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膜角膜肿瘤都有哪些?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8-31

一、结膜色素痣

结膜色素痣是先天性良性瘤,源于神经外胚层,位于上皮下结缔组织内,病理组织学上由痣细胞组成,排列成巢或成行。结膜痣多发于角膜缘附近及睑裂部的球结膜,呈不规则的圆形,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稍隆起于结膜面,痣一般为黑色,浓淡不等,有的呈深黑色,有的为棕红色。痣内无血管。如痣体突然增大,表面粗糙,且有血管长入者,为恶变的征象。一般不需治疗,如影响容貌,可以手术切除,但要注意切除彻底,一旦发现有恶变,应手术切除,切除必须广泛彻底,以免复发。

二、结膜血管瘤

结膜血管瘤多为先天性,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型。前者系一团扩张的毛细血管,无明显边界;后者则为隆起的紫红色肿瘤,外有包膜,可为多叶,有相互交通的血液腔隙。有压缩性,随结膜一起移动,发生于睑结膜者可带蒂,有些则表现为血管扩张,可与眼眶或颅内血管畸形伴发。可手术切除或电凝、冷凝,亦可用90锶放射治疗。应用皮质类固醇局部结膜下注射或口服也有较好的疗效。

三、结膜皮样脂肪瘤

皮样脂肪瘤(dermolipoma)常出现在靠近外侧的颞上象限的球结膜下,呈黄色,表面软,光滑或为皮革样上皮,可有毛囊。弥漫生长而无明显界线。肿物可向上、向外延伸,并界于外、上直肌之间,可向前生长至角膜,向后长入眼眶。多为双侧性,病理上属实性皮样肿类型,但上皮结构稀少或缺如,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病变小时多被眼睑遮盖,暴露不多,一般不需治疗,如影响美容,可手术切除。

四、角膜皮样瘤

皮样瘤(dermoidtumor)为一种类似肿瘤的先天性异常,并非真正的肿瘤,而属典型的迷芽瘤。来自胚胎性皮皮肤,表面覆盖上皮,内由纤维组织或脂肪组织构成,可含有毛囊、毛发及皮脂腺。一般侵及角膜实质浅层。

【临床表现】  多位于颞下方球结膜及角膜缘处,为圆形谈黄色实性肿物,表面有纤细的毛发,肿物的角膜区前缘可见弧形的脂质沉着带。有时肿物可位于角膜中央,仅遗留周遍部角膜。若角膜皮样瘤伴有耳部畸形、脊柱异常等即为Goldenhar综合征。

【治疗】  宜手术切除及施行板层角膜移植。位于角膜中央者要尽早手术切除,并作板层角膜移植,以防弱视。如果皮样瘤组织侵入全层角膜,则改作穿透性角膜移植。

五、角膜原位癌

原位癌(carcinomain site),亦称Bowen病。多发生于老年,单眼发病,病程缓慢。

【病理】  细胞呈多边形,核分裂相多,上皮角化不良,棘细胞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异形性明显,但上皮细胞的基底膜仍然完整,病变不向深部组织浸润。

【临床表现】  好发于角膜缘,呈灰白色半透明隆起,有血管时呈红色胶样扁平隆起,界限清楚,局限生长。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角结膜鳞状细胞癌鉴别。

【治疗】  病变不向深部组织浸润,易于手术彻底切除。可作切除及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预后良好。

六、角膜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多见于40~60岁男性。好发于角膜缘,外观呈一小圆形粉红色隆起,在肿瘤周围有新生血管围绕,邻近球结膜充血明显。裂隙灯下可见血管在肿瘤内散开形成纤维血管束,此为恶性的可靠证据。肿瘤也可呈片状,遮盖部分角膜。病理活检见癌细胞形成许多细胞群,边缘为柱状细胞,其内为多角形细胞,中央为扁平细胞,可见角化柱,肿瘤内血管丰富。需作手术切除肿瘤联合角膜移植术,辅以放射洽疗。

本文系魏锐利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