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32岁医生不幸离世,猝死的抢救有时候由不得医生......

 韦清元 2019-08-31

天午休起来,瞬间被医疗群中的消息震惊,北京同仁医院32岁的眼科医师不幸离世!才32岁,一个年轻的医学博士,医院的团委副书记就这样瞬间离我们而去。让虽然真希望这个消息是个假消息,因为我专门到医院官网和医院公众号去看了看,没有看到这个消息。

但面对死亡,尤其是猝死,我们依然不得不聊聊!

一、猝死的真实现状

据统计,我国心源性猝死人数每年约有55万之多,居全球之首,但有统计有约七成以上的猝死却发生在院外。在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率不到1%,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抢救成功率却高出我们十倍以上。这就是我国猝死抢救的现状,很多人又该嫉恶如仇的说“国外的医生比中国的好,中国的医生技术水平真差!”。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事实上,无论技术还是硬件,我们的医疗救治能力已经大步提升,很多地区的急诊救治能力不比美国差,甚至比他们还要及时,但为什么就是成功率不高呢?

二、猝死抢救的真相

对于猝死的患者来说,一旦发生心脏骤停,4分钟内完成呼叫、心肺复苏和电除颤,那么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以达30%以上,但4分钟内没有进行有效抢救,患者被抢救成功的概率就不到1%。但事实上,在4分钟内,即便是最快的医疗救护小组也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们的吃瓜群众又该骂了,要你们这群医生吃干饭的吗?不能早点去抢救吗?

我国各大城市医疗救护时间能够到达现场的肯定都在4-6分钟以上。那么是不是美国的到达时间就短呢?当然也不是,在美国,医疗救护人员到达时间和我们相差无几,即便是最快时间到达,也会和我们一样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抢救黄金时间。那么美国的医疗救护又是如何成功率在我们的十倍以上呢?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全民救护知识的普及以及AED的普及。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的,往往不是医护人员,而是第一发现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猝死抢救成功率远远高于我们的原因!这也是我题目中写道,猝死抢救不能只靠医生的原因和目的。

三、猝死正确处理方法

发现猝死病人,尽早呼救、有效心肺复苏、及时进行AED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三步,但在我国,这些恐怕远远不够,抢救技术的培训和普及依然任重而道远!

下一个猝死不知道发生在哪里,下一个出发去现场的急救小组依然可能会错过黄金4分钟,人人都是医生不可能,但人人学会急救技能却是可能的,而每个公共场所都配有AED,或许就在不远的路上。

年仅32岁的生命就此终结,他还不忘初心的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为32岁的同行致敬,为年轻的生命默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