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今年六岁,即将结束高考前最后一个快乐的暑假……

 静子913 2019-08-30
这周和朋友约吃饭,她刚带着孩子旅行回来,儿子晒得黑黑的。我问小家伙:“玩儿的开心吗?”
“还行吧,坐船出海特别好玩,那个风特别大,还有好多别的船,还有人冲浪,我们还看到海豚了……”孩子六岁半,提到度假经历特别兴奋,说个不停。

“你瞧他还不收心呢,天天在家拿手机打游戏。马上开学了,可怎么办啊。”

朋友一脸操心地看着儿子叹口气,“我就说上个暑假的幼小衔接吧,他爸非拦着,等一开学不适应就傻了……”

朋友的儿子今年要上小学一年级,下周就开学了。因为没上过学前班,她很担心孩子适应困难。

我不觉得学前班是必须的,不过也好奇孩他爹为什么非拦着,忍不住问了一句。


朋友一脸无语地看着我,吐槽说:“他爸坚持这个暑假什么都不安排,就是疯玩儿,他说,‘因为这可能是孩子高考前最后一个快乐的暑假了’。”

说到这里,我俩忍不住都笑了。“哈哈,还真是,进小学以后事情更多。”

朋友接着说:“可不,我们亲戚的孩子、邻居的孩子,几乎每年暑假都在各种上课。兴趣班、补习班、夏令营……我同事说,寒假过年可能还松散点,暑假特明显,就靠暑假拉开距离了。”


高考,鲤鱼跃龙门的那道“门槛”,中国学生寒窗十二载的终极考验。

我和朋友回忆自己小时候,感觉也就是拼高三那一年。可现在的孩子,怎么感觉从小学一年级就进入赛道,朝着“终点”冲过去了呢?

去年,看了北京卫视的一档纪录片节目《起跑线》。

当时果果才从幼儿园小班升到中班,我对孩子上小学还没什么概念,就被节目中“小学霸”的日程表震惊了。

7岁女孩汤笑嫣在北京上小学二年级,摄制组跟拍了孩子的一天。

一大早,妈妈就带着她急急忙忙出门去上课了。9:00-10:00是尤克里里。

11:00-12:00是声乐课。
下午是舞蹈课。

还有西班牙语课。


西班牙语课能一直上到下午五点,然后晚上还要去试听逻辑数学。


而中间的空档时间呢?答案是: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


因为这些课上课地点不同,母女俩一直在赶车、奔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焦急。连妈妈自己都说,每次陪女儿跑完一整天的兴趣班,估计自己都得瘦个两斤。

孩子在这个节奏下,根本没时间喘口气,通常过了中午就很累了,只能在赶场的车上休息。


不仅周末如此,工作日也一点不放松。节目一开始就把镜头放在了家里的记事板,可以看到孩子每天要完成的任务特别多。

包括:学校作业、钢琴、尤克里里练歌、声乐练习打卡、中英文比赛文章各一篇、英语网课同步学、课外班作业、口算、写日记,有空还要练舞蹈基本功……满当当写了一墙。


我对着截图打完这些字都觉得累,更别说每天要完成这些任务才能睡觉的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还打算给她再报名一门逻辑数学课(就是前面试听过的)。即使爸爸觉得孩子太累了,并不赞同,妈妈也还是坚持。


算下来,7岁的汤笑嫣从小到大上过十几个兴趣班。

摄制组问妈妈张微:“你觉得孩子上课多吗?”她立刻回答说:“我们真不算多的,我周围朋友的孩子很多都是从周一上到周日。”

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因为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像张微对不想给孩子再报班的爸爸说的那句:

“你不让上,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办?”


透过屏幕里孩子疲惫的脸,我看到的是中国父母无法挥散的焦虑。

去年有教育机构发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当代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为67点,整体处于比较高的状态。

而《起跑线》聚焦的家长,或多或少都折射出了这些问题。


例如汤笑嫣的妈妈,不仅给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甚至两年前就为了陪伴孩子辞掉了工作,抓住每一个机会培养女儿。

而另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孩戴镜洋,8岁的她每天是哭着练琴的。

她的父母都是大学钢琴专业的教师,早已给孩子设定好职业道路:上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最终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家。


这些孩子虽然算不上“含着金钥匙出生”,但衣食无忧,家里能提供条件让他们接受较好的教育,父母还有金钱和时间来支持众多的兴趣班,是典型的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

他们的成长环境更为宽松,个性可能更为张扬,但同时也背负着父母更高的期待,和无法拒绝的压力。

就像摄制组问汤笑嫣,“你喜欢这些兴趣班吗?有不想上的,跟妈妈说过吗?”

在灯下学习的孩子抬起头笑笑:“我不敢跟她说,因为她会反对我。”


我们不能说,这些家长就是错的。教育方式有许多种,每个家庭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例如,在家长监督下哭着练琴的戴镜洋,她的妈妈谈起为什么“逼孩子练琴”时,说:“我不希望她长大以后哭着对我说,妈妈,你当时怎么没有让我坚持下去。”

戴镜洋的父亲也说:“这么大的孩子,可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家长会指引一个方向。如果孩子总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停掉,那么学任何一门专业都会学不下去。”


的确,学习的过程可以有快乐,但也会有酸甜苦辣咸,有困难,有忍耐,要毅力,要坚持……要培养孩子的品格。

我们可以鼓励着孩子前进,在他要放弃的时候扶他一把,但绝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想起前阵子大热的电视剧《小欢喜》里,陶虹饰演的宋倩和女儿英子激烈冲突的一幕,那句“你压力大,妈妈压力不大呀!”戳中了许多中年父母的心。

很多人像宋倩一样,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


自己舍不得吃,但海参燕窝都能买给孩子吃;自己舍不得花,但为了孩子学习能专门打造隔音空间;自己再忙再累,为了孩子学习也要拿出精力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一直懂事听话、成绩优异的“好孩子”英子,忍无可忍地向妈妈哭诉:“妈,你别逼我了行吗?”


宋倩不明白,“我逼你什么了?”


对英子来说,这个答案特别简单:“我就是喜欢小梦阿姨,至少她不会逼我干自己不喜欢的事。”

可宋倩却接受不了。听到英子喊出“我讨厌你!”,暴怒之下的她忍不住给了女儿一巴掌。

是啊,她怎么可能接受呢?


毕竟,明明英子的梦想是国家宇航局,她却逼着孩子将志愿改成“考700分上清华”。

因为在她眼里,清华北大才是最好的,而孩子的想法应该和她是一致的,她的理想就是孩子的理想。


而孩子自己的想法、感受、志向呢?

她不关心,或者说,她根本没法关心。因为她自己内心的焦虑都得不到解决。

女儿一天没能考上清华,她心里这块巨石就一直悬着落不了地。

这些压力谁来背负呢?还是孩子。

孩子就这样,成了家长无形中转嫁和分担压力的对象。

《起跑线》这个节目让我看得很感慨,因为导演聚焦的家长正是我们这代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孩子则是00后、10后。
我们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里,从小接触了许多新思想,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和我们的上一代比,也更愿意挑战传统,尝试新颖的教育模式;

但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快节奏的变化、多样性的选择,让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值也更高了,带来了对教育的巨大焦虑。


怎么才是更好的?如何给孩子更多?有些事没做是不是就会让孩子丧失机会?……有时,我们心里比孩子还迷茫。

但谁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有何不可呢?

重要的是,别让对未来的未知、惶恐侵袭我们,甚至不知不觉间蔓延到下一代身上。否则早晚会伤害到孩子,和我们自己。

孩子的童年说快很快,眨眼就长大;说慢也很慢,漫漫的求学路需要整整十二载的时光。人生又能有几个十二载?

这些年不仅会成为孩子的回忆,更会在他/她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要怎么度过,真的很重要。

别在焦虑中盲目跟风,让孩子从小负重前行。只有我们这些爸妈能努力保持冷静,才能看清孩子喜欢的、那条真正适合他的道路。

毕竟,就算挤破了头争“起跑线”,可起跑线只是一时的,赢在起点未必意味着就能赢在终点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