性格冷血而古怪的女强人,

在家中遭遇强奸后并没有

立刻报警而是凭借自己冷静的分析

将作案者抓获并杀害。

《她》

再到电影《钢琴教师》中,

饰演禁欲40年,

最终与学生上演不伦之恋的

女教师。

《钢琴教师》

以及电影《女人韵事》中,

饰演一个没上学过的朴实妇女,

为了补贴家用和生活,

一步步走上帮助非法堕胎,

以及纵容房客卖淫的犯罪道路。

《女人韵事》

而在电影《将来的事》里,

又变成一位有着强大精神世界

的哲学系教授,

即使面对丈夫的出轨,

母亲的精神失常,

儿女接连的离开......

也都能够坦然接受。

并学会取悦自己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将来的事》

而最让人惊讶的是,

这些毫无联系的角色在于佩尔

的演绎下竟然都充满独立的灵魂,

仿佛就是她本人的经历,自然流露。

这或许就是一名演员,

最大的成功之处。

无论是戏里戏外,

于佩尔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特性。

她超凡脱俗的演技和

永动机一般高效的工作频率,

以及对生活和家庭的平衡关系,

还有其随性时髦的法式穿搭与

生活态度。都成为当代女性

学习与借鉴的经典。

1953年的于佩尔,出生于巴黎

的一个富人家庭。

父亲是一名有着东欧血统的犹太人,

同时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还曾被法国授予荣誉军团

高等骑士勋章。

而母亲则是一名热爱钢琴

的英语教师。

于佩尔出演《钢琴教师》也是因为

受到母亲的影响和熏陶。

于佩尔是家中五个孩子的老幺。

同时也是最为特别的一个。

这个家庭的基因太过强大,

于佩尔的大哥在日后成为了

一名有着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

大姐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家;

二姐是画家,作家;

三姐则是指导过40多部电影和纪录片

的法国知名导演,担任过法国戏剧作家

与作曲家协会的副主席。

在这样一个高知家庭中,

感性的于佩尔却在13岁时,

就早早地确立了

自己对表演艺术的热爱。

起初,她就读于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的

俄语系,之后她考入法国高等

戏剧艺术学院,

师从导演安托万·维泰学习舞台表演。

明确自己的目标,

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这是于佩尔与其他演员最大的不同。

17岁时,她便读完了波伏娃的《第二性》,

和她喜爱的女作家

波伏娃,杜拉斯一样,

作为一名法国女性,一直都

拥有独立思考的特质,

和感性抽象的演绎方式。

所以,于佩尔的成功

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她清楚自己没有绝美的脸蛋,

没有讨人喜欢的性格,

也没有性感妖娆的身材,

但她拥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气质,

欲望在瘦弱的身体内爆发,

这让她拥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

而这,恰好也是她所希望从电影

中获取的力量。

于佩尔真正意义上走入大众视线

的第一部电影是1997年,

她与瑞士导演克洛德·果雷塔合作

的电影《编织的女孩》

这部电影让初出茅庐的她

获得了第3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新人奖

次年,不甘于饰演明朗少女角色

的于佩尔接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

一部电影之一的《维奥莱特·诺齐埃尔》。

当时,导演夏布洛尔找到于佩尔,

并问道:“我需要有人来扮演一个

变态女人的角色,你有兴趣吗?”

于佩尔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维奥莱特·诺齐埃尔是根据真实

故事改编的一部电影,

讲述了一个富裕家庭的少女,

如何一步步从父母的掌上明珠

变成不折不扣的坏女孩,甚至

最终放毒将父亲害死的悲剧故事。

电影讽刺了中产阶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女性教育的失败与无奈。

电影里,于佩尔抽烟喝酒的

坏女孩形象令人发指,

却又在抹去嘴角的眼泪时,

令人悲悯心痛。

这部电影让年仅25岁的于佩尔第一次

拿到了戛纳影后,

同时也开启了她对极端角色,

特殊题材电影的挑战。

不过,于佩尔的演艺之路并非顺利。

1980年,她前往好莱坞拍摄的电影

《天堂之门》,就遭到了一些影评人的

打击和讽刺。他们认为,于佩尔的演技

太过于平庸,样貌也不够迷人。

实际上,这部电影的滑铁卢与

导演迈克尔·西米诺本身有很大的关系。

这部在八十年代耗资四千万的

高成本电影,最终却被评论界

普遍认为内容单调,结构松散。

于佩尔也和其他演员一起躺枪。

《天堂之门》

经历这部电影的失败后,

于佩尔沉寂了八年的时间,

她潜心研究演技,剩下的时间便

用来演话剧舞台剧。

聪明的人知道何时放手,

何时把握机会。

当一切准备完毕后,

她又带着电影《女人韵事》回归大众

的视线,并通过这部电影拿到了

第4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女人韵事》

接下来的几年,她陆续

出演的爱情片《包法利夫人》,

惊悚片《仪式》和《亡情巧克力》,

都有着不俗的成绩。

2001年,她的另一部经典电影

《钢琴教师》上映。

这部不伦的师生恋电影让

当时的法国影坛一度震惊。

而电影中禁欲四十年的钢琴教师形象

也成为于佩尔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是女教师在得知无法与男学生

继续相爱后,

悲怆之下拿刀自杀的画面。

为了还原原著中“马一般的嘶鸣声”,

于佩尔将这场戏拍摄了52遍!

电影的巨大张力背后,

是几近病态的入戏和

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

最终,这部电影让于佩尔

二度成为戛纳影后,

且首次以评委全票通过

的形式获此殊荣。

在领奖台上,她说:

“有些电影让你胆怯,

你感觉它们会夺走你得一切,

结果是回报你的所有付出。

我要感谢巴赫,舒伯特和莫扎特。”

于佩尔的演技,有着看破红尘的洒脱直率,同时又有着赤子般的真诚。她对于电影和角色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演员的范畴。她曾与多个国家的导演合作,接触多元语境下的文化,还为此学习过阿拉伯语。

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也邀请当主编,采访各大导演和艺术家,这些无不体现了于佩尔的学识和不断探索的职业精神。

于佩尔是一名高产的演员,

平均每年都会有两部新片上映,

剩余的时间也会坚持舞台剧的表演。

即使如今已经年过半百,

也绝不因此而松懈。

表演有时也是一门体力活,

于佩尔清瘦的身材也与不断地

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她曾在演完舞台剧《美狄亚》

的剧场后台,因为无法出戏

而一时陷入情绪的爆发。

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被吓坏了,

但这也证明了于佩尔是

真正将灵魂献给艺术的伟大演员。

2009年,一场名为

伊莎贝尔·于佩尔——肖像中的女人

的摄影展在世界各地轮流展出。

这场展览上,展出了120多幅

于佩尔的私人照片。

让影迷们更深刻地了解到

这位影后的伟大与特殊。

在电影之外的于佩尔,

其实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丈夫是一名出生于黎巴嫩的犹太导演,

她有着稳定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与电影中疯狂而神经质的角色

不同,私下的她不喜欢过多地

谈论家庭生活和情感经历。

看书,旅行,和孩子们在一起,

是她最常做的事情。

她曾评价自己是:

“一个好人,

非常好的好人,

一个非常好的傻傻的人。

有时,她会被记者拍到

带着儿女和丈夫在球场看比赛的照片,

一家人其乐融融,令人羡慕。

而每当于佩尔有舞台剧表演时,

观众席上也一定能看到孩子们的身影。

于佩尔将自己的家庭,

生活,事业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在法国演艺圈是非常少见的。

“我经常感到幸福,

当然你从我扮演的角色上不一定看得出来。

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新世纪女性,

或许我们都该向于佩尔学习。

女人的年龄绝不是制约其

成长的匕首,

而是使之变得强大的钥匙。

在同时期的女演员们

一个个消失于公众视线的当下,

于佩尔还能够有着用不完的

精力去奉献好的角色和电影,

并在时间的磨砺中越发迷人 ,

越发充满魅力。

这无疑是对海清这些中生代女演员们

坚持自我的最好的证明。

有人曾说:演员不老。

伊莎贝尔·于佩尔将永远地成为

影迷心中最美的法兰西玫瑰。

【投稿】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

投稿详情

私房艺术

每一个独立自由的灵魂

都是生活的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