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鉴定必须要知道的器形知识!

 天宇楼33 2019-08-31

器形是瓷器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瓷器鉴定实践中,了解器型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一种类型器型创烧的年代,器型的演变等等。本文介绍瓷器的各个部位的称呼及表现形式,掌握这些将有助于藏友们了解器形的时代特点,进而帮助大家对器物进行断代和辨伪。

乾隆瓷母

器形是指器物的口部、颈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外观形状。能够对瓷器每一部位的结构形式掌握和分析到位,对于判断其烧造的时代和窑口具有很大帮助。那么就先从瓷器器形的常用术语开始,让大家了解一下陶瓷(器)各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瓷器的口部形式

口沿:瓷容器口部及其边沿的统称。
口沿的形状和成型工艺,是鉴定器物时代及烧造地点的依据之一。
不同时期的不同器物口沿形状各异,
如碗有敞口、敛口、花口,瓶、壶、罐、洗有直口、盘口、唇口、折沿等等。

明正德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

1、敛口(见上图):多见于钵、碗、罐等器,
形象为口沿处渐向内收敛,有的器壁先向外撇,近口岸再向内敛。

清乾隆粉彩九桃瓶

2、直口(见上图):形状为垂直的筒形。
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罐、瓶等器物,后代的碗、罐、壶、瓶等器均有直口的口式。

清康熙凤尾尊

3、敞口(见上图):又称为“侈口”。
形状为近口沿处逐渐开敞宽阔。
历代砚、盘、尊、罐等器多作这种口式。
敞口器物的器壁有弧形和斜直形之分。

清雍正五彩仕女纹罐

4、撇口(见上图):形状为口沿为向外翻撇,略呈喇叭状。
这种口式多用于瓶、壶等器物,碗、杯等偶有撇口的。

宋吉州窑玳瑁釉罐

5、唇口(见上图):器口边沿凸起一道浑圆似嘴唇的厚边,因此称唇口。
唐代邢窑白瓷碗和历代一些罐等器物都有唇口。

南朝青釉六系盘口瓶

6、盘口(见上图):壶、瓶等口部的一种形式。
器型似盘,直壁,折收,下接细的直颈。
汉代陶壶已有盘口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盘口壶盛行,唾壶、鸡首壶也作盘口。
盘口的壶、罐隋代仍有烧造,唐代变得渐为小巧,至宋代为洗口所取代。

清雍正仿汝釉双耳洗口瓶

7、洗口(见上图):瓶、罐等瓷容器的口部形式之一。
源于六朝壶的盘口,形象接近而略深,更似文具中的笔洗;
一般为浅直壁,折收,下接细颈。
宋代始见洗口瓶,元、明、清的瓶、罐也有洗口的造型。

北宋 青釉刻花花口尊

8、花口(见上图):一种是指碗、盘等器口部形式,把圆形或椭圆型的器口用连弧线分成若干等分,形若花瓣。
有四瓣、五瓣、六瓣乃至十瓣以上花口。
按花瓣曲线不同,又可分为葵口、菱花口、海棠式口等多种形式。
唐至清代各个窑口烧造的碗、盘、洗、花盆等器均可见花口的造型。
另一种是指唐以后出现的一种瓶口形式,即把圆形敞口捏成上下起伏的波浪形,瓶口似盛开的花朵。
这种瓶式宋代比较流行,磁州窑、扒村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等处均有烧造。
明、清瓷瓶仍有花口造型。

南宋龙泉窑青釉菱口瓜棱瓷瓶
9、菱花口(见上图):口边每组花瓣为中央尖两侧圆弧的对称形,使整个器物口沿的线条富于变化。
菱花口多见于盘、碗、盏托等器。
出现于唐代,明、清时代较为流行,如明洪武时期青花或釉里红盏托、明宣德时期菱口花盆等。

清乾隆淡黄釉盖盒

10、子口(见上图):子母口结构的器物直径小的一个口。
常见的是盖内凸圈小于器物口沿,可插入器口,盖内凸圈即为子口。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11、折沿(见上图):造型为直口,向外翻折出一周窄沿,一般都有一道较硬的转折线。
折沿多出现在盆、盘、瓶、罐等器具。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盆即有折沿,元代龙泉窑青釉折沿盘也是典型器物。

二、瓷器的耳部形式

耳:安置于器物口部、颈部或连于颈、肩部的附加装饰物。
一般呈对称布局,多见于瓶、壶、炉、罐等器上。
耳多为竖置,除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和汉代陶耳杯的耳有一定的实用性外,在器物上主要起装饰作用,使器物整体趋于均衡、协调。
古代制瓷工匠为了美化器物,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耳,
如龙耳、风耳、蒙耳、贯耳、牺耳、戟耳、绳耳、鱼耳、
鹦鹉耳、螭耳、鸠耳、象耳、菊耳、如意耳、绶带耳、
铺首耳、蝠衔磐耳等。

唐代白釉龙耳


1、龙耳即将器物的耳做成龙形。
最早见于隋、唐白瓷及唐代三彩釉陶上。
如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双龙耳双连瓶,
造型为盘口、细颈、双腹相连、口沿与肩之间有对称的两龙形耳,为隋代典型器之一。
唐代白瓷双龙耳瓶与三彩双龙耳瓶造型相似,系由隋代白瓷双龙耳双连瓶演变而来。
唐三彩双龙耳瓶的腹部有塑贴的宝相花纹。
清代雍正时景德镇窑有茶叶末釉双龙耳瓶。

清乾隆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

2、凤耳:即将器物的耳做成风形。
最早见于宋代龙泉窑青瓷瓶上,其造型为盘口、细长颈、折肩、直腹、颈部对称双风耳。
清代景德镇窑瓷器上亦有所见。
如康熙茄皮紫釉凤耳蒜头口瓶、乾隆豆青釉青花风耳瓶等。

清嘉庆胭脂紫地粉彩开光百子龙灯双戟耳瓶

3、戟耳:因形似占代兵器戟而得名。
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窑瓷器上,品种有青花、斗彩、仿官釉等。
如明正德年间青花戟耳香炉、万历青花戟耳瓶、清雍正仿官釉戟耳瓶、嘉庆斗彩戟耳瓶等。

宋哥窑青釉鱼耳炉

4、鱼耳:即将器物的耳做成鱼形。
最早见于宋代哥窑及龙泉窑制品上,如著名的哥窑鱼耳炉。
明末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上亦可见到。

清康熙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5、螭耳:即将器物的耳做成螭虎形。
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窑瓷器上。
如明嘉靖蓝釉耳瓶、万历黄釉紫彩螭耳瓶、青花螭耳瓶,清康熙天蓝釉耳尊等。

明宣德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6、如意耳:即将器物的耳做成弯曲的如意形。
流行于清代景德镇窑瓷器上。
如雍正斗彩如意耳尊、乾隆仿官釉如意耳扁瓶、嘉庆粉彩如意耳瓶等。

清乾隆黄地珐琅彩开光西洋人物纹绶带耳葫芦瓶

7、绶带耳:即将器物的耳做成细长弯曲的绶带式。
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窑瓷器上,特别是葫芦式瓶多置此耳。
如永乐、乾隆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等。

三、瓷器的肩部形式

肩:瓷瓶、罐、尊等容器颈与腹之间的过渡部位,因酷似人的肩部,因此得名。
器物肩部造型有丰肩、溜肩、平肩、折肩等区别,
它们也是鉴定陶瓷器时代及窑口的依据之一。

明嘉靖霁蓝釉梅瓶

1、丰肩:其造型线条丰满浑圆,向上高耸。
元、明、清的梅瓶和历代一些罐类器物多为丰肩。

清雍正淡黄釉瓶

2、溜肩:造型为肩部向下倾斜,与腹部衔接成圆弧形。
历代瓶、罐、壶等器均有溜肩的造型。

清康熙五彩耕织图瓶

3、折肩:造型为从肩至腹有明显的转折,转折外出现棱角。
典型器如元龙泉窑双风耳瓶。

四、瓷器的腹部形式

腹:瓷容器中部主要的盛物空间。
一般罐类器物多为圆鼓腹;
瓶类有直筒腹、扁圆腹、弧腹等多种样式;
碗、钵有弧腹、折腹、斜直腹等。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产品,腹部造型亦有区别。

清康熙青花花鸟纹盖罐

1、鼓腹:造型为腹部旱弧形向外凸出,线条丰满鼓胀。
一般罐类器多为鼓腹。

清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2、直腹:腹部造型为直筒形或接近直筒形,有方、圆之分。
如清代的棒槌瓶或方棒槌瓶。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

3、扁腹:扁腹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腹部前后问距小于左右间距,腹部横截面为扁圆形,如唐至辽代的皮囊壶、穿带扁壶,以及明代永、宣年间的绶带抱月瓶等。
另一种扁腹为腹部扁矮、纵截面为扁圆形,如六朝青瓷唾壶和大部分紫砂茶壶。

宋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

4、折腹:又称“折腰”,指器腹中部有明显的弯折,折棱下骤然收束。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即有折腹的盆、釜等陶器,其他文化还有折腹盘、盂、壶等。
五代、宋、元定窑白瓷盘、碗、盂等常作折腹的造型,后代多见于盘、壶等器。

南宋龙泉窑青釉兽耳衔环直口深弧腹鼎式瓷炉

5、弧腹:多见于唐、五代及以后的执壶、罐等器,腹部压印数条纵向四槽,做出数瓣纵贯腹部的弧形凸棱,似南瓜形,也称瓜材腹。

清雍正霁红釉胆式瓶

6、垂腹:又称“胆形腹”,腹部上小下大呈自然下垂的孤线,形似悬胆。
元、明、清常见的玉壶春瓶,明、清的胆瓶即为垂腹。
辽代皮囊壶虽多为扁腹,但腹形上扁下鼓,也有垂腹的趋势。

五、瓷器的流部形式

流:俗称“嘴”,盛装液体的容器供液体流出的部位。
新石器时代的陶爵和陶瓷有鸭嘴状流,亦有由器腹向斜上方伸出的管状流。
后来,执壶等器多采用管状流。
唐代注子的流短而直;宋代提壶流加长,略变弯曲,使注水动作更易控制。
流与器腹相通的孔洞,初为单孔,清代起出现成组小孔的筛孔。

唐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注子

1、直流:流呈直管形。
直流一般安装在器腹上部或肩部,口伸向斜上方,如新石器时代的陶角、唐代的注子、明清的部分紫砂茶壶。
唐代注子的直流还分为圆筒形和多棱形两种外观。

元龙泉窑青釉执壶

2、曲流:圆管状,细长而微曲,略呈“S”形。
流口稍向外撇,斜削成尖圆形,便于控制水流的角度和力度。
宋代的执壶和明清的酒壶及部分茶壶均采用这种流,
一般安装在器腹中下部,
后代有的还在流末端至肩部加一微曲或略带花饰的扁横梁,起加固和装饰作用。

明宣德鲜红釉僧帽壶

3、鸭嘴流:将圆形器口沿的一侧拉长,形似鸭嘴。
明代的僧帽壶等器,都有鸭嘴流。

六、陶瓷器的底部形式

底:瓷器的最下部位,起承托或支撑的作用。
一般将底与足统称为底足。
器底或底足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平底、圈底、尖底、玉璧底等,
这些造型均指器物外底,它们是鉴定器物时代、窑口的重要依据之一。

清康熙釉里红云龙纹钵缸

1、平底:指整个底面平坦,无明显起伏变化。
有轻微弧凹的底形也可归人平底范畴。
唐以前,平底为陶瓷器最基本、最常见的底形,唐以后的部分罐、壶、缸、盘等器仍作平底。
2、尖底:早期陶瓶底部的一种形式,瓶底作尖锐的圆锥形。
见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尖底瓶。

唐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3、玉璧底:流行于唐代中、晚期。
造型为圆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也称作玉璧形圈足。
唐代越窑、邢窑、长沙窑等各窑口烧制的碗、盏等器均采用玉壁底。
一般底部不施釉,较精致的制品,在底心内凹处施釉,只有圆环形底面露胎。

另外还有玉环底、馒头底、塌底等底足形式

七、 瓷器的足部形式

足:陶瓷器底部以下类似腿的支撑部位。
早期陶器的足以鼎的三足为代表,鼎足形状有柱形、锥形等多种;
以后相继出现实足和圈足,圈足是瓷器最为常见的足形。
此外,还有袋状足、高足、珠足等种类。
随着时代的更迭、陶瓷器足部形状也有相应变化。
1、实足:为实心的整体。
常见的足形有饼形足,陶质鼎、禹、爵、砚等器的柱形足、锥形足、兽形足、珠足等多为实足。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2、饼形足:瓷器实足的一种。
造型作圆饼形,外壁与器身之间有明显转折,
足壁多微向外撇,底面不施釉,
六朝至唐、宋的壶、罐、瓶、碗等器常采用这种足形。

明宣德青花蕃莲纹卧足碗

3、卧足:器外腹垂鼓,自然连接到底部,器型似伏卧状,底部中心内凹。
卧足多用于明、清的碗上,鸡缸杯和少量瓶等器物也有这种足式。

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4、高足:安装在陶豆、陶瓷盘、杯、碗的正下部,有圆柱形、圆筒形、竹节形、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等样式。
高足有实心的,也有中空的高圈足,还有的足壁有镂孔。
新石器时代陶豆的高足多为喇叭形留足、按孔圈足、竹节形等,
细而长的高足习惯上称为柄或把,如大汶口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
从隋代至唐初,南北青瓷窑大量烧造的高足盘,盘足中空,较粗矮,足底外撇,足壁多装饰多重弦纹,有的盘心饰印花。
元代起流行高足杯,又称为把杯或马上杯,多为酒具。
其高足有圆柱形、竹节形或喇叭形,也有实足。
这种高足杯明、清景德镇窑一直持续生产。

清康熙五彩人物纹盘

5、双圈足:流行于清康熙早期景德镇窑的瓶、罐、盘等器物上。
造型为内外两重圈足,内圈足略浅,由外圈足支撑。

明永乐青花海水纹香炉

6、柱形足:如直立的实心圆柱,支撑着器腹。
一般由3至4个组成。
常见的如鼎或香炉的三柱足。

明正德青花翼龙纹炉

7、蹄足:足下端形似兽类的蹄。
这种足式见于六朝青瓷砚、香炉以及唐代三彩三足镇等器上。

宋 耀州窑青釉瑞兽足炉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素面兽足鼎式瓷炉
瓷器收藏,器形鉴定只是其中的一项。在鉴定的过程中,还是要根据器物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无论是工艺、青料、纹饰、胎釉、底足、款识还是彩料,只有掌握了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才能对器物进行合理断代,并进一步辨别真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