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31日 07:00:00 美军士兵在头盔上装网是从二战时期开始的。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时,美国并没有占到很多便宜。在和日本交战的过程中,美军陆军也是吃了大亏的。虽然当美国对日本宣战的时候,日本已经被东南亚战场拖住了很久。但是日本当时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大,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军队对地形更加熟悉。在两军交战的过程中,日本军队可以通过反光的美军头盔精准的定位士兵位置,打出很高的伤害。 美军也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二战时期军事装备相对落后,那时候的头盔都是钢制的,在太阳光下反光很显眼,成为了日军的标靶。但是头盔毕竟可以防止炮弹碎片和炸起的沙石伤及头部,美军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戴着钢盔冲锋。后来在丛林战的反复实验当中,美军将渔网和一些树叶等掩盖在头盔上,增强了丛林中士兵的隐蔽性。减少了伤亡。于是美国开始在每一个士兵的头盔上套上渔网,以减少反光。同时在紧紧扣住头盔的渔网上,插上一些有利于隐蔽的东西。这些渔网不仅能够减少反光,同时减小了以前钢制头盔碰在树枝上时发出的巨大声响,这样便不会暴露军队的行踪。日本军队也采取了相似的措施,他们在头盔上套了一层布料,或者把头盔染上迷彩材料,作用和渔网是类似的。 现代的士兵头盔设计越来越先进,已经不在往头盔上套渔网。一些强大的国家在陆军头盔上增添了一些导航和通讯系统,完善了头盔的装置,丰富了头盔的作战用途,提高了舒适度。头盔的材料也从二战时期的钢制头盔,演变成了现在的防弹头盔。士兵们的安全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美军最新的步兵新式头盔是用强化的塑胶材料做成的,重量较轻,防弹效果却一点也不差。 它的重量只有二战时期美军头盔:M1的一半重。而现在美国常用的头盔是ACH ll头盔,重约1.33公斤,美国为了实验它的防弹能力,让射手用9毫米手枪对它进行射击,但是头盔表面仅仅只留下了一个弹痕,内部完好无损。设计方面,ACH ll头盔从侧面设计了。耳机开口,可以让士兵佩戴通讯装备,不仅增强了士兵之间的配合,而且在恶劣环境下可以救助及时,同时头盔内部装有复杂的防震设计,减少了实战当中沙石撞击对士兵的头部造成的损伤。美军在这个头盔上也下了不少血本,同时这种头盔2022年就可以完成交付,正式投入使用。而在现代的这一批头盔当中,二战时期一些头盔反光,或者声响巨大的缺点已经被克服,士兵不用在作战的时候继续往头盔上套渔网,将来我们也只能从二战时期的老照片中,见到曾经丛林战的头盔网了。 在军事器材上,每一个设计都有其道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渔网设计,在二战时期至少保护了10万美军没有成为活靶子。10万美军的伤亡对于美国来说可以减少一大笔抚恤金,在二战后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国对战争的续航能力。日本在东南亚战场先后花了十年的时间,他们的经费早已经支撑不住,以战养战的政策在战争后期已经被拖垮。再加上在美国的原子弹和军事打压下,和东南亚国家的奋起反抗,最终日本宣布了投降。(冰冷微温) |
|
来自: 鸿鹄高飞远 > 《军事、政治、经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