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 师

 卖炭翁的舍得斋 2019-08-31

五八年,我母亲费九牛三虎之力将我从湖南转学到武汉就读初中三年级,鹦鹉洲就一座瓜堤街中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姓赵,五矮身材兜腮胡子,一口浓重洪湖口音,刚刚从他校调来,见面时自我介绍:“这里就我和方子如是新面孔,我们必须尽快熟悉。”语文第一课乃毛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作业是直译此词。我误解,用毛主席口吻杜撰成一篇小说。赵老师唤我到办公室:“怎么写成这个样子?不过你很会讲故事,有声有色有情节,说明你看了很多书也很会驾驭词语,有一定写作技巧,如果题目是叙述文,分数一定很高。可惜做错了题目,要求直译,这首平易近人的格律诗词很方便地直译成白话,你把它写成了一篇小说,如果在升学考试时犯这样的错误,作文的分数为零则可能名落孙山,以后小心,作文须仔细审题,切不可再犯此错。”我改正得很快,换一作文本一口气直译完毕交卷。他惊异我为什么换作文本,我说从来不撕作业本。

初中毕业须填写升学考试之个人志愿,规定七个志愿中必须有一普通高中,我即因耽心高考无法通过政审才拼命转学武汉,怎能读普高?故填报七所大学之附属中专,第一志愿即武汉钢铁学院。赵老师大惑不解而家访:“你儿子天赋甚佳,尤好文学,缘何不上高中读大学促以成材?”母亲陈词因家庭成分两度报考初中落榜,高考政审绝无侥幸,仅高中文凭如何安身立命?赵老师获悉缘由不仅潸然,默许我之违章。所幸中考发挥甚好,被第一志愿录取。其后每每关心,至十年动乱瓜堤街中学迁移赵老师不知去向而失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