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成大事者的秘诀

 碧海蓝天kx32di 2019-08-31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有句著名的话: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有坚韧不拔之志看起来容易,平凡人经常会有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决心,但实际往往三分钟热度,面对失败的时候,总怀疑自己的不成功是因为没有所在领域的天赋,以没有“超世之才”为借口打发自己,最终绝大部分人都没法“成大事”,在任何一个领域都难取得较好的成就。

那么取得不凡成就的人,都是天赋异禀的吗?英国作家马修·萨伊德现在是《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撰稿人,不过在成为作家之前他竟然是一位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名将,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他靠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在体育与写作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一切成就,和世人所关注的天赋,没什么关系。马修·萨伊德在《天才假象》这本书中,从自身实际经历出发,揭开了取得卓越成就者的真正秘密。

《天才假象》

《天才假象》这本书一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出人们看重天赋,不过是“冰山错觉”,只看到了水面上的“冰山”,而没看到水面下形成“冰山”需要的巨大基础。进而指出神童现象并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因为表现杰出的人们在儿童时期就在感兴趣的领域有了惊人的练习量。当然正确的练习才是有效的,在第一部分后面两章,马修·萨伊德阐述了如何正确地练习,以及如何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型,给成长提供强大的心理能量,不因枯燥而放弃练习。

第二和第三部分,加起来只占一半的篇幅,第二部分讲述了要成为高手,通往优秀的路上,该怎么利用心理学效应让自己保持住成功者的状态,第三部分列举了一些认知上的陷阱,以便避免错觉、以偏概全等错误认知对自己成长造成伤害。

《天才假象》思维导图

整本书从厘清概念到实际认知中的技巧,再到需要注意的雷区,完整地讲述了如何正确地在一个领域达到较高的成就的方法。其中一些颠覆性的见解,值得深入探究。

常人看到的“天才”都是练习的结果

《天才假象》这本书里作者马修·萨伊德从自己所熟知的体育领域和音乐领域的详细研究得出结论,“天才”和普通人相比有两点普通人是达不到的,那就是刻意练习和稳定的发挥。

为什么会存在天才的假象?不过是普通人只看到了那些卓越成就者极小部分的付出,而他们背后的坚持不懈地练习,外人是看不到的。

艺术领域,比如音乐,在通常的认知里是比较重天赋的,华语乐坛的巨星周杰伦,在常人眼中无疑是独具天赋的。就在最近,天王巨星周杰伦,在电视节目中自爆童年练琴的“辛酸史”,每天要练习2小时,坐不住的时候,妈妈会拿着藤条在一旁督促。

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近的有中国钢琴大师郎朗,每天早晨邻居们都会听到郎朗家传出琴声;远的有贝多芬,练琴练到手指发烫,蘸上水后继续练习,水都流到地板上滴到了楼下。也许手指发烫是有点传奇故事的夸张,但大师也需要练习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世界上并不存在天才,有的只是常人看不到的大量练习。

你夸奖孩子的方式可能正在扼杀孩子

《天才假象》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赞扬一个人很有天赋,那么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表现中,他的水准就会降低,如果赞扬一个人努力、刻苦,那么他常常会继续努力刻苦,即便相对起点较低,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现实中,父母常常会夸奖自己的孩子“真聪明”,包括老师也经常会说:“你们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有时候太粗心,下次注意就会好很多……”。鼓励孩子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鼓励方式会让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丧失信心,如果多次都失败了,是不是证明自己压根没有天赋呢?久而久之在长大成人后,甚至会以没有天赋来给自己做借口,丧失挑战失败的勇气,最终庸碌无为。

夸赞孩子刻苦努力,而不是天赋异禀,鼓励孩子接受失败,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才是鼓励孩子的正确姿势,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失败,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打造成长型思维,让坚持不再是一个辛苦的事情

《天才假象》作者在戳破了令很多人迷信的“假象”同时也揭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真正能成为“天才”的人,是因为有了成长型的思维方式,拥有永不熄灭的,不断磨练自己的热情。把进步的动机内化,成为自己本能的渴望,才能坚持枯燥的刻意练习。

“坚持”这件事情本身,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很难企及的“天赋”,做什么事情都是坚持不下来。这才是成长路上的最大问题。知名作家李笑来,把坚持和努力形容为苦哈哈的坚持、臭烘烘的努力,在他的认知世界里面就不存在坚持和努力这样的概念,他说:“如果一件事情,你用“坚持”来形容,那么说明这件事对你来说比较苦。有这样的感觉,这件事你多半很难完成。”这和《天才假象》所说的内化动机是一个意思。如果你喜欢做一件事情,或者不得不做一件事情,那么想要做出成就,就得让自己真正的爱上它。直到你为之废寝忘食也不觉得辛苦的时候,没有天赋的人,也能最终取得“天才”般的成绩。

《天才假象》这本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居然和苏东坡的“古之成大事者”的论断不谋而合。正确大量的练习积累,加上积极的成长型思维,足以让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不凡的成就了。“坚忍不拔之志”看起来虽然有鸡汤之嫌,但是确实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实在是我辈平凡人“成大事”的不二法门。

相信无论是知识焦虑的年轻人,还是为教育孩子烦心的父母,都可以从本书中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