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起名为积石山 ?请看《山海经》记载的河州历史!

 河州医学生活馆 2019-08-31

 河州的早期历史,在河州最早的明嘉靖《河州志》上略有记载,对汉代前后的历史基本没有什么内容。最近阅读《山海经》,有新的历史发现,不揣冒昧,现披露出来,求教于方家、识者。

积石雄关


  积石山从古到今乃是神州久负盛名的一大名山。让我们看看中国最早的地理书是如何记载的。  


“禹所积石之山”,在《山海经》西次三经、海外北经、大荒北经、海内西经、《尚书·禹贡》中都有记述。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那么积石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数千年来,人们对积石山的地理位置各持已见,迄今莫衷一是。有说在昆仑之西千有余里者;有说在黄河第一曲处者;有內蒙古说、有辽宁山东说、也有分大小两积石者,不一而足。 


《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意思是说:从轩辕之丘向西三百里,有个山叫积石之山,黄河水从山底石门中冒出来,又“西流”。黄河从青海发源一直向东流。到临夏境内流经积石县、临夏县、东乡县,到永靖县之后就开始向西流去。这里流传着一句民谚:“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上古时,这里物产极为丰富,无所不有。 


分析:这里的“禹所积石之山”,也称“禹所导积石之山”,指的是《禹贡》所记载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禹所积石山在它的东面,是黄河流过的地方。 


积石山,在今青海湖南部,黄河自这里拐向西流。这个积石山,是鲧所积石之山,也是禹所积石之山。 


《汉书》《西域传》:按其所述,大禹治水的积石山只有一座,这就是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那座积石山,其北面与今民和县相界。有些记载颇为模糊,然而,它正是名载古籍的禹所积石之山,这是毋庸置疑的。难怪1913年国民政府曾将河州(今甘肃临夏)改名为导河县,其寓意颇为清楚,不无道理。


为何起名为积石山 

   

 古代的典籍对积石山的记载很简略,没有说明它是如何得名的。现在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积石山的各种记载便是最重要的材料。只有从材料入手,仔细考察,才能形成切合实际的认识。 


  《山海经》定位:禹所积石山(海外北经)


明嘉靖本《河州志》上记载:“积石山,州西北百二十里。《禹贡》:‘导河自积石至龙门。’两山如削,河流经其中,西临番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为什么起名为积石山?是因为积石山有特殊的地质构造。岩石层状分布,新生代沉积岩、白垩系岩、闪长岩、花岗岩、二叠系——三叠系变质岩、元古代变质岩、泥岩、砂质泥岩等,一层一层,层层叠叠,好像是人工镶嵌堆砌上去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因而称之为积石山。这就是甘肃临夏西部的积石山,并非后世有人认为的北方、沿海什么地方堆成的石堆堆,或是在一小山之巅堆些石头,作为自河源而东疏导黄河的标识之类的猜测。积石山是从上古以来的著名大山,有固定的区域,岂能以人们各种需要搬来搬去?


为何叫禹所积石山 

    

青海与甘肃境内的积石山早在《禹贡》和《山海经》中就有载述,谓之“禹贡积石”或“禹所积石之山”。禹者,就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或称大禹。“所”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处,地方,住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意思是说,僖公朝拜于大王的处所。禹所,就是大禹的处所、住所、所在。简而言之,就是大禹的家乡。现在对大禹的家乡有种种说法,但《山海经》的说法确指为积石山。 


古书上有众多的记载:《史记·六国表》云:“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鲧娶有莘氏之女……产高密,家于西羌”。《后汉书·戴良传》:“大禹出西羌”。《新语·术事》:“大禹出于西羌”。《帝王世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虎鼻大口,两耳参漏,首戴绚铃,胸有玉斗,右足文履巳字,故名文命,字高密。身长九尺二寸,长于西羌,西夷人也”。这些材料都说禹生于西羌。就是说,大禹生于西羌,长于西羌。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赐支河和湟河、洮河、广通河(即古大夏水)、漓水(即大夏河的古名)之间的游牧民族。大夏河、洮河、湟水流域为其中心区域。大禹是西羌人。戎羌等部落形成了早期华夏文明的核心。后来秦穆公“欲霸西羌”及历代统治者不断打压,西羌人向西南迁徙。郦道元《水经注》引《晋书·地道记》说:“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 


积石山分大积石山和小积石山。大积石山也叫阿尼玛卿山,在青海东部;禹所积石山为小积石山,在河州积石关一带。这就是大禹治水的西部极地。 


从众多禹所积石的说法,从禹出西羌、禹出大夏的记载,说大禹的家乡在西羌、在大夏、在积石山也是有道理的。大禹治过九条河,足迹踏遍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哪个地方也从未见有禹所的记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积石山就是大禹的出生地。


来源:民族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