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为什么体寒严重

 素和雨洛 2019-08-31

金枢房

看了北川先生的那篇文章《中医会消亡吗?》,把我这位热播中的“女医”急坏了——中医绝对不可以消亡!

为什么呢?如果中医消亡了,中国的孩子们可要遭殃了!因为西医儿科,现在已经告急了,全国儿科医生缺口几十万,家长、医院都在闹“儿医荒”。更为严峻的是,让西医儿科陷入困境的,是因为西医的治疗哲学越来越Hold不住体质变寒的熊孩子了!

儿童,是人们以为身体最健康的群体,不少中医更是认为“小儿乃纯阳之体”。可是在临床上的一个个儿科案例,一个个真实故事,让我这位西医转中医的女医,十分震惊:孩子们的身体远比我预估的虚寒!

我接触的儿童,大多从2岁到7岁,由于中医不分科,我也有机会给一些孩子的爸妈看病,发现原来如今70后、80后做爸妈的,身体全部是三阴证,非常寒湿,所以生下的孩子,从小就先天阳气不足。

如今的儿童寒湿到何种程度呢?例如有个4岁男孩,因为长期地图舌,鼻炎,腺样体增生,在广东看了很多医生都不好,家长都决定去北京找专家了。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这个孩子,因为他妈妈特别用心,跟着我读了整整一年的《儿童健康指南》,彼此逐渐建立了信任。我给这个男孩检查后,发现他脾胃非常寒湿,使用中药扶阳治疗,理中汤合大建中汤,干姜最大量曾经用到30克,而他才4岁。更重要的是,他断断续续吃了一年的中药。

这个男孩之前无法发烧,最多低烧。她妈妈通过读书会学习到自然发烧的重要,明白了孩子要通过一次次自然的发烧重建自身免疫力。果然在中药治疗过程中,孩子发了几次烧,而且越来越高,最后一次39度以上,接近40度。但每次都没有吃西药,全部靠中医治好。此外他妈妈坚持给他做艾灸,4岁的小男孩,吃中药,做艾灸都乖极了,让我们这些女医生喜欢得不要不要的。

一年多以后孩子的体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地图舌、鼻炎明显好转,维持不发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当天气突变,幼儿园很多小朋友生病时,他反而不容易生病了,小脸红彤彤的;他的食欲以前过度亢进,现在慢慢恢复平衡。

在治疗过程中,小男孩的妈妈几次焦虑的坚持不下去,找我倾诉说自己为了孩子全心投入,很努力的学习成长,为什么没有很快好?为什么要吃这么久的药?娃娃有天问妈妈: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不用吃药,而就我要吃呢?喜欢小正太的女医生听了此话,心都快疼碎了。但是每次检查发现他还是寒湿重,治疗还得继续。可是他为什么这么寒湿,我也很困惑。

有一次孩子的爸爸病了,痛风发作很严重,靠止痛药止痛,还伴有长年腰椎增生,腰痛。一问病史,大概明白了。他因为小时候肝风抽动症,被中医建议连续数年、大量的喝羚羊角粉泡水;他为了健身,长年游泳,秋冬也游。羚羊角性寒,做为慢性调理体质来使用,对阳气伤害极大;而人体虚寒之后,体表阳气失去健康的防御能力,再去游泳,湿邪也深入体内,最后成了肝肾脾严重阳虚寒湿的体质。而孩子妈妈身体也寒湿,孩子从小就先天阳气虚弱了。现在不少中医还在死背书曰“小儿乃纯阳之体”,可事实是,现在的儿童三阴虚寒体质极其普遍,很多孩子存在脾肺阳虚,心肾阳虚,肝胆阳虚。

这只是一个案例,我遇到的2-7岁儿童中,还有比这个男孩更虚寒的。有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一次患肺炎高热不退,用麻黄、桂枝到《伤寒论》的成人量,大约一天45克,才能逐渐退烧;之后逐渐减量,治疗约10天后康复。后来小女孩又经过几次发烧,腹泻,腮腺炎,急性喉炎等,全靠中医治好。现在孩子3岁多,上幼儿园了,体质明显好转,感冒发烧有时用益生菌都能好,或者吃药只需小方一两次就恢复。这个小女孩的用量,最让我感到心惊动魄。当时是用小青龙汤与苓甘姜味辛夏仁汤化裁,发现剂量不够就是不退烧,不好转;而一达到《伤寒论》写的剂量,就可以出汗退烧。我分析一方面与现在的中药药效变差有关,另一方面说明孩子寒邪的确很重。小女孩以前长期便秘,家人曾给她喝凉药煲汤,发展为顽固性便秘。后来经过扶阳调理,体质改善,便秘也好了。

我大学读的就是西医儿科专业,对各种年龄、体重的儿童,如何计算药物剂量接受过扎实的训练。对于从新生儿到大孩子,如何把握与成人剂量的区别是有经验的。正因为如此,我才在遇到小儿用量如此之大时,感到很震惊,很不踏实。所谓艺高人胆大,这么用药法,得要求中医有很厚实的经方功底。因为扶阳不是乱扶,辩证用药一定要十分准确,而我还做不到面不改色心不跳,遇到这么大的药量吓得花容失色,真是如履薄冰的走过来。有些扶阳派的中医因一时没掌握好辩证,方子开错又大剂量扶阳后失误,就招来他人对“扶阳”与“大剂量”的质疑。如今病人的阴寒体质之严重,实际上对中医的医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让医生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医院的中医几乎做不到花太多时间辩证,每天看那么多病人,几分钟内要下决定,这得要求多少神医转世才可以啊?我自认医术不精,半天只能看1、2个病人。婆婆妈妈追问各种病史,生活习惯,还要结合做动态的经络检测,才积累了一些中医治疗上比较满意的医案,让自己内心感到安稳些。但是这么龟速的看病,医生能生活吗?当然活不了。追求生存,还是疗效,居然成了中医要面临的两难选择。我只能给自己定位,先做深度中医个案研究,然后把研究结果公布出来,向各位家长、医生们大声疾呼“下雨了,快收衣服!!”——哦,不,应该是“娃太寒湿了,你们快醒醒吧!”

当然不止娃娃们这么寒,真实的情况是全民皆寒。今年五运六气的主运是水运太过,阳气被严重克伐,对每个人本来已经虚损的阳气来说,可谓雪上加霜。从今年春节前开始,我陆续听到5、6起身边朋友家里老人离世的消息。还有70后患重度肺炎离世;80后通宵打麻将一晚后脑溢血;90后半夜12点洗澡后休克的事情。逐一印证了我深深的担忧。有位90后微信大咖写了一篇文章《我们很年轻,但是我们身体很差》,的确如此,越年轻的身体越差,00后,10后,差到远远超过医生们的预期。

有位民间中医李可先生,70-80年代就发现国人普遍存在的阳虚体质,他在丰富的临床病例中,开创了大剂量扶阳治病的先例。李可先生任山西灵石县中医院院长时,西医抢救不好的病人,从ICU转中医科。李可治了上万例西医垂危病人,全靠中药与针灸,而且速效,都在半个月、一个月内出院。但是李可先生的处方,需要当地公安局长签字,因为全部大量超过药典。李可先生创造了很多中医的奇迹,给我们这些后学注入了对中医的信心,也为我敢增大用药剂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为他给现代人的寒体质把准了脉,下对了药。

李可先生晚年来过广东治病,发现治疗效果没有那么好了。其实不是他方法不对了,而是如今的病人身体寒湿更严重了。比他书里所写的观察,保守估计要寒湿2倍。这意味着大量中医看不好病的原因,不是中医不好,而是病人体质迅速下降,病重药轻,影响了治疗。

想听我说西医儿科困境的小伙伴,估计脖子都等长了吧?谈这么多中医,是因为我要先表达清楚观察到的临床现象——现代人阳虚寒症体质广泛存在,儿童阳虚也很常见。

面对这样虚寒的病人,西医还能笑傲中医吗?

西医的药物按中医药性看,绝大多数阴寒。更可怕的是,静脉点滴,直接把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药物,注射到人体37度温暖的血液里。寒凉的药物,以寒凉的方式输入已经虚寒的病人体内。再加上医院的封闭式中央空调来友情客串一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轻者,寒凉的治疗方式把病邪向体内压抑,表面看孩子症状消失,实际上体质变差。例如退烧后全身出虚汗,用了静脉点滴后出现眼袋,黑眼圈。一次感冒症状被抑制之后,越来越容易感冒、拉肚子;食欲亢进或变差,变得消瘦或长胖,容易得各种皮肤病。常感到怕冷,容易尿床、流口水等等。

重者,寒邪重伤心肾,可能在输液中,病人就猝死。

各位可以去搜索近年来输液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常见,而且儿童猝死也屡见不鲜。

病人猝死,家属愤怒,暴打医生。。。西医面对的医患矛盾前所未有的严峻。 

西医医生受不了巨大压力,被迫离职。首当其冲的是西医儿科,如前文所述,全国医院都在闹“儿医慌”,儿科医生缺口已经数十万。

国家开始禁止门诊输液,停止儿科急诊,甚至某些医院儿科被迫关闭。

但是这些行政措施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当然没有。有中医一针见血的指出引起西医儿科困境的真相,是“无效医疗”。一批批优秀、杰出的西医医生,在为西医阴寒、错误的治疗哲学买单;在为万千家庭阴寒、错误的生活方式买单。

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的身体为什么这么寒?

如北川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衰落。西方生活方式进入国门,短时间内改写了中国人的生活,短时间内摧毁了中国人的体质。如今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承受各种错误的生活、育儿方式带来的健康恶果。

1、四季反常。

健康的自然环境,是冬冷夏热。可是暖气让北方冬天室内温度在20度以上,冬不藏精,阳气收藏受损;空调让夏天室内温度在10-20度,夏天伤阳,阳气无法升发。孩子们在产房出生,从小吸入的第一口空气,就是带着空调味的冷气。宝宝从母体出来,原本被温暖包裹,结果一呼吸,就遭受了巨大温差,肺部首先遭受寒邪。想要改变孩子体质,首先要让孩子恢复夏热冬寒的正常四季生活。想要深入学习这一点的家长,推荐看看徐文兵老师讲的《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     

对于医生来说,只了解“冬寒夏热”还远远不够。还要懂河图洛书,五运六气,才可做到”上工治未病“。因为中医是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医学,五运六气、河图洛书、阴阳术数,是中医的必备知识。北川先生谈到中医传承问题严峻,必须要重新恢复中华传统文化,我是点100个赞的。但我对中医未来比较乐观,是因为学好《伤寒杂病论》仍可以做个治已病的下工。并不是说五运六气等古中医理论不重要,而是相对于更无效的现代西医,《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上的疗效,足以保住中医延续法脉。

有的医生可能说,那么温病呢?我说经方可以治温病你信吗?我接手了不少孩子的“温病”,经过温病派各种寒凉药物摧残后,最后都是用经方治好的。倪海厦医生认为温病学派的出现是中医的衰落;李阳波先生认为汉唐以后中医就在逐渐衰落了,到了清朝已经是衰到极点。结果呢?穷则思变,中医又在清朝、民国开始慢慢出现复苏现象,出现了一批恢复中医正法的大医。所以北川先生如果真的笃信传统文化,那么应该等待中医否极泰来,阴极转阳的曙光。

2、饮食寒凉。

冰箱的普及,让儿童从小就接触各种冷饮,生冷水果,脾胃大量受寒。脾胃乃后天之本,食品安全的恶化让孩子从饮食上能吸收到的大地精华极少极少,毫无营养的勾兑奶制品,各种食品添加剂,农药、激素、抗生素等调和而成的三餐与零食,让孩子脾胃非常虚弱,体内毒素超载。看到孩子脾胃虚弱、寒湿,生长发育得不好,家长们误以为孩子吃不饱而营养不良,每顿都给娃塞得满满的,买各种补品乱补一气,孩子们原本虚弱的脾胃负荷真是苦不堪言。

有些家长说我相信中医,我用中医育儿。于是看到专家说,夏天热,要吃绿豆海带下火,西瓜香蕉清热;多吃新鲜水果,多喝酸奶牛奶。。。结果熊孩子又被摧残了一把。为啥?这些全是寒凉食物。例如有个5岁男孩,妈妈在专家指导下给他每天一个猕猴桃,说需要“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坚持吃了一年半,出现顽固难愈的咳嗽。小儿脾胃娇嫩,猕猴桃性寒凉,长期食用使得脾胃重伤。例如有位家长,带着7岁黑眼圈的孩子来找我,说孩子体质很差。“但是我很注意中医养生啊,长期给孩子煮百合、绿豆、薏苡仁、莲子心吃”。我默默拿出药典让她自己查,给孩子吃的一堆全是寒凉之物。再例如,有个患哮喘8年的女孩,吃一小支螃蟹腿,哮喘大发作一次;吃一口冰淇淋,哮喘大发作一次;吃一次燕窝,哮喘大发作一次。我看到此类因为吃了寒凉食物而生病的故事,真可以写一本小说,书名就叫《警世育儿录》。

《黄帝内经》谈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人体是“外热内寒”,因而腹泻的病人最多见于夏天。体内寒本应该吃姜护阳,但是如今的养生育儿理论却违背了古中医的哲学,滥用寒凉。可见北川先生所谈,中华文明的衰败,不是只影响了中医的成才,更可怕的是让民众的中医观念走向阴寒当道的误区。

除了严格戒除寒凉饮食,孩子吃什么最健康?如何应对如今食品安全的问题呢?推荐家长看一本欧洲人智医学的营养书《这样吃人生大混乱》。此书名字很俗,学术含金量却不低。此书作者Dr. otto wolff 原是生物化学家,后来学医做了医生。他通过研究生物化学分子结构的规律,得出和中医非常近似的医学观;他研发的人智学药物配方,是人智学药厂的热销药剂。人智医学属于古典西医,相当于现代西医的老祖宗,但哲学观和古中医惊人相似。在上古时代,古典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如同失散的兄弟,趋同性很强,并不是如今大家看到东西方文明隔阂巨大,冲突剧烈的状态。

关于饮食,我之所以推荐的不是中医书籍,是由于现代食品工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中医当然也无书可谈。而欧洲的人智医学对此研究得比较深入,哲学观又与中医近似,适合供家长们参考。例如引起儿童脾胃寒湿的奶粉问题,有些家长很天真,以为奶粉与小牛吃到的鲜奶营养是一样的;以为去代购新西兰的奶粉就很安全。书里介绍了一个实验,用奶粉喂养动物追踪观察了几代的繁殖状况,结果呢?请看书吧。我身边不少辣妈果断给1岁后的熊孩子断了奶粉,反复发作的湿疹就慢慢好了。

3、预防接种。

谈到这点比较复杂,而“复杂”不是医学本身引起的。有位英国医生发布了关于某疫苗与自闭症的关联性研究,最终被吊销了行医资格。小女子挺怕怕。但是5岁前的儿童,身体变寒湿与这个问题关系太密切了,我扶阳药用这么多,可能一半的药量是在给预防接种善后。其中一个原因,是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内,含有重金属,例如流感疫苗含铅。从中医的角度观察,重金属在体内的表现就是寒湿。而这种寒湿,不仅仅让儿童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还会伤害神经系统。对此话题想要更多了解,可以关注下面这位中医的微信。

除了重金属问题, 我再从中医、人智医学两个角度来谈谈预防接种对儿童的影响。

现代西医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包括了菌苗、疫苗、类毒素等,从中医来看,这些均属阴邪。意思是说,就算不含重金属,预防接种的制品来源本身就阴寒。如果儿童体质好,阳气充足,有能力通过自身免疫力把这些阴邪排出体外,那么还算庆幸。而如今的儿童大多阳虚,再预防接种注射阴寒之物,就很容易寒入三阴深层,伤害到较重要的脏腑,对身体伤害比较大。

如果家长认为不得不做预防接种,至少需要把孩子接种前的保护、接种后的善后工作都做充分。例如只选择国家规定的疫苗,其它疫苗尽量不打;并选择在孩子体质较好,生活较规律平稳,天气较好的时候去打。一旦预防接种后孩子出现发烧,千万不要用退烧药,一定要给孩子机会通过发烧把阴邪排出来。如果无法自然退烧,或者家长没有把握自行处理,那么请寻找懂得保护阳气的经方中医支持。

从动机上,现代西医认为预防接种可以帮助人体获得对某些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从而预防传染病,原本是出于善意。可是,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小儿传染病”对儿童有害的认知上。

人智医学却发现了“小儿传染病”更深层的意义,并提出了“儿童期疾病”的概念,强调了这种现象更偏于“生理性”而非“病理性”。这是儿童的身心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些步骤,如果能以自然的方式帮助儿童度过,对儿童成年后的身心智健康整合,非常有帮助。简单地说,就是“小儿传染病”不该预防,而要经历。在德国,华德福学校的孩子,比一般学校患麻疹的发病率要高得多,但患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病的几率却低得多。因为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不给孩子做预防接种。2015年,人智医学儿科专著《个体化儿科学》英文版在欧洲出版了,我和朋友正在龟速的翻译中,会陆续发布翻译文稿,首先分享的就是“儿童期疾病”的内容, 有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

与“小儿传染病”密切相关的,是人智医学如何看待“发烧”的本质。古典西医,并不把人体出现的各种症状当做“敌人”去消灭,而是当做“朋友”去支持。例如发烧,是一种宝贵的人体自我修复的现象,尤其对儿童建构强壮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我通过中医实践明显观察到,当使用中药或艾灸,提高儿童阳气后,孩子会出现几次有益的”发烧“,这些发烧阶段非常珍贵,绝对不可以用退烧药,不可以用寒凉药,而需要做好儿童的护理,让孩子有机会自然的经历。这些阶段最难熬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只要护理孩子经历过几次健康发烧的家长,最后会看到欣喜的结果,就是熊孩子的体质变好了。

例如有个男孩患慢性鼻炎,妈妈每晚给他用艾盐包热敷腹部保健,一段时间后,男孩出现了一次“感冒发烧”,他妈妈坚持自然的方法,不用任何西药或寒凉中药去压抑症状,陪伴儿子度过了几天发烧的历程,此后男孩的鼻炎好了很多。他妈妈很受鼓励,又继续睡前热敷腹部,不到一个月,小男孩又发了一次烧,这次比上次烧得更高。但等慢慢退烧之后,他的鼻炎完全好了。通过热敷就能启动发烧的自我疗愈,可见这个小男孩体质算比较好的。有些孩子虚寒较严重,要么很久不发烧,要么就高烧难退。这些比较复杂的发烧一定要请懂扶阳的经方中医治疗,不能盲目的靠自己硬抗。

4、电子科技。

各种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电视,手机,电子玩具让现代儿童的童年远离了大自然,备受高科技的摧残。因为儿童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尤其在0-7岁前,无法承受电子污染,信息超载。看着电视前的孩子傻呆呆的样子,家长没有感觉到森森的担忧吗?

从中医角度看,神经系统属于肾阴,属水,需要能够收藏才能把阳气储存起来,相当于把电池能量储存起来。可是过早让儿童接触电子产品,使得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会透支孩子的肾阴,让阳气收藏乏力。再加上本身阳气虚寒,我观察到阳气浮越在外的孩子很多。表现为多动,亢奋,难以集中精力,难以入睡,或者晚上盗汗,蹬被子,睡眠不稳;以及各种真寒假热的“上火”等。

我遇到的反复发作的麦粒肿、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急性喉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腮腺炎等“炎症”,一做经络检测全部都是寒症。要么外热内寒,要么上热下寒。例如有孩子又有麦粒肿,又尿床;有孩子有咽炎,却四肢冰冷,需要仔细辩证,才可发现是阳虚,寒邪已入三阴。有些儿童一感冒就是太阳少阴合病,我不敢轻易给孩子用附子,就叮嘱家长认真做艾灸。如果是我自己的熊孩子,附子已经毫不留情的用上了。

如果说熊孩子的身体变差,IT公司有责任,估计人家觉得冤。可是美国硅谷的精英们创造了高科技产品,却不让自己的孩子太早用i-pad。 硅谷的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包括挑剔的乔布斯。因为华德福学校的教育,践行7岁前的儿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看电脑,不玩电子玩具。小学阶段有控制的少量接触;等到了高中时才较多接触。

家长们不必担心华德福孩子成为电脑白痴,跟不上IT时代。华德福教育提倡的是“小时候慢养,长达后快养”的加速度教育,因为如此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华德福教育的高中学生会学习微积分,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工程师是传统教育的2.5倍;医生是传统教育的2倍,但是这些专业人才很少有近视。

当你家的熊孩子很小开始玩手机游戏时,研发手机的人却让自己的孩子去玩泥巴,爬树,晒太阳去了。这和农民不吃自己种的喷了农药的菜,儿科医生不轻易给自己的孩子用抗生素,完全是一个剧本。

顺带说说人智医学的儿科医生,要先取得现代西医的执照,再接受人智医学的系统训练,不仅要学儿科学,还要懂得营养学、有机农耕、儿童心理与教育,甚至一些艺术疗法。欧洲华德福学校的校医,还有独立的校医协会,每年在瑞士召开校医论坛。如今人智医学总部的负责人米凯拉博士,不仅是儿科医生,还做过华德福学校的校医。让博士做校医,好钢用在刀刃上,可见人家是真的把熊孩子放在了心尖尖儿上。

人智学创始人鲁道夫.史丹纳谈到“教育是真正的预防医学”。看看吧,欧洲人如此漂亮的实践着古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念,国内西医如果要走出困境,需要回归“古典西医”的传统。等西医们有机会跟着那些古典西医的大咖们重温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等等,你可能最终会变成一名中医。我参加人智医学的培训,也要学解剖学,可是观察到的结果是类似中医的结论。可见西医的问题不在于物质化,而在于一套“错误观察物质世界的哲学思维”。

人智医学治疗癌症,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等,疗效远超过现代西医,同时很少几率使用抗生素、退烧药、止痛药、激素。医学没有绝对真理,有疗效就是有道理。只要中医能保持疗效,就永远能守住自己的一片天地。北川先生真的不必为中医担忧,如果中国人传承不下去,欧洲人可能会接过来,发扬光大。

5、睡眠过晚

严格的说,儿童睡眠过晚引起体质变差的危害最为严重,应该最先来谈。可是由于孩子睡眠不佳与电子科技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联,我就放到了最后。 由于电视,电子游戏的普及,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熬夜。我有位朋友的女儿未满1岁,就跟着她每晚熬夜到11点以后才睡觉。殊不知,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睡比吃重要得多得多得多,因为太重要所以要说三遍!夜晚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更是儿童的身体自我修复与疗愈的黄金期。阳气需要在晚上收藏,参与造血、排毒、修复、生长等功能,孩子熬夜相当于让身体的电力长期不足,各种健康问题就逐渐加重。

7岁前的小孩,最好能够7-8点上床,睡得饱饱的,好好收藏阳气。由于孩子的自我疗愈力比大人强很多,能“早睡觉”的孩子,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自我疗愈而康复。现在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年龄虽小,开始熬夜的历史却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早,体质被伤害得非常严重。不重视让孩子早睡的家长,我没办法接个案,因为长期让宝宝熬夜,又要宝宝康复,“臣妾做不到啊!”     

让孩子阳气受损的生活方式如此普遍,再加上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照射的阳光越来越少,呼吸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吃到高品质的食物越来越少,运动越来越少。。。阳气在各种损耗中,得不到及时补充。加上父母遗传的先天阳气不足,所以现在的儿童很早就出现了阳虚,和古代的中医儿科分析的小儿体质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世界。假如张仲景穿越到今天,也会被惊吓得长吁短叹吧!7岁前的小孩,最好能够7-8点上床,睡得饱饱的,好好收藏阳气。由于孩子的自我疗愈力比大人强很多,能“早睡觉”的孩子,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自我疗愈而康复。现在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年龄虽小,开始熬夜的历史却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早,体质被伤害得非常严重。不重视让孩子早睡的家长,我没办法接个案,因为长期让宝宝熬夜,又要宝宝康复,“臣妾做不到啊!”     

让孩子阳气受损的生活方式如此普遍,再加上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照射的阳光越来越少,呼吸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吃到高品质的食物越来越少,运动越来越少。。。阳气在各种损耗中,得不到及时补充。加上父母遗传的先天阳气不足,所以现在的儿童很早就出现了阳虚,和古代的中医儿科分析的小儿体质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世界。假如张仲景穿越到今天,也会被惊吓得长吁短叹吧!

上工治未病,要解决现代儿童的健康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治疗,生活习惯、教育方式需要彻底改变。我这么长篇累牍的码字,就是发现家长们的健康观念还远远不够,对孩子的虚寒体质还毫无危机感。面对“育儿知识缺失”的家长们,我半天只能看1、2个孩子,要花大量时间与家长沟通,做各种正确育儿的健康教育。否则,单凭用药是杯水车薪。可见,要治好病,医生的作用只能占3成,家长健康观念的成长转变要占7成。但是家长们还天真的以为,孩子生病全是医生的事,一点小毛病就把孩子往医院里送,西医儿科是人满为患。

更重要的是,为了完成一名“儿科医生的自我修养”,我读了西医儿科本科,研究生学了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跟师加自学古中医,再接着学人智医学。。。想做好一名儿科医生感觉是学无止境,年近40岁还在读书。当我看到国内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办法,是“儿科医师资格考试,可降分录取”,或者“鼓励内科医生转儿科”的消息后,好像是“不看质量,先凑数量”的意思。——北川先生,可比中医堪忧啊?医生们能够辞职,家长们怎么办?熊孩子生出来之后能退货吗?你们还大着胆子生二胎啊??

总结起来,儿童健康现在遇到的局面是:

治疗上,儿童体寒严峻,西医儿科无效医疗;预防上,家长育儿知识匮乏,儿科从业标准极高。 如果治病如治水,治疗在下游,预防在上游,那么如今的儿科有上下游皆洪涝的危险。试问这么复杂的困境如何解?

靠中医。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培养一批传承正法的中医。而且必须从《内经》、《伤寒》、《金匮》这些源头开始学。

同时,在家长中普及正确的中医育儿知识,复兴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生活方式,与西方古典文明做朋友,吸收适应现代社会的古典西医育儿智慧,而不是迷信已经迷失方向的现代西医。

庆幸的是,我国政府在逐步加大扶持中医中药的力度,中医能解决的不只是中国的医疗问题,而且是能够解决全世界遭遇的西医瓶颈。目前中医已经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除了急救与手术,西医的弊端越发显见,出现了世界性的自然疗法复兴趋势,而中医因为疗效突出,在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越来越受重视,投入的研究、推广比中国还多。例如日本,经方学派发展十分蓬勃,住院病人也有机会接受纯中药治疗;日本汉医喜欢用科学中药粉剂,使用十分方便,解决了现代人喝中药不方便的问题。在欧美,中医针灸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可以取得合法行医资格。常见到中国的西医移民后就无法做医生了,但针灸中医还能执业。

与此同时,欧洲在努力复兴古典西方文明,使得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了可以对话、交流、的途径,从古典西医与现代化医学的整合模式中吸取经验。例如德国的人智学医院发展模式比较成熟,与古中医结合,将可以探索一条全新的“中西医结合”之路。中医既要传承,又要发展,真理无国界,医有中西乎?

庆幸的是,现代西医治疗的各种弊端被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尤其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家庭,开始懂得保护孩子,尽量不输液,不吃退烧药,不用抗生素。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了孩子自学中医,重视中医育儿,学给孩子做艾灸,自己解决常见病。所以出现了北川先生看到的,民间出现汹涌而起的中医狂热粉丝。当家长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意义深远。我的有些小病人,已经对桂枝汤、五苓散、小柴胡汤这些名字耳熟能详;有的小孩已经习惯了生病找妈妈做艾灸;有的宝宝爱上了妈妈的亲子推拿,不按摩不睡觉;有的男孩儿跟着爸爸练习八段锦、咏春拳强身健体,做着功夫熊猫的武侠梦。。。中医不会消亡,因为未来的中医大师,就在现在的孩子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