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冷军近些年来喜欢玩点儿国画感到不解,感觉一个顶级油画家跑来客串国画家,似乎有些不务正业的味道。冷军为何要客串“国画家”呢?冷军画国画肯定不是“不务正业”,画国画对于冷军来说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能让他在日复一日的油画创作当中走出来、放空脑中固有的模式,从国画中汲取到一些新的灵感,其次就是通过练习中国画中线条变化的那些创作技法,让他能尝试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去。 ∆冷军 事实上冷军也早已经开始了将国画技法融入到油画当中的创新,比如近年他自己最为满意的油画彩竹,就属于典型的用油画表现国画精神的体现。在国画创作中,线条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冷军在练习中国画的时候也很喜欢画那种需要大量用到线条的题材,而画虾,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冷军画虎 当然,除开画虾这种线条较多的国画之外,冷军还画虎,这种写意的水墨画又对笔墨的晕染层次等方面有要求,总之不同题材的国画,对技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冷军自己也说国画的确是很有高度,而他自认很难达到,不过,他却可以通过研究国画技法的层面来提升他在油画方面的“高度”。 这其实是很聪明的,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他比外国油画家拥有更大的优势:他可以研究国画来提升油画,而外国画家身边却没有另外一种古老而伟大的绘画种类可以供自己研究。 ∆齐良迟 继续回到冷军画虾的事情上来。随着冷军的成功,他的国画也被精明的藏家拿到了艺术品市场上,因为只要署有“冷军”的画,都不愁没有藏家。虽然国画并不是冷军的专长,但他的多幅水墨画虾流入到了市场上,其中最贵的一幅成交价达到了五万一千八百元,画中只有三只小虾和几根枝叶(见下图五)。但那三只小虾,的确画出了齐白石的味儿和神韵来,要是把落款写成齐白石,估计也能蒙混过关了。 ∆齐良迟画虾 一个画油画的改玩国画,一幅虾能卖五万多,其实也挺厉害的了,毕竟很多齐白石的后人画的虾都不一定能卖到这个价来。比如外边很多署名“齐白石某某孙某某后人”之类的画作,虽然看上去名头吓人,实质上却无人问津,即便画得和齐白石本人没啥区别,人家也不太认:毕竟你只是齐白石的某某人,却不是齐白石本尊。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冷军画的虾能卖五万,当然是能比过某些齐白石后人,但比齐白石还是差得贼远,即便是和齐白石之子齐良迟比,也不在一个水平面,尽管冷军画出了齐白石的味儿来,却还是要输给齐良迟。 ∆冷军画虾 齐良迟是齐白石的子女当中真正走出了自己的艺术大道的人之一,他既保留有齐派基因,又形成了与父亲有所迥异的面貌来,加之其为人处世均获得了世人的尊敬,是“齐二代”里面的优秀代表。比如说齐良迟画虾,就与老父亲有些许区别,正是由于他没有全盘“继承”老父亲的那一套东西,他的画虾之作才能创下一幅高达177万的成绩来。 ∆齐良迟国画 上图四就是齐良迟的《群虾图》,图中也仅仅画了三只虾儿,这幅画可以明显感觉到与齐白石的虾有所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虾的生理结构,老父亲是将虾精简到只画五节,但作为齐白石的儿子,齐良迟却并没有一股脑儿按照老父亲这一经典处理手法来画,他偏画成了六节。你再看看冷军画的虾,就会发现冷军虽然不是齐家子弟,他却反而学了齐白石的“五节虾”画法。 当真是学白石者输呀!齐白石自家儿子齐良迟没走自己的老路,避免了与自家人争食的不堪局面,也造就了齐良迟最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大概冷军输给齐良迟的原因之一了,毕竟在画虾这件事上,冷军应该还处于学习的阶段,而齐良迟却早已经走出了老父亲的套路。 其实齐良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继承了老父亲的衣钵,在他其他的国画作品当中,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熟悉的“齐家秘方”味儿来,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强大的齐家基因吧”,总之,冷军画三只虾不如齐白石儿子画的三只虾,也并不意外,输的也并不怨。 (文:路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