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耕溪 2019-08-31

我想不少人认识高俅,都是从《水浒传》中的“高俅发迹”开始的。而这里面的高俅给我们的印象则是一个整日无所事事,只是依靠雕虫小技和天降鸿运而最终平步青云的这样一个奸人。尤其在他得势之后,各种残害朝廷忠义之士,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设计加害林冲更是为我们读者所不齿。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0.0.0 林冲误入白虎堂即为高俅所害

对于这样一个佞臣,小编立马又联想到《水浒传》是一本以宋徽宗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而著出的书,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同样存在着高俅这样一个大奸臣呢?要知道在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便是北宋之殇“靖康之耻”的主角,如果历史上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的位居高位而残害忠良,那么“靖康之耻”肯定与其逃不了干系。带着这样的质疑,小编翻阅了诸如《宋史》等等的官方史记文献,却是发现历史上这个时期还真有一个名叫高俅的殿前都指挥使(禁军最高统领),但是这个高俅似乎并不像书中那样作恶多端,不信我们就来看一看。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0.0.1 历史的高俅却和《水浒传》中不太一样

一、历史上的“高俅发迹”

1、结缘端王

《水浒传》中的高俅是“吹谈歌舞,舞棒弄枪样样精通,其中尤是擅长蹴鞠,另外还兼学一点诗、词、书、赋,但对于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一窍不通”,鉴于高俅对于儒家五常以及君子品行啥也不知道,书中的高俅便如皮球一般被董将士与小苏学士等等之人左右互踢,直至最后被踢到了他的贵人端王府中,随后才平步青云。而历史中的高俅发迹过程和《水浒传》书中所写其实是大同小异,历史中少了董将士这个人物,而小苏学士则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才子苏轼。

1.1.1 高俅最开始是苏轼的“小秘书”

根据南宋时期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年轻时能文能武,为人也很伶俐听话,一手漂亮的字体更是让人惊叹(蹴鞠也是他众多技能中的一项)。他原本为苏轼的“小秘书”,负责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在1093年的时候,苏轼被贬,高俅因为给苏轼留下了好印象,而被苏轼推荐给了驸马都尉王诜(宋徽宗的姑夫)。而王诜这个人平时也没别的大事要做,就喜欢画画,因此他又和宋徽宗(当时的端王)意气相投,经常一起讨论艺术人生。高俅就是在他俩的频繁交往中——帮王诜送篦子刀给宋徽宗(当时端王)时展现了他高超的蹴鞠技能,而被宋徽宗(当时端王)一眼相中的。此后高俅便一直待在了端王府,没事陪着宋徽宗(当时的端王)踢踢球,期间高俅乖巧伶俐的性格以及在书法上的造诣无一不让宋徽宗倍感亲切,所以很快高俅便成了端王府上的红人——宋徽宗(当时的端王)的亲信。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1.1.2 历史上的高俅也是靠蹴鞠被宋徽宗(端王)赏识

2、边塞“镀金”

剩下的剧情又和《水浒传》中一般,随着宋哲宗的驾崩,宋徽宗继位。此时作为宋徽宗的亲信,高俅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乘着宋徽宗这条巨龙,一飞冲天。但是历史和小说不同的是,高俅“冲天”一共用了十多年。因为历史发展到了宋朝这里,皇帝的权力已然不是那么任性,把人从一介布衣提拔到显耀官职,首先便要招来士大夫集团的反对。而且朝廷选拔文官时,其中的定性要求便是科举的成绩,如果科举没有达标,是不能走文官集团这一条晋升之路的。故宋徽宗提拔高俅时,让的是高俅走的武官这一条路,众所周知,宋朝因为开国因素亦是走的“重文人抑武将”这样的政治线路,所以对于武官,士大夫是看不起的,对于其限制则也几乎没有。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1.2.1 宋朝士大夫

其中《宋南渡十将传》中就记载道:“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竟以边功至殿帅。”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宋徽宗想要提拔高俅,但却因为在宋朝提拔武将需要边疆战功才行。于是宋徽宗便将高俅派往边塞“镀金”去了,而边塞大将刘仲武也知道宋徽宗的意思,在高俅来到 边塞之后,很是照顾高俅。而高俅也是运气极佳,因为在这个时候正是宋朝对西夏的军事劣势转优势时期,刘仲武在这个时候打了几次较大的胜仗,这些军功自然是少不了高俅的份。自此高俅才是凭借这些军功完全登上了殿前都指挥使的宝座。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1.2.2 边塞的军功使得高俅位居高位

二、历史上的高俅为人怎么样

经过对历史上的“高俅发迹”的介绍,高俅的经历确实和《水浒传》描述的差不多,不一致的地方就是现实的高俅到殿前都指挥使这个位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是靠混迹于边关数十载的军功换来的。而历史上的高俅在做下人的时候性格乖巧伶俐,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当下人时作恶的事迹,反而记载了他能说会道,做事能让上级满意,从而博得上级好感。那么当高俅坐上殿前都指挥使之位后,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又做了哪些事呢?

1、颇为照顾苏轼门生

史书上记载高俅在担任高职后,每次在京城见到苏轼的门生后都会“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要知道这时正直敏感时期,因为权臣蔡京正在极力打压苏轼及其家属子弟,而高俅此时本可选择袖手旁观,因为毕竟他只做过苏轼的小秘书,后续的升迁也是靠他自己的力量,与苏轼没有太大关系。这个时候这么明目张胆的帮助苏氏子弟,反而将自己处于蔡京的对立面。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的高俅多少还是重恩之人,这一点也可以由他对待武将刘仲武的态度上看出来。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2.1.1 尽管苏氏被打压,但高俅却经常接济苏氏子弟

2、回报刘仲武

前面我们讲到,高俅来到边疆之时,武将刘仲武对其百般照顾,很多军功都让给了高俅。而高俅在升任殿前都指挥使后,仍然时时记住刘仲武对其的恩惠。在1115年的时候,刘仲武在边疆吃了一次败仗,按照宋朝的制度与法律,打了败仗的武官是要被贬职的,但是他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甚至其还在继续往上升官。这一切是和高俅密不可分的,因为高俅在此期间经常在宋徽宗面前说刘仲武的好话,这才使得刘仲武打了败仗却没有被革职。而高俅对于刘仲武的子嗣刘锜也是特别关心,在刘仲武死后,就是高俅极力推荐刘锜继续担任边关大将的。而这个刘锜便是日后南宋的抗金名将,他两次大破金军,与岳飞齐名,但因为在南宋朝廷中无人而被罢黜兵权,放到大后方担任闲职。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2.2.1 刘锜是南宋名将,与岳飞齐名

通过这几件事,可以看到高俅是一个有恩就报的人,而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其苛刻的对待下属或者百姓,相反其为人谦和、圆滑,对待上级其则是顺从阿谀,而对于下级其又是谦和、放纵。这样的一个人无论放任哪一个朝代,都为上级或下级所爱。但是很不幸的是在宋朝,这样一个人担任的是军职——统领整个禁军,如果高俅担任的是文官,我想于国家不会产生太多危害,但如果是任军官的话,那么势必会造成军队纪律涣散。同时,历史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3、高俅统领的禁军战斗力极差

当然这并不是高俅一人的锅,因为在他上任之前,纵观整个北宋禁军的战斗力也早就下滑了,只是高俅加速了整个过程。典籍《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掌管禁军期间,对禁军的训练不闻不问,只是要求禁军练了几个“花把式”(类似于杂耍)以此来博得宋徽宗开心。他发明了一种军队竞标比赛,这个比赛内容则是禁军们各自出些奇异的节目,谁能让宋徽宗开心,则最后的头筹就是谁的,所以说高俅这种性格注定了禁军没有多少战斗力。而且典籍还记载到,高俅除了不管军队训练以外,反而将禁军私自用来建造自己的府邸,这样堂而皇之的占用禁军劳动力,却也是高俅谋私的表现。

2.3.1 高俅统领的禁军一般只练些“花把式”,供宋徽宗消遣

历史上的高俅也就是这样了,作为一个朋友的高俅显然是合格的,他知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报答苏轼之恩而对苏氏子弟照顾万分,为报答刘仲武之恩,而在朝中尽量为其好言好语。作为禁军统领来说,显然其是不合格的,对待禁军持放纵态度必然导致禁军涣散,私自利用禁军,这是在为自己谋私的表现。但不管怎么说,高俅算不上一个大奸大恶之人,虽然其用禁军谋私,使禁军纲纪涣散,但比起历史上的其它奸恶之人来说,这点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只能说高俅错就错在担任了一个位居要职的武官,高俅这样的性格如果担任一介文官的话,那么可能历史又是另一个样了。

三、高俅结局怎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高俅在历史上并非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反而其比当时的宋朝“六贼”(朱勔、李彦、王黼、童贯、蔡京、梁师成)来说,简直就是蚍蜉与大树。所以说历史上的高俅并不为世人所憎,他的命运也与当时的蔡京、童贯等辈截然不同。公元1126年,金军渡过黄河,宋方朝野一片哗然,宋徽宗率领一众大臣南下逃亡泗州,此时本该留守东京的高俅也跟随宋徽宗一并逃亡,禁军一哄而散。随后高俅到达泗州之后又与童贯产生了矛盾,童贯跟随宋徽宗再次南下,而高俅则因为与童贯矛盾的缘故,称病又回到了东京。这一别却是再次救了高俅一命,因为童贯等人跟随宋徽宗下江南不久之后,便被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以惑乱朝纲之名一并处死了。而高俅则因为没有前往江南免过一死,根据《宋史·李若水传》记载,高俅于公元1126年病逝于东京,天子为其挂服举哀。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3.1.1 《宋史》中的高俅平平无奇

四、高俅为何被传为大奸大恶之人

纵观高俅一生,大奸大恶之事并没有做,真正的为民为国之事也没有做。史书上关于其的记载也不多,只有一些只言片语,零零碎碎的总结其一生。我想正是因为是这样,史书的大片留白,才能给后世更多的发挥空间。但为何要将高俅发挥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这可能得问问高俅自己,说来说去高俅始终是靠蹴鞠这种在当时看来不务正业的技能而成功博得高位,但是历朝历代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空有一身才华与满腔热血的人才报国无门,所以说这些人难免会有些许嫉妒。在后世的文艺或文学作品中,大家看到了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位靠歪门邪道成功上位的人,更可恨的是其上了位也不为国为民做事,说白了就是尸位素餐,再加上史书上对其留了大片空白,一众文人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传来传去,高俅就成了那些胸有大才却无处施展的人的宣泄口,一代奸人的印象也就这样传来下了。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4.1.1 《水浒传》中的高俅更多的是一种文人创作的艺术形象

我不知道如果高俅知道了如今世人对于他的认知会有怎样的反应。但高俅却是因为这种认知而得以被如今大部分人所知晓,毕竟如果历代文人没有撰写高俅这种形象而是换撰写另一个人,那么我想单以史书对高俅的记载,除了历史学家知道高俅以外,还有谁能知道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