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南这个古村落,住着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zdjphoto 2019-08-31
西递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究竟是什么样的山水,当得起“痴绝”二字。
来过徽州数次,见过艳阳,见过烟雨,见过暮霭,四季的流转中,最美的时刻还是清晨,清晨的光线温柔明亮,偶有人家炊烟袅袅,有三分雾气,一点朦胧,万种风情。
有时候和一个地方的缘分就是这么微妙,阔别三年,再次来到西递古村,这里有高低错落的坡顶、马头墙、翘起的屋檐,像是穿越到了古老徽州的正当年,又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首清新脱俗的诗,岁月的交替,让它沉淀出迷人的韵味和风采。
景区门口的这座高十多米的楼阁式青石牌坊——胡文光牌坊特别显眼,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为明朝西递进士胡文光所立,它是西递十三座牌坊中仅存的一座,也是西递标志性的建筑,雕刻了文官、武官、各种动物等题材的图案,记录着西递曾经的岁月沧桑,站在青砖黛瓦下,禁不住想探究这个古村里的光影故事。
西递村不大,可以爬上对面的山顶看全景,密密匝匝的白色房子堆满在绿色的林子里,从村头走到村尾,也实在花不了多长时间,只是弯弯曲曲的小巷子,让你一时恍了神,失了方向,就如同朱举人“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想,身忽飘飘,如驾云雾,已到壁上”,迷失在一幅白墙黑瓦,重重迭迭的异世界。
从村口的拱门进去就是村里的一条主干道了,全部由青石板铺成,共有99条巷子,稍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有人说:“西递,是一位从岁月深处走出来的风尘满面的高贵妇人。”
名川大海,看一次就够了,唯有秘境里的避世时光,才能说服像我这样挑剔龟毛的处女座,乐此不彼地来了又来……
对于徽州的痴梦,不仅在于如画的风景中,也在于老宅子里,那种静谧之处见时光的恍惚之感着实令人眷恋。
脚踩着被岁月打磨的青石板路,穿梭在明清古宅院之间,这里其实更适合喜欢安静的人,被时光刻上沧桑的村落,写意而质朴。
古时候,待守闺中的小姐常常用抛绣球的方式进行选婿,此楼便是小姐们的绣楼了,求婚者集中于楼下,谁接着就定谁为女婿了,也是极其具有趣味性的。
徽州 自古多才俊,这些文人喜欢为自己的居所命名,不论大富大贵,亦或是清苦贫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给宅子起一个文雅的堂名。
在西递,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家宅院和精美的木雕、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草、砖雕的楼台亭阁,这些砖雕、木雕、石雕汇就成了徽州历史闻名的“三雕”,信步走进一幢老宅,就会翻动一页历史,随处踩动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朝代。
在徽州的古村落里,除了听导游用高音喇叭讲解的各种老宅故事之外,也一定要走走无人的小巷子,感受时间的老去,岁月的回转,一种回忆弥留心底。
一个人背着相机走在一些巷子里,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几百年前,随处可见一些老宅和精致的店铺,有城市在,就会有异乡人在, 西递也不例外,有些人成为哒哒马蹄声中的过客,而有些人来了就不走了,留下来开家小店,看人来人来,过一份安静的生活。
为了寻觅一份遗世的古朴,在西递古村享受白日里的徽州大院,也迷恋黄昏后窄巷内的寂静无声,有山水,有人文,有历史,在徽州 ,总有一种风景,温暖了心,走进了梦,也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村落让人心动,几十年如一日的安静从容,仿佛从存在的那天就是这个模样,很多年后依然是这个模样。

来源:黟县徽黄旅游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