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北京豪宅——金銮殿与银銮殿

 韩林图书馆396 2019-08-31

金銮殿-银銮殿.mp3 来自链景旅游 08:36

金瓦金銮殿、皇上看不见”这首90年代热播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片尾曲想必当时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

提起金銮殿,很多人都会想起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而在北京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银銮殿,它究竟在哪里,又和金銮殿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太和殿(金銮殿)

片尾曲中的“金銮殿”就是我们在故宫里看到的太和殿。“金銮殿”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是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

太和殿殿内金柱

金銮殿不是因为金瓦而出名,殿内金砖铺地。因而又名金銮殿,金砖是因其打造时所需的钱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内陆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

太和殿内金砖

但是金砖并不是由用黄金制成的,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苏州人把这些专门送至京城的砖叫做“京砖”,苏州人“京金”不分,于是就改名为“金砖”了。

太和殿殿顶(金瓦)

再来看金銮殿的殿顶,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金瓦”了。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明代时黄色的琉璃瓦更是代表了皇家贵族的专用饰品,琉璃黄也从此得名。琉璃瓦更是代表了皇家贵族的专用饰品,琉璃黄也从此得名。

那么紫禁城的琉璃瓦为什么要选用黄色呢?

原来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色配五行也配五个方位。在五方中土居中,所以黄色为中央土地和正色。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群,美在其中。——《易经》

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琉璃瓦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紫禁城

说了这么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黄金,金灿灿的金子到底在哪里呢?原来隐藏在金銮殿的彩饰和皇帝的宝座中。

和玺彩绘

金銮殿的彩饰“金龙和玺彩绘”,其主要图案全部都是龙,用金量极大,不仅龙纹贴金,主要线条也贴金,金碧辉煌,尽显皇家气派,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


髹金漆云龙纹宝座

走进金銮殿,正中摆放的就是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宝座所髹的金漆用的是所谓“泥金”法,将金箔在胶水中研细,去胶晾干成为粉末后,用丝棉拂扫到打好金胶的座身上,最后用半透明微黄的漆最后刷一层而成。金箔的色泽在罩漆的保护下恒久不变、益发光亮。宝座在同样雕满龙纹的屏风衬托下,坐镇中轴线的核心,俯瞰天下。


龙椅

除了金以外,古代最贵重的就是银了。在北京,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银銮殿。说起银銮殿,可以和金銮殿媲美,那么究竟是谁才配得起拥有这座银銮殿呢?银銮殿又在哪里呢?

和珅宅邸恭亲王府

和珅的宅邸恭亲王府是许多游客游览北京必来参观的景点。说到恭王府,它坐落于北京前海西街,面积有六万平方米左右,除了故宫,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规模的王府出现呢?

和珅

那是因为清朝时期有一个大贪官叫和珅,和珅当时贪污了非常多的财产,他把这些钱都用来建造这座房子了,而这座恭王府正是由他命人建造的,当时可以媲美皇宫。

嘉庆把和珅扳倒以后彻查他的家产,光白银就有8亿两,再加上其他珍稀古玩,得有10亿两往上

恭王府藏宝楼

这是什么概念呢?那个时候大清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也不过是白银7000万两,和珅的家产等同于大清国库15年收入的总和。

银安殿(银銮殿)

而恭王府的正殿银安殿就是我们俗称的“银銮殿”。银安殿是恭王府举办重大庆典的地方,现在的银安殿是两年前专家们根据历史资料重新修建的,绿色琉璃瓦屋顶的银安殿气势恢弘,屋檐下的彩绘金龙让银安殿更显气派。

银安殿绿瓦

而这银銮殿屋顶所用的绿瓦在当时是被判定属于僭侈逾制,这也是和坤最后被杀头的二十大罪状之一,可见和坤当初的权力地位何等显赫。

恭王府旁什刹海

关于“金銮殿”与“银銮殿”还有一个风水的传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而金銮殿正巧坐落于这条龙脉的中心;另一条是水龙,即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水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

郭沫若故居

我国十大元帅、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如今这两座宝殿也只剩下斑驳的黄绿琉璃瓦向游客们诉说着主人们的往事,这些故事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更多专业旅游资讯、有趣的景区故事、好玩的网红景点

请搜索:链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