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大虫文踪 2019-08-31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肇始于文字产生之前的口口相传的经验总结,鼎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间又历经几次的儒家阉割与神洲陆沉,幸好典籍的传承大多没有断绝,幸甚幸甚。

这也与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如今,传统文化又被人从角落中拎了出来,但又由于各方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解读,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者居多。其精髓到底是什么,在此,我们从源头和传承上进行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源头在诸子百家。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诸侯争霸,各种思想并起,主要有儒、法、墨,三家显学,以及道、阴阳、纵横、名、兵、医、农等诸子。

后来经过优胜劣汰,诸子之间又各自吸收了对方的长处,优化组合之下,主要有儒、法、道、兵四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主要在这四家。

道家,的修身养性,却病延年(含医家);儒家的当仁不让,中庸以及舍生取义(以孔孟为代表);法家的治政,兵家的卫国。

当然,他们之间有互通互用之处,相互间界限比较模糊。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灾难,我在此大致叙述一下。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道、法、兵,在传承过程中曾被边缘化,但从未断绝,也很少被篡改,只有儒学成为唯一显学后,历经篡改,在此重点述说。

1、孔子根据个人喜好大肆删减史料,就有了后来的儒家经典,书、礼;诗三千余篇删至三百零五篇;又以妖言惑众之名诛少正卯,开莫须有之先河。

2、始皇帝因为儒生们是古非今,发布反政府言论而焚书坑儒,对于其余诸家之书并没有如此严苛,应该与以正名。

3、董仲舒为了捧刘彻的臭脚丫子,首次曲解儒家经义,从此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成为儒家行为准则,并大肆打压异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囚父、弒兄、杀弟、灭子的李二,开始修改起居注,把自己美化成了千古一帝唐太宗,从此,历史成了任人摆布的小姑娘。

5、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使儒家思想脱离了实际,并且走向僵化。本来这些危害并不大,可惜朱熹有个赶着来认亲的后人叫朱重八,建立了明朝。

从此程朱理学就成了儒学主流,儒家思想变得没有了活力。虽有一代宗师阳明先生雄起,但却无力和整个世俗抗争。

6、清军入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有骨气的文人被屠戮一空,又大兴文字狱,收民间之书,大肆删改后,编为《四库全书》,儒家思想进一步跌入了落后的深渊。

7、鸦片战争后,东学西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被社会主流认为是落后思想而摒弃。

8、四九年之后,由于破四旧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彻底被归入了故纸堆。

每个民族都是优秀的,特别是中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而不衰亡,不仅是因为其独到之处,更在于其兼收并蓄的强大能力。因此,传统文化又开始了复兴之路。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难说精髓是什么,大致以其显学来讲,就是以老庄之道、商韩之法,孔孟之儒、孙吴之兵为代表。

再参考先秦典籍,把后人歪曲过的愚忠、愚孝、愚民,灭绝人性的不当之处加以去芜存精,基本上都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和发扬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为己用。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