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德旺凭啥开启奥巴马的下半生

 三乐四为书屋 2019-08-31

最近,《美国工厂》,一部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其夫人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片火了!

作为美国政界的风云人物,奥巴马从总统位置“退休”之后,却是“不务正业”地拍起了电影。这时候,一名中国男人,以《美国工厂》的内容主角,“霸屏”地开启了自己和奥巴马下半生的故事。

他,就是曹德旺。
 


曹德旺和奥巴马的交集,成就了爆款纪录片《美国工厂》。这部电影于8月21日在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平台全球上映,在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首映时大获好评。其官方推特宣传语是这样的:“当一位中国亿万富翁重新开了一家工厂,雇佣了2000名美国蓝领工人时,早期的希望和乐观被挫折所取代,因为高科技的中国公司与美国工人阶级发生了冲突。”这位中国亿万富翁,便是曹德旺。
 
搜索各式文章,福耀玻璃(后为福耀集团)创办人曹德旺是名副其实的“玻璃大王”。2019年,他以22亿美元身家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美国工厂》剧照

而除了首富,曹德旺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印记:首善。
 
他生产的是玻璃,发家史也如玻璃一般透明:“我的企业是干净的,我挣的钱也是清白的。”
 
曹德旺的第一次捐赠是在1983年。当时他刚刚承包高山玻璃厂,在收入尚未稳定之时,就应其小学老师的请求,拿出2000块钱为母校添制了新课桌。从那次开始,他的善举就没有间断过。至今,曹德旺的捐赠已经累计超过120亿元。
 
“捐款,我是出于一种共享的心态。”对于其每一次慷慨解囊或解危救急,曹德旺往往表现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淡然。他很少主动去渲染自己的义举给获助对象带来的改变。曹德旺认为,慈善是财富第三次分配、调节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工具,“我希望带个头,引起企业家重视慈善事业,因为中国的事情应该由自己人来完成。”
 

曹德旺在“思想的格局”

而另一方面,让善商曹德旺真正为大众所知的,便是被各界冠以“史上最苛刻的捐款”之说法的2亿元善款事件。

2010年5月,曹德旺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五省干旱灾区捐助2亿元的计划近乎夭折。因为曹德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差错率不超过1%;管理费不超过善款的3%,而当时实行的《基金会管理办法》规定管理费最高比例是10%。

为了保证执行效果,曹德旺组建了专业的监督委员会,对善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请新闻媒体全程监督。如此严苛的捐款条件,给曹德旺打上了“既慷慨,又抠门”的慈善家标签,得到了“最苛刻的捐款人”的称号,并首开了中国捐赠者对善款去向问责的先河。
 
而事件的最终结果是,中国扶贫基金会顺利地完成了项目实施,树立了基金会的品牌,同时也为中国公益慈善界提供了一个超脱固定思维模式,求新求变,提高运转效率的经典案例。虽然,中国扶贫基金会曾戏言“再也不接这种类型的了”。
 


“对有能量的人抠门,也是一种英雄本色。”曹德旺对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苛刻”,不仅是为了让慈善更有效,同时也是借此推动公益组织更加专业化,“关于基金会的管理费,我现在认为最重要的是花钱要透明,在这个前提下,合理就行,不管是3%还是10%,能经得起检验就好!”曹德旺认为,应该在公益慈善领域引入市场手段,让管理费比例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达到动态平衡。
 
近来,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生了严重的火灾,从3个星期前持续至今。在这种情况下,巴西政府表示缺乏资金进行救火。针对这种现象,G7峰会决定为亚马逊火灾提供2000万救助金,而对此巴西总统却表示:“富人对穷人的帮助难道是没有回报的吗?他们到底在觊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什么?”并表示可能拒绝这笔国际捐赠。
 
图源:travelandleisure

此事引发了各界的广泛热议。而这种事情,放在曹德旺身上,却是不需要怀疑的。
 
曾有记者采访曹德旺:“请您谈谈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做慈善?从中您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曹德旺很坦率地说:“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捐出那么多钱。难道是为了想当官或者想出名?我今年65岁了,想当官不可能了吧,想出名的话,我可以把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的广告时间都包下来,做到家喻户晓。”
 
“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曾怀疑过家乡华侨的捐款行为,想不通他们为何要拿那么多钱回老家修路、建学校?现在我悟透了,一个人的消费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必要拿那么多钱,眼睛一闭,什么都带不走。我捐股之后,还有几十亿的身价,还是个有产阶级,并不影响我和家人的生活。”
    
“我这么做,是为了告诉中国的企业家们,你赚了大钱,不是你一个人的本事,有国家的政策,有员工的劳动,有社会的支持。在不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情况下,捐出一点钱救助穷人,有利于缓解社会的贫富分化。”
 

艾诚对话曹德旺

曹德旺穷过,然后借助智慧和机会,享受到了财富能给予他的一切物质上的奖励。但如今,住在豪宅里的曹德旺,设想的并不是将财富留给下一代,或是创造一个百年家族老店。而是进入花甲之年后,在“获得”和“放下”之间,曹德旺越来越向后者倾斜。这不仅能使自己的人生实现一个圆满的超脱,也是在亲身为中国慈善界摸索着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曹德旺能够走进奥巴马人生下半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编:Kitty

汇编:A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